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通用范本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516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A Group Or Social Organ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 o Abide By The Rules Or Rules Of Action And Require ItsMembers To Abide By Them. Different Industries Have Their Own Specific Rules Of Ac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Goals According T o The Plan And Requirements.编辑: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通用范本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通用范本使用指引: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团体或社会组织中,需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并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都有其具体的做事规则,目的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

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1 目的为规范、统一工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的方法,辨识、评估和控制设计、施工和生产过程中的危害,预防工艺危害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公司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管理。

3 参照文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工艺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4 职责4.1 公司生产管理部组织本程序的修订,并为本程序的执行提供辅导和审核。

4.2 公司生产管理部负责本程序的日常管理维护和程序的更新,以及对本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

4.3 公司生产管理部负责组织制定公司工艺危害管理及相关技术标准,提供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技术支持和方法指南,组织对重大项目安全符合性进行审核,参与生产工艺事故调查。

4.4 公司生产管理部组织人员对技改项目进行工艺安全符合性性审核。

4.5 公司各车间按照本程序进行本属地内的工艺安全符合性性审核。

4.6 公司安全环保部负责监督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报告的建议措施的整改,以及所存在相关问题的协调和上报。

4.7 公司生产管理部组织人员对本程序及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进行受众培训并提供资源支持。

4.8 公司技术人员接受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培训,参加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相关活动,按照本程序的要求能够独立组织人员完成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并提出改进建议。

5 管理要求5.1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的应用1.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是工艺生命周期内各个时期和阶段辨识、评估和控制工艺危害的有效工具。

公司应在研究和技术开发,新改扩建项目,在用装置,停用、封存装置,拆除或报废装置时进行工艺安全符合性性审核。

2. 存在下列情况时也应用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1) 工艺设备变更;2) 事故调查;3) 所贮存的物质性质、数量符合高危害工艺定义的仓库、槽区和其它贮存设施;5.2 应用时机5.2.1 研究和技术开发存在危害性物质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单位可进行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特别是存在危害性物质的试验或设备启用前应进行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

同时,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应重点考虑其本质安全。

5.2.2 新改扩建项目5.2.2.1 项目建议书阶段的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在项目建议书编制阶段进行危害辨识,提出对项目产生方向性影响的建议,以减少危害(包括考虑使用本质安全的技术)。

对不涉及该阶段的项目,不做此阶段的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

5.2.2.2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后(项目批准前)应开展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包括对工艺设计方案(工艺路线)变更进行危害辨识,确认所有的工艺危害均已得到辨识并提出控制措施。

按照国家法规要求进行项目安全预评价的,可不再进行项目批准前的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

5.2.2.3 初步设计阶段的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完成初步设计后,评审前期的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报告(包括安全预评价报告),对工艺过程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辨识所有工艺危害和后果,提出消除或控制工艺危害的建议措施。

5.2.2.4 施工图设计和施工阶段的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在施工图设计和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重大变更应补充进行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

5.2.2.5 最终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报告1. 开车前应形成最终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

最终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报告应是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和施工阶段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文件的汇编。

2. 该报告应在装置投用前安全检查之前完成,并作为投用前安全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3. 该报告应作为装置使用单位永久性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档案的一部分。

5.2.3 在用装置在工艺装置的整个使用寿命期内应定期进行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

5.2.3.1 基准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基准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作为周期性工艺安全符合性评估的基础。

在新装置运行一年内必须进行基准审查。

对于在开车期间没有影响工艺安全的变更的新装置,其最终工艺安全报告经过有效性评估可作为基准工艺安全复合型审核。

5.2.3.2 周期性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基准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之后,周期性的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至少3年进行一次。

对于高危害工艺,周期性的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评审间隔不得超过3年。

周期性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可以采用有效性评估的形式来更新,应作为下一周期再确认的基准。

5.3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管理新改扩建项目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由主管生产副总经理负责组织制定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计划和实施。

在用装置的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由主管生产副总经理每年年初负责组织制定年度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计划和实施。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过程通常分为计划和准备、危害辨识、后果分析、危害分析、风险评估、建议的提出回复和关闭、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报告、建议的追踪8个步骤。

5.3.1 计划和准备项目负责人应规定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工作组职责、任务和目标,选择工作组成人员、提供工作组所需的资源和必需的培训。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工作任务书应由项目组织部门(单位)负责人批准。

5.3.1.1 工作组成员的选择项目负责人应根据研究对象所需的专业技能来选择工作组成员,并确定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工作组组长。

全程参加人数可根据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的需要和目的来确定,一般以5人为宜。

工作组成员应具备:1. 工艺和设备操作有关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并了解工艺设备设计依据;2. 工艺或系统的实际操作经验;3. 工艺或系统的实际维修经验;4. 接受过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方法的资格培训,或对所使用的专门方法有丰富的经验;5. 为完成分析所需的其它相关知识或专业技术(如机械完整性、自动化等)。

5.3.1.2 工作组成员的培训工作组组长应有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的经验,且每次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之前应考虑接受选择和应用的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方法的培训。

必要时,其他成员应接受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步骤以及方法应用的培训。

5.3.1.3 工作组的准备1. 工作组组长应组织工作组成员一起研讨工作任务,包括分析工作的范围、要求完成的时间、特殊工作、工作组已有何种资源、向何处求助以及如何解决矛盾等。

2. 工作组必须制定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的工作计划,包括工作组成员任务分工、完成计划的总体时间表。

3. 工艺技术资料的准备5.3.1.4 工作组职责1.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项目负责人。

制定项目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实施计划,下达工作任务书,选择工作组成员,提供实施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相关资源,确认、跟踪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建议,沟通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结果,监督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实施;2.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工作组长。

选择适宜的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方法,按照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对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进度和质量负责,并将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进展情况和结果报告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项目负责人;3. 工作组成员。

参加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会议,现场察看和分析、提出工艺危害清单和相应的控制措施建议,编写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报告,并对所分析工艺的安全可靠性作出结论。

5.3.2 危害辨识在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起始阶段,对可能导致火灾、爆炸、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或不可康复的人员健康影响的工艺危害进行辨识,并列出清单,作为下一步分析,讨论以及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沟通的重要内容。

5.3.2.1 危害辨识方法1. 审阅相关事故事件报告及以往的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报告;2. 审阅变更管理文件;3. 专家、顾问的经验。

5.3.2.2 现场确认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工作组必须对所分析的装置进行现场确认,确定工艺图纸的准确性,熟悉工艺和区域布置,并识别危害,补充完善危害清单。

5.3.3 后果分析后果分析的目的是帮助工作组了解潜在伤害的类型、严重性和数量,可能的财产损失以及重大的环境影响。

5.3.3.1 工作组可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针对危害辨识清单进行后果分析,应考虑以下内容:1. 所造成事故、事件的类型(如火灾、爆炸或暴露于毒性物质);2. 可能的释放量;3. 事故、事件的后果(如毒性物质浓度、热影响、超压或显著的环境影响等);4. 可能受危害影响的人员(含周边人员),包括评估其潜在的伤害类型和严重性。

5.3.3.2 后果分析方法1.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工作组应辨识风险潜在的后果。

假设所有硬件和软件防护措施都失效,危害事件、事故能导致的毒性物质释放、爆炸、火灾、泄漏等最坏后果;2. 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进行后果评估;3. 辨识现有硬件和软件措施。

5.3.4 危害分析5.3.4.1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工作组应对分析对象的工艺进行系统的、综合的研究和分析,辨识和描述所有潜在的危害事故、事件和现有的防护措施,内容包括:1. 辨识每个危害事件可能出现的方式、途径和原因;2. 辨识针对这些事件现有的主要防护措施;3. 对每个防护措施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

5.3.4.2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方法的选择故障假设/检查表法、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是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的两种基本方法。

而对于高危害工艺中的关键性工段、组件或单元操作的分析,可采用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或故障树(FTA)等方法进行更深入分析。

1. 故障假设/检查表法(What If/ Checklist)故障假设/检查表法组合了两个基本危害分析方法:故障假设法和检查表法。

故障假设法运用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工作组对研究的对象提出各种可能故障问题的假设,然后辨识现有的防护措施,并判断其完整性和可靠性,需要时提出建议措施。

检查表法利用预先准备的检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逐项查对,如有漏项应进行判断,需要时提出建议措施。

2. 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法(FMEA)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法是有条理地研究个别组件失效模式及其对整个系统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