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博考研心得体会

文博考研心得体会

中山大学文物与博物馆考研心得
中大的复试早已结束,拟录取名单也已出来一段时间了。

觉得是时候回顾下考研道路。

无论对人对己,都希望有点帮助哈~
楼主本科是学历史的,机缘巧合下决定考文博的研究生。

从决定考研那天开始,就以中大为目标。

不为别的,只为圆梦。

中大是四年来心心念念的。

也想证明下自己的学习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

(文博是新开的专业,没辅导班、参考书……)
中大的参考书很简单,两本——李晓东《文物学》、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

虽然没有列出考古方面的参考书,但观察真题发现,每年都会考一些考古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比如2011年初试考过“简述考古学的分支与种类”“黄肠题凑”、“类型学”、2012年的“地层”和今年的初试和复试分别考了“谈谈文物学与考古学的区别”和“考古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等。

于是自己增加了张之恒的《中国考古通论》。

但是,如果想考中大文博研究生的童鞋,不建议全看完!因为太厚了!时间有限的话仅看前几章,知道考古学基础知识即可。

因为中大的文博较侧重文化遗产和博物馆。

复习从2012年3月开始,除去上课、考试、出岛考察、支教还剩8个月左右。

专业课是重头戏。

复试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基础、强化和冲刺,每天花6—7个小时。

基础阶段是把书过一遍,找出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查资料弄懂。

(推荐《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博卷》,淘宝上有打印版,两本90元的样子。

)笔记可做可不做,看个人习惯。

此阶段一般是3—5月。

看书要慢些,不要囫囵吞枣,更不要一口吃个胖子。

要有计划,每天看几页。

六月、七月,学校的事较多,系统看书的时间较少,但仍要坚持!考研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事!
七月后,暑假来临,考研中的最关键阶段也来临,即强化阶段,一般是7—9月。

这一阶段以强化知识点为主,搭建知识框架。

楼主在这一阶段将参考书分为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三部分整理了一下。

横向为题型,纵向为每章的主题。

当把这些总结完后,搭建框架就是件很容易的事,而且不容易忘记。

搭建框架不是为了背,而是对知识的一个梳理,同时对以后答论述题很有帮助。

第三阶段是冲刺。

所谓冲刺就是提取前两阶段的精华。

此阶段建议单独做一本笔记,配合真题(真题自己做答案)。

同时可以对今年的题做一些预测。

建议在此阶段看些论文。

即可缓解看书的压力,又可开阔视野。

同时对论述题很有帮助(中大的论述题共3题,120分)。

中大的论述题一般都很开放,单单局限于参考书是不可能搞定的。

以上复习下来,参考书基本可以吃透了。

个人觉得考研复习最重要的就是坚持。

一起战斗的研友们,有些没有坚持到最后,还有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考研更像是个参禅的过程。

每天如苦行僧般在教室枯坐,似乎很无聊。

但学习的同时也让人的心真正静下来。

这样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自己的变化。

学习的同时,心也在成长。

总之,希望考研的同学们都能有一个自己满意的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