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技术
超空泡减阻发展现状——乌克兰/俄罗斯
现有的减阻技术
• 脊装表面减阻 起源于仿生学对鲨鱼等鱼类表皮的研究,通过在研究对象外 表面加工具有一定形状尺寸的脊状结构,就能达到很好的减 阻效果。根据脊状结构的分布规律与流体流速方向的不同, 该减阻方法又可分为随性波表面减阻和沟槽表面减阻。
• 微气泡减阻 微气泡减阻是通过某种方式在壁面形成一层薄的微气泡与流 体的混合层,改变边界层的内部结构,亦即改变近壁区流体 流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达到降低摩擦阻力的目的。
自然超空泡与通气超空泡区别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通气空泡由超空泡、附着空泡到游移空泡的溃灭 过程与生成过程类似,但是两者并非可逆的,溃灭过程与生成过程 相比存在滞后效应。如上所述,当局部空泡转变为超空泡时存在某 一临界空泡数,与之相对应存在某一临界通气量。所谓滞后效应是 指生成过程中形成超空泡所需的临界通气量大于溃灭过程中超空泡 消失时的临界通气量。滞后效应的形成原因可能与通气超空泡产生 的自激振有关。
水翼表面产生的空泡形态
导弹表面产生的空泡形态
超空泡形态特性
超空泡形成方法
超空泡分为自然超空泡和通气超空泡 两种,形成超空泡一般有三种途径:
1)提高航行体的速度; 2)降低流场压力; 3)在低速情况下,利用人工通气的方法 增加空泡内部压力。前两种方法形成的为 自然超空泡,最后一种方法所得到的就是 所谓的通气超空泡。
水下超空泡武器是一种新概念武器,基于这种新概念、新原 理设计的水下超空泡武器,其运动速度极高,且不受水声对 抗器材的干扰,从而大大提高了水下武器的突防能力。目前, 俄罗斯(乌克兰)在超空泡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 是直到2000年8月俄罗斯最先进的奥斯卡Ⅱ级库尔斯克号核潜 艇在演习时发生神秘爆炸,人们才真正了解到俄罗斯正在研 制的超空泡技术目前达到的水平。
超空泡发展过程
当航行体在流体中高速运动时,航行体表 面的流体压力就会降低,当航行体的速度 增加到某一临界值时,流体的压力将达到 汽化压,此时流体就会发生相变,由液相 转变为汽相,这就是空化现象。随着航行 体速度的不断增加,空化现象沿着航行体 表面不断后移、扩大、进而发展成超空化。 其发展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状态:游离 型空泡、云状空泡、片状空泡和超空泡。
超空泡减阻技术主要内容
• 超空泡中的基本概念 • 超空泡中的关键技术 • 超空泡技术的研究方法
超空泡中的基本概念
• 超空泡现象概述 • 超空泡发展过程 • 超空泡形成方法 • 超空泡减阻技术
空化概念
液体绕物体快速运动时压力会下降,这一规 律瑞典科学家伯努利在1895 年就发现了,这 就是今天流体动力学上的“伯努利定律”。 随着速度的增加,当液体压力等于水蒸气压 力时,液体便由水相变为气相,形成水蒸气。 空泡会使水流发生畸变,从而损失水泵、涡 轮水翼和推进器的使用效率,还可能导致强 冲击波的出现,引起金属面的腐蚀。舰船设 计师经常要与制造麻烦的空泡打交道,试图 避免出现空泡现象,如将船体设计成流线型 等。
库尔斯克号沉没之谜
俄罗斯“库尔斯克”号多用途战役导弹核潜艇是由俄 “王牌”武器设计局-“红宝石”设计局设计的,潜 艇上的许多设计方案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该艇由 俄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制造,1994年5月下水,1995年1 月正式加入俄北方舰服役,为“奥斯卡‖”级核潜艇, 是俄海军最新的战略核潜艇之一,也是当今世界最大 的核潜艇之一,造价10亿美元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 是俄罗斯最先进的防御武器。它有两座核反应堆,潜 艇长150米,有6层楼高,体积达到了大型喷气式客机 的两倍以上。库尔斯克号拥有独特的双壳艇身和9个防 水隔舱,即使被鱼雷直接击中也不会沉没。2000年8月 12日上午,一阵猛烈的爆炸发生在库尔斯克号上,这 场危机为什么发展得如此之快,竟使潜艇来不及浮出 水面?为什么没有人生还?
自然超空泡形态特性
弹体入水时速度最大,空泡数最小,超空泡稍微滞后达 到最大尺寸;随着速度逐渐降低,空泡数逐渐增大,超 空泡的尺寸逐渐减小;当弹体速度降低到较小值时,超 空泡的边界逐渐模糊、蜕化为局部空泡;速度继续降低, 则空泡进一步剥离溃灭气泡融入尾流,直至消失。
通气超空泡形态特性
通气开始时在空化器后形成一个有大量气泡组成的游移型空泡,当 通气量足够大以至气泡密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游移型空泡转变为 椭球形的附着空泡,在附着空泡内部可以看到剧烈的回注射流向前 发展并与通入的气体相互作用形成雾状多相流区域,使得附着空泡 看上去比较混浊。继续增加通气量使得通气空泡数降低到某一阀值 后,空泡长度和厚度突然明显增加,由混浊的局部空泡转变为覆盖 模型大部分表面的透明的超空泡。
伊朗试射神秘潜射导弹
2006年4月2日,伊朗在波斯湾海域举行大规 模军演时发射一枚名为“鲸”(波斯语“胡 特”)的高速鱼雷。该鱼雷从一艘水面舰艇 上发射,入水后以极快的速度(100米/秒) 成功击沉一艘靶舰。从该鱼雷的外形、速度、 发射尾焰和气泡轨迹来看,都与俄罗斯的 “暴风”超空泡鱼雷相似。专家普遍认为, 这是一种超空泡鱼雷,由此也引发世人对超 空泡武器的关注。
空化对于水利机械的影响
• 插入空化影图片
超空泡技术概述
当航行体与水之间发生高速相对运动时,航行体表面附 近的水因低压而发生相变,形成覆盖航行体大部分或全 部表面的超空泡。形成超空泡之后,航行体将在气体中 航行,由于航行体在水中的摩擦阻力约为在空气中摩擦 阻力的850倍,因此,超空泡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水下航行 体的摩擦阻力大幅减小,从而使鱼雷等大尺度水下航行 体的速度提高到100m/s的量级,使水下射弹等小尺度水 下航行体的航速提高到1000m/s的量级
• 复合材料减阻 当流体流经疏水表面时产生了壁面滑移,使得边界面上的速 度梯度减小,从而减小了边界上的剪切力;由于边界面上的 速度梯度减小,推迟了层流附着面流态的转变,使得附着面 的层流流态更加稳定,也使得层流边界层的厚度增加;同时 疏水表面微凸柱间的流体剖面形状证实了确实存在无剪切空 气-水面。
超空泡减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