工程部培训教材
8、维修完毕后必须将现场卫生打扫干净,如产生 大量垃圾可根据实际情况联系其他部门协助打扫;
9、每次维修结束时,必须清点所带工具、零配件, 以防遗失或留在设备内造成事故;
10、通知区域负责人(首问负责人员)对报修的 问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在维修单上签字认可;
第三节:交接班程序
1、值班人员应按统一安排的班次值班,不得迟到、早退、 无故缺勤,也不得私自调班、顶班,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不 能值班,必须提前征得领班同意,按规定办理请假手续, 才能请假,以便部门安排合适的替班人。
工程知识培训
第一章:物业工程的概念 第二章:物业工程部的工作内容 第三章:物业工程部员工工作要求 第四章:工程部工作职责 第五章:维修工作程序 第六章:安全、防火管理 第七章:配电室管理制度 第八章:工程部突发事件处理程序 第九章:园区工程设备基本知识 第十章:安全注意事项
第一节:入户维修程序
5、按正常情况的预约维修时间,15分钟内到达现场。 若上个维修任务未完成,可电话联系业主并向业主道 歉。在征得业主同意的前提下,改上门时间。(但要 在维修单记录中体现);
6、介绍:到达现场见到业主时,首先应该进行自我 介绍:“对不起,打扰了,我是物业公司工程部维修 人员***,前来为您服务。” 双手递交维修工作单, 并让业主看到自己胸前的工作牌。“您的**设备是否 有故障,部门派我前来维修,给您添麻烦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章:物业工程的概念
物业管理公司的工程部工作是物业管理公 司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主要对房屋及其附属 设施的养护维修,确保物业正常使用。
第二章:物业工程部的工作内容
根据房屋及其附属设施的实际情况,制定物 业管理总体方案、编制养护维修计划,报总经理 审批后组织贯彻实施;全面负责楼宇的各种机电、 消防、水电设备的养护和维修工作,保证各类设 备正常运行;定期检查各类设备,根据存在问题, 提出维修解决办法和制定维修方案,方案批准后 组织实施;房屋及其设施设备,如发生突发事件, 工程部必须全力以赴投入抢修工作,直至恢复运 行和正常使用;协助管理部门做好住户房屋装修 的监督、检查工作;参加新楼宇工程的验收,提 出其有关设施增补改造方案。
第三章:物业工程部员工工作要求
1、服从上级的调度和工作安排,及时、保 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
2、电工应严格遵守配电室管理制度; 3、负责巡视配电室设备的运行情况; 4、负责公共设备的非正常工作时间的应急
处理; 5、泵房、风机房巡查;
第三章:物业工程部员工工作要求
6、负责开启、关闭巡视外围门头灯、广告灯、射 灯、屋面灯;
17、信息反馈 由维修人员在维修单上签字并填写维修完工作时间,将维
修单返回至工程部领班处,由领班用电话向客服部反馈维 修结果,并在维修单上填写电话反馈时间。 对收费项目维修单的反馈:由领班将维修单复印一份,将 原件送往接待部,复印件留工程部存档。 目的:本规程规定了物业管理服务过程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确保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的规范化。
第二节:公共区域维修程序
1、接到公共区域维修工作单后,按规定时间根据 维修的技术复杂程度,到现场维修;
2、维修前先与区域负责人(领班级以上)取得联 系并协商有关事宜;
3、确认故障范围,并且放置安全警示牌;或维修 指示牌;
4、确认是否有影响业主的正常工作,若有影响应 立即通知相关部门与业主取得联系后,经业主认 可,方可进行维修;
第四节:弱电工岗位职责
1、确保电话、广播、消防报警、保安自动化系统 及其他弱电系统设备运行正常,并制定定期保养 维修计划; 2、确保办公室自动化系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3、经常了解分析消防监控系统、保安监控系统、 楼宇自动化系统,提出合理化建议,以确保设备 处于有效状态; 4、负责对停车场自动收费系统进行经常性检查, 并组织养护,以确保处于最佳状态; 5、对于公司员工正确使用相关的设备进行培训; 6、完成上级领导或公司临时安排的其它工作。
第一节:水工岗位职责
1、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不 得无故离岗、串岗,上班期间不得做与工作无关 的事情; 2、负责管理好水池水箱的钥匙,保证小区正常供 水; 3、随时掌握和查询给排水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 问题及时汇报,并提出节约用水的合理化建议; 4、发现水管、阀门有跑、冒、滴水的现象及时维 修处理、维修后并及时复查;
第一节:水工岗位职责
5、负责苑区所有给排水系统和供暖管网系 统的运行管理; 6、负责苑区所有水暖设备以及住户家给排 水系统的维修保养和检查; 7、负责生活水泵房、管道井、水表间及相 关设施的清洁工作; 8、负责落实完成领导交代的其他工作。
第二节:电工岗位职责
1、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 安排,除完成日常维修工作外有计划的承 担其他维修任务; 2、努力的学习技术,熟练的掌握本苑区的 供电方式状态、线路走向、工作原理、技 术性能及实际操作和维修; 3、努力的做好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确保安 全运行,制定所管辖区域的维修计划,按 质按量的完成任务并做好记录; 4、坚守岗位,巡视电气设备及楼内照明, 密切监视各仪表的工作情况,正确抄录各 项数据并做好记录;
第三节:交接班程序
4、值班人员办完交接班手续后方可下班,若接班 人员因故未到,值班人员应该坚守岗位,等待接 班人员到达并办完交接手续后才能下班。
5、除值班人员外,其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值班室。 6、下列情况不得进行交接班: (1)交接班准备工作未完成时。 (2)接班人数未能达到规定人数的最低限度时。 (3)领班或由值班主任指定的替班人未来到时。 (4)接班人员有醉酒现象或神志不清而未找到合
第五节:土木工岗位职责
1、服从上级的调度和工作安排,认真保质保量地 完成土木工作任务;
2、自觉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安全规程。保证 安全、文明生产;
3、努力学习,提高技术水平。熟悉土木建筑结构, 各种装饰装修,各类家私的制作与维修。建筑物的 防漏处理及各种管道设施的维修保养。维修应认 真作好记录;
第三节:电梯工岗位职责
1、每天负责检查维护电梯设备,其中包括 轿顶检修,机房检查,底坑检查; 2、每天必须检查轿厢内照明情况,有发黑 发暗的灯管应及时更换; 3、将检查发现的问题,详细记录下来,遇 特殊情况应详细注明问题出现的时间,并 上报电梯公司; 4、当值期间全面负责电梯的正常运转,严 格执行电梯的运行管理规定,做好关梯前 与开梯前的准备工作;
2、根据业主报修的故障,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 决定维修措施及维修所需备件耗材、工具;
3、分析此故障能否维修,若没有把握应请教其它 维修人员或立即向上汇报;
4、出发前的准备:仪容仪表检查,工作服整洁、 仪容仪表整洁、精神饱满、面带微笑,眼神正直 热情; 出发前维修所带的工具备件,维修工作单, 维修材料的领取;
5、高空作业时,最少安排俩人以上作业,并做好 安全防护措施,首先检查安全工具是否完好,如: 安全带、梯子等,梯子应与墙面成60度;
第二节:公共区域维修程序
6、使用的维修器具必须干净、整洁,并配备必要 的防护器具,防止二次污染;
7、在维修期间,尽量避免产生噪音灰尘。严禁大 声喧哗,严禁唱歌、哼曲、吹口哨,严禁坐在设 备上与他人聊天;
10、维修:严格按照相关的维修工作程序排除故 障
维修工作中手脚要轻,尽可能不发出噪声。如果 实在无法避免时,应提前向业主打招呼征求同意, 并说一声“对不起”。维修中如需移动业主的物 品,同样应提前征得业主同意方可进行,维修工 作完成后恢复原位。
11、整理:修理完毕后,应使用自带抹布将设备 擦拭干净,将所有散落的工具,零件及杂物等收 拾干净,如果地面被弄脏,维修人员负责打扫干 净并将垃圾带走。
2、值班人员要做好交接班前的工作,包括按照巡查表认 真仔细巡查,做到本班问题本班解决,如解决不了必须马 上报告领班或工程主任,并且说明原因,同时要做好记录, 并做好环境卫生工作。
3、交接班双方人员必须做好交接班的准备工作,正点进 行交班。交接班的准备工作包括:查看运行记录、介绍设 备运行情况和运行方式以及设备检修、变更情况,清点仪 表、工具、材料,检查设备状况。交班时,交接班双方人 员在值班日志上签字。
第二节:电工岗位职责
5、对来人、来电报修及时维修,任务完成 情况要及时向前台及主管汇报,发生事故 时要保持冷静,按照操作规程及时排除故 障; 6、做好工具物品的保管工作,合理使用维 修材料和配件,坚持能用就用、能修不换 的原则,反对浪费; 7、发生故障时上一班必须配合下一班; 8、加强安全意识,协助相关部门做好防火、 防盗、防事故工作,及时排除和处理不安 全隐患。
4、对客户服务要热情周到,但对客户的一些超出 规定或违反安全的服务要求,需耐心作 出解释。
第五章:维修工作程序
第一节:入户维修程序 第二节:公共区域维修程序 第三节:交接班程序 第四节:维修单的操作程序
第一节:入户维修程序
1、工程部人员接到客服部送来的维修单或报修电 话,领取维修单,并让其在维修单上签字,填写 接单时间;
7、进入以装饰区域内步子要轻,不能在地上拖着工 具箱行走。走到工作地点后,应将干净的帆布或塑料 布铺在主人指定的位置,用于放置工具和需要拆卸的 零件,不能将工具和拆卸下来的零配件直接放在地面 上;
8、耐心听取顾客意见,服务语言规范。
第一节:入户维修程序
9、故障诊断: 1〉准确判断故障原因及所需的零部件,维修中发
第一节:入户维修程序
12、试用:当着业主的面试用设备,证实设备恢 复正常,并请主人进行验收。
13、填单:如实填写维修单,并请业主对维修完 成的质量、服务态度、行为等进行评价及签字。 将业主签好的维修单收好放入工具箱或者上衣袋。
14、讲解:向业主讲解故障产生原因,介绍有关 的维修保养知识,并告诉业主正确的使用方法及 其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