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油钻井典型事故案例(钻井培训)

石油钻井典型事故案例(钻井培训)


第二部分 近几年钻井作业系统 有关的典型事故案例
一、中原油田物体打击死亡事故
事故经过
2001年2月14日18时30分,中原石油 勘探局井下作业五处技术员夏韩峰等3 人在文95-94井作业。在拆卸井口软管 时,管内余压将软管甩起,夏的头部 被击中,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主要原因
作业无章可循,拆卸软管时没有先 泄压。
四、3291队奚х 真1井触电死亡事故
事故经过
1989年8月16日6时45分,3291队钻井三 班接班后发现潜水泵不上水,约6时司钻奚х 和付司钻陈х 去换新领到的潜水泵,因电缆 线到2#泥浆罐闸刀盒长度不够,井场没有更 长的电源线,就自己擅自加长电源线,并用 旧的黑胶布代替包扎接头,拉线过程中接头 处在水中浸泡过,接好后将接头处放在小土 埂中间,奚х 在跳过1.4m的水沟时滑倒,扒 在电缆接头处,触电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
1、二层操作台前、后台绞链支座的耳板 采用A3热轧钢板强度不够适应低周、大应力 载荷下的工况要求,留下了事故隐患。 2、二层操作台前、后台绞链支座的耳板 制作工艺粗糙,整块耳板用手工气割而成, 从而诱发了疲劳裂纹。 3、二层操作台前、后台绞链支座的耳板 结构设计不合理。 4、操作台前、后台绞链支座采用单耳板 结构不合理。 5、二层台前台无任何防坠落保险装置。
3、管理原因
一是钻井处生产管理部现场调度陈 х 作为现场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没 有对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做出正确分 析、判断,组织、协调,指挥吊车出 井场工作不到位。拖拉机、推土机移 位到靠近井场出口处后,对拖拉机、 推土机进一步拖拉吊车出井场的作业 没有进行具体指挥,也未明确其他人 具体指挥。
二是搬运班班长段х 对本班作业人 员的管理不到位,人员分工不明确, 与其他作业人员配合协作不到位。 三是钻井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到 位,放松了对生产辅助单位的安全管 理,致使钻井处管具公司、钻井处钻 前公司机械化施工队对“三违”现象 查处力度不够,没有有效地消除施工 现场职工的违章行为。
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单х 安全意识淡薄,对现场的危险因 素认识不足,在牵引吊车出井场过程中, 未向拖拉机驾驶员和现场指挥人员发出信 号,违章进入推土机与拖拉机之间,是造 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钻井处钻前公司机械化施工队拖拉机 驾驶员常х ,在未接到现场人员指挥信号 情况下,驾驶拖拉机盲目倒车,也是造成 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四、中原油田高处坠落死亡事故
事故经过
2002年5月21日3:20,中原油田钻 井四公司32958钻井队在濮85-21井钻至 井深3165米时,发生井漏,于3:30起 钻,钻井二班4:00接班,司钻郭聚显 操作刹把继续起钻。中途遇卡,上提下 放活动钻具时,大钩与水龙头脱钩,水 龙头倒靠在井架立管台略偏立管一侧。 因井口钻具不居中,队长耿建华指挥扣 上了一只吊卡。
六、32730队陆х 西2井触电死亡事故
事故经过
1993年7月15日,32730钻井队进行西2 井开钻前准备工作,10:30分开钻,用四台 潜水泵回收泥浆。15:30发现其中1台潜水泵 上水不好,估计砂子堵塞,一班副司钻1人往 上推未拉动,四班副司钻协助仍未拉动,这 时在一旁捞砂的大班司钻陆х 赤脚下到泥浆 回收池中帮助拉潜水泵,拉了两下未拉动, 再拉时喊了一声有电,便倒在回收池边,经 抢救无效死亡。
三、32165队刘х 曹18井顶天车死亡事故
事故经过
1982年4月22日2:25,32165队钻一班在曹18 井上零点班,在下钻过程中,于2:25分发生顶 天车事故,造成钢丝绳拉断,悬吊系统全部砸 在钻台上,吊环被砸开,一只吊环从钻机上面 飞到1#车与底盘之间,另一只飞到井架3#大腿 下边,吊卡掉在钻台下面。当时在内钳工位置 上的刘х х 因躲闪不及被砸下游动系统挤在刹 车气缸处死亡。事故发生后用吊车掉开游动滑 车,才移出尸体。
事故经过
2004年11月17日,午饭后管具公司搬运三 班完成周43-11井钻具复位作业,在陈х的现 场安排下,用一台拖拉机和一台推土机将吊 车牵引出井场。15:20分,行进过程中最前 方的拖拉机转弯困难,进行方向调整,站在 拖拉机驾驶室右后方2米左右的单х进入拖拉 机与推土机间,司机未注意后方有人,在后 退调整方向时,将单х挤在推土机的推土铲与 拖拉机右履带之间,致单х受伤,送医院抢救 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1)、起钻阻卡操作处理违反安 全操作规程,下砸吨位过大,下放速 度过快,导致水龙头脱离大钩后,使 水龙头方钻杆倒靠在立管台。 (2)、水龙头脱离大钩后所采取 的处理措施不当。本应立即座牢深井 卡瓦,然后处理水龙头脱钩故障。
(3)队长组织处理水龙头脱大 钩时,由于肓目过急处理,在无 稳妥安全措施的情况下,6人立即 登上井架,准备用电动绞车拉水 龙头进大钩。当其中走在前面的3 人刚进入立管台时,井下解卡, 水龙头方钻杆下滑约1.5米过程中, 将立管台挂落。导致3人随立管台 一起坠落钻台。
事故原因
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是:气动绞车吊 钩与提篮吊环脱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钻杆从场地起吊,摆动幅度大。 2、加重钻杆在向回摆动过程中,钢 丝绳张力减小,瞬间吊钩与提篮吊环处于 不受力的状态。 3、在钢丝绳扭力的作用下,吊钩( 双片式)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打开,造成脱 钩。
八、管子站单х车辆伤害死亡事故
事故经过
1980年11月6日23:30,32727队钻井一 班上零点班,接班后检修泥浆泵,循环 泥浆,于19:30起钻,在起到第三柱钻 铤时,艾х 离开刹把跑到井口,帮助井 口其他二位同志抬提升短节,因刹把无 人控制,游动系统自由下落,吊卡,吊 环落在转盘上(这时有位同志立即站到 操作台扑在刹把上)将艾х 打伤,颈末 位粉碎性骨折,抢救无效死亡。这次事 故还有一人受重伤。
五、32201队姚х 联28井物体打击死亡事故
事故经过
1990年12月5日,32201钻井四班在联28 井进行完井甩钻具作业至14:25,当时已甩 到第27柱加重钻杆,钻台上共有8人配合作业 (包括队干部和大班),在推卸下的钻铤单 根到大门坡道时,听到一声响后,二层操作 台落在井架左大腿处,将姚х 砸伤(当时的 情况及在什么部位,没有人看到),后送医 院抢救,因颅脑重度损失,颈1-2滑脱伴颈骨 损伤,伤势严重抢救无效死亡。
二、上海石油局车辆伤害死亡事故
事故经过
2001年4月10日1:15 ,新星石油公司上 海石油局三海大队装卸队铲车司机黄治中驾 驶2.75吨铲车与一辆3吨铲车在基地院内为平 湖一号平台装油管,采用两个铲车共同抬一 捆重约3.8吨(30根)的油管从库内运到场地 上,再用室外行吊装车,当抬运第四趟时, 黄治中的铲车在前因机械故障熄火,造成铲 车向右侧倾斜翻倒,黄治中被翻倒的铲车横 梁压住头部,当场死亡。
事故原因
1、队伍技术素质差,缺乏扎实的基本功训 练。
2、管理制度虽有,但不够落实。刹车气缸 进气管线漏气,几个司钻都知道,在交接班过 程中对关健部位不够重视,发现问题整改不及 时,致使刹车气缸被磨成47m*13m的口子,防碰 天车不起作用。 3、对安全生产重严,对工作中的“低 、老、坏”抓得不力。 4、领导班子没有大胆管理,严格要求做得 不够,在把关键、坚持原则方面做得较差。
安全培训材料
石油钻井典型事故案例
第一部分
江苏油田钻井 主要典型事故案例
一、管子站鲍х 物体打击死亡事故
事故经过
1980年9月12日上午,管子站司机韩х 驾驶 大日野汽车给乔1井送套管。吊车司机鲍х 与 韩х 同车出发,16时到达井场。韩х 主动向 钻井现场调度х х 提出要求卸车,因吊车坏了, 现场调度х х 不同意卸车,叫他们将车开到省 水科总队招待所休息。韩х 不听,并说滚下来 就行,当时在一没有吊车二没有做好卸车准备 的情况下,韩х 、鲍х 二人打开车箱板动手卸 车,鲍х 站在车上撬动套管,被连续下滚的套 管带下车,被套管砸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
1、盲目蛮干,违章操作,司钻离开刹 把去抬提升短节忘掉刹车,是事故的主要 原因。 2、领导对安全工作的要求只是停留在 一般的口号上,经常在开会时和布置任务 时,提出一般的安全要求,但对每次具体 工作,每一道工序没有提出具体要求,狠 抓落实。 3、井队骨干力量有所调整,有所调动 ,该队骨干力量仍配备不齐。
事故原因
1、违章指挥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 要原因 刘振峰作为50622井队安全生产第 一责任者 第一,违反渤海钻井二公司《灾后 恢复生产安全措施》中关于“6级以上 大风,路面未露出水面,任何车辆和 人员都不准进入海里工作”的规定。 第二,16:10请求撤离时,不具备 安全撤离条件,违章组织人员撤离。
事故原因
1、班长韩х 在接受任务后,没有 听现场调度的意见,也没有采取安全措 施,肓目卸车。 2、现场调度х х 没有坚持原则, 没有禁止用人卸车。 3、站领导在抓安全方面有严重漏 洞,口头上讲安全多,但检查落实少。 4、处领导抓生产多,抓安全少, 没有认真吸取“渤海二号”事故教训。
二、32727队艾х 真68井顿钻死亡事故
2、间接原因和其他安全隐患:
(1)井架梯子腐蚀严重,井架 底座陈旧、底座受力构件缺少,二 层平台内侧无栏杆。 (2)工程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不力。 (3)该井用3200型塔式井架钻 3650米设计井深,设备选型不当。
五、胜利油田“10.27”滩海探井通 井路交通责任事故
事故经过
2003年10月27日16:20左右,渤海钻 井总公司钻井二公司50622钻井队18名职工 乘坐福田牌农用车从作业的滩海探井井台 向井队驻地撤离途中,在探井通井路上机 动车辆违章超员载人,受恶劣的海洋风浪 冲击,发生车辆坠入海中的特大交通责任 事故,致使16人死亡、3人失踪、直接经济 损失189万元。
司钻郭聚显带领井架工徐晖、场地 工刘红印上立管平台准备将电动绞车 拉水龙头挂在大钩上,7:00郭、刘、 徐3人刚进入立管台,还没来得及实施 动作,钻具突然解卡下滑,斜倒在立 管平台上的水龙头压住立管平台将其 拉脱掉在钻台上,郭聚显等3人随同立 管平台从16米高处一起摔落在钻台上, 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