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讲义固体制剂
⚫几种水溶性药物混合后,其吸湿 性有如下特点:
⚫“ 混 合 物 的 CRH 约 等 于 各 药 物 CRH 的 乘 积 , 即 C分R的H比AB≈例C无RH关A”×。CRHB,而与各组
⚫此即所谓 Elder假说,它不适用于 有相互作用或有共同离子影响的 药物。
⚫ 测定CRH有如下意义:
⚫ ①CRH值可作为药物吸湿性指标,一般 CRH愈大,愈不易吸湿;
自动旋转轧囊机旋转模压示意图
四、胶囊剂的质量要求
⚫ (一) 外观 ⚫ (二) 水分 ⚫ 硬胶囊剂内容物的水分,除另有规定外,
不得超过9.0%。 ⚫ (三) 装量差异 ⚫ (四) 崩解度与溶出度
⚫ 五、包装储存对质量的影响及实例
⚫ 一般来说,高温、高湿(相对湿度> 60%)对胶囊剂可产生不良的影响,不 仅会使胶囊吸湿、软化、变粘、膨胀、 内容物结团,而且会造成微生物滋生。
第四章 固体制剂
第一节 概 述
⚫ 片剂──→崩解(裂碎成小颗粒)──→药 物从小颗粒中溶出──→
⚫ 胃肠液中的药物溶液──→药物从胃肠粘 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 分布于各个组织器官──→发挥治疗作用
⚫对于片剂和多数固体剂型(如散 剂、胶囊剂等)来说,下述
Noyes-Whitney方程可说明剂型 中 药 物 溶 出 的 规 律 。 Noyes - Whitney方程的形式是:
⚫③制成固体分散物:
⚫④吸附于“载体”后压片
第二节 散 剂
⚫ 散剂(Powders)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 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外用也 可内服,其分类有如下三种方法:
⚫ ①按组成药味多少来分类,可分为单散 剂与复散剂;
⚫ ②按剂量情况来分类,可分为分剂量散 与不分剂量散;
⚫ ③按用途来分类,可分为溶液散、煮散、 吹散、内服散、外用散等。
⚫dC/dt= kSCs
(4-1)
⚫ 式 中 : dC/dt── 溶 出 速 度 ; k── 溶出速度常数;S──溶出质点暴 露 于 介 质 的 表 面 积 ; Cs── 药 物 的溶解度。
⚫① 可 采 用 药 物 微 粉 化 的 方 法来增加表面积S,从而加 快药物的溶出速度。
⚫ ②制备研磨混合物
⚫ (1)研钵 一般用瓷、玻璃、玛瑙、铁或 铜制成,
⚫ (2)球磨机 在不锈钢(或陶瓷)制成的 圆筒内,装有直径不同的钢球(或瓷 球),当电机转动时,这些钢球(或瓷 球)正好能从最高位置落下,使药物手 受到强烈的撞击和研磨从而被粉碎,故 而将这种粉碎机械称为球磨机。
⚫ (3)流能磨(Fluid-energy mills) 流能磨系利用高压流体使药物颗粒 与颗粒之间或颗粒与室壁间相互强 烈碰撞而产生粉碎作用
⚫ 滴制中,胶液、药液的温度、喷头的大小、滴制 速度、冷却液的温度等因素均会影响软胶囊的质 量,应通过实验考查筛选的适宜的工艺技术条件。
软胶囊(胶丸)滴制法生产过程示意
⚫ 1. 压制法
⚫ 压制法是将胶液制成厚薄均匀的胶片, 再将药液置于两个胶片之间,用钢板 模或旋转模压制软胶囊的一种方法,
⚫ 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旋转模压法,旋 转模压法制囊机及模压过程参见图4-5 (模具的形状可为椭圆形、球形或其 它形状)。
⚫ 因此,必须选择适当的包装容器与贮藏 条件。
⚫ 一般应选用密封性能良好的玻璃容器、 透湿系数小的塑料容器和泡罩式包装, 在< 25℃、相对湿度< 60%的干燥阴凉处, 密闭贮藏。
第四节 片 剂
⚫ (一)片剂的概念和特点
⚫ 片剂 (Tablets)是指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 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它是现代药物制 剂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重要剂型之一,其外 观既有圆形的,也有异形的(如:长胶囊 形、三角形等)。
二、散剂的质量要求
⚫ (一)均匀度 ⚫ 取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5cm2,
将其表面压平,在亮处观察,应呈现均 匀色泽,无花纹、色斑。 ⚫ (二)水分 ⚫ 取供试品照水分测定法测定,除另有规 定外,不得超过9.0%。 ⚫ (三)装量差异
(四)吸湿性
⚫ 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大于药物粉末本 身产生的饱和水蒸气压时,固体药物粉 末将吸附水分子,这种现象一般称为吸 湿。
⚫ 为兼顾囊壳的强度和塑性,采用骨、皮混合胶 较为理想
⚫ 为增加韧性与可塑性,一般加入增塑剂 如甘油、山梨醇、CMC-Na、HPC、油 酸酰胺磺酸钠等;
⚫ 为减小流动性、增加胶冻力,可加入增 稠剂琼脂等;
⚫ 对光敏感药物,可加遮光剂二氧化钛 (2%~3%);
⚫ 为美观和便于识别,加食用色素等着色 剂;
⚫ 液态药物pH以2.5~7.5为宜,否则易使明胶水解 或变性,导致泄漏或影响崩解和溶出,可选用磷 酸盐、乳酸盐等缓冲液调整。
⚫ 2.所包药物为混悬液时对胶囊大小的影 响
⚫ 软胶囊剂多为固体药物粉末混悬在油性 或非油性(PEG400等)液体介质中包制 而成为便于成型,一般要求尽可能小一 些。
⚫ 为求得适宜的软胶囊大小,可用“基质 吸附率”(base adsorption)来计算,即 1g固体药物制成(填充软胶囊用)的混 悬液时所需液体基质的克数,可按下式 计算之:基质吸附率=基质重量/固体重 量。
种药粉容易混匀,但若密度差异较大时,应将 密度小(质轻)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再放入 密度大(质重)者,这样可避免密度小者浮于 上面或飞扬,密度大沉于底部而不易混匀。 ⚫ ③组分的吸附性与带电性 ⚫ 因混合摩擦而带电的粉末常阻碍均匀混合,通 常可加少量表面活性剂克服,也有人用润滑剂 作抗静电剂
⚫ ④含液体或易吸湿性的组分 散剂中若含有这类 组分,应在混合前采取相应措施,方能混合均 匀。
⚫ 散剂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 ①粉碎程度大,比表面积大、易于分散、 起效快;
⚫ ②外用覆盖面积大,可以同时发挥保护 和收敛等作用;
⚫ ③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
⚫ ④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 婴幼儿服用。
散剂的制备
⚫ 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 量→质量检查→包装储存
粉碎与过筛
⚫ ②控制生产、贮藏的环境条件,应将生 产以及贮藏环境的相对湿度控制在药物 CRH值以下以防止吸湿;
⚫ ③为选择防湿性辅料提供参考,一般应 选择CRH值大的物料作辅料。
⚫ 非水溶性药物吸湿平衡曲 线 变 化 缓 慢 , 无 特 定 的 CRH 值,
⚫仅 是 药 粉 表 面 吸 附 水 蒸 气 所 致,
⚫ 如图4-1、图4-2,它们分别表示了水溶 性、非水溶性药物(或辅料)的吸湿 平衡曲线。
⚫ 水溶性药物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下, 几乎不吸湿,而当相对湿度增大到一 定值时,吸湿量急剧增加,一般把这 个吸湿量开始急剧增加的相对湿度称 为 临 界 相 对 湿 度 ( Critical relative humidity ,CRH),水溶性药物均有 固定的CRH值
⚫ 空胶囊号数0 1 2 3 4 5 ⚫ 容积(ml)0.75 0.55 0.40 0.30 0.25 0.15
硬胶囊剂的制备工艺
⚫ 1. 物料的处理与填充 ⚫ 若纯药物粉碎至适宜粒度就能满足硬胶囊剂的
填充要求,即可直接填充, ⚫ 但多数药物由于流动性差等方面的原因,均需
加一定的稀释剂、润滑剂等辅料才能形成满足 填充(或临床用药)的要求。 ⚫ 一般可加入蔗糖、乳糖、微晶纤维素、改性淀 粉、二氧化硅、硬脂酸镁、滑石粉、HPC等改 善物料的流动性或避免分层。 ⚫ 也可加入辅料制成颗粒后进行填充
⚫ 从上述片剂的概念中可以明显的看出片剂的特点:
⚫所 以 水 不 溶 性 药 物 组 成 的 混 合物料的吸湿量具有加和性。
第三节 胶 囊 剂
⚫ 胶囊剂(Capsules)系指将药物填装于空心 硬质胶囊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 的固体制剂,
⚫ 构成上述空心硬质胶囊壳或弹性软质胶囊壳 的材料(以下简称囊材)都是明胶、甘油、 水以及其它的药用材料,
二、硬胶囊剂
⚫ 1. 空胶囊的组成
⚫ 明胶是空胶囊的主要成囊材料,是由骨、皮水 解而制得的(由酸水解制得的明胶称为A型明 胶,等电点pH7~9;由碱水解制得的明胶称为 B型明胶,等电点pH4.7~5.2),
⚫ 以骨骼为原料制得的骨明胶,质地坚硬,性脆 且透明度差;
⚫ 以猪皮为原料制得的猪皮明胶,富有可塑性, 透明度很好。
⚫ 但各成分的比例不尽相同,制备方法也不同。
⚫ ① 硬胶囊剂(Hard capsules) 是将一定量的药物 (或药材提取物)及适当的辅料(也可不加辅料) 制成均匀的粉末或颗粒,填装于空心硬胶囊中而制 成。
⚫ ②软胶囊剂(Soft capsules) 是将一定量的药物 (或药材提取物)溶于适当辅料中,再用压制法 (或滴制法)使之密封于球形或橄榄形的软质胶囊 中。
⚫ .如含结晶水(会因研磨放出结晶水引起湿润), 则可用等摩尔无水物代替;
⚫ b.若是吸湿性很强的药物(如胃蛋白酶等), 则可在低于其临界相对湿度条件下,迅速混合, 并密封防潮包装;
⚫ c.若组分因混合引起吸湿,则不应混合,可分 别包装。
⚫ ⑤含可形成低共熔混合物 的组分 将二种或二种以上药
物按一定比例混合时,在室 温条件下,出现的润湿与液 化现象,称做低共熔现象。
三、软胶囊剂
⚫ (一)软胶囊剂的组成与质量控制
⚫ 软胶囊的囊壳是由明胶、增塑剂、水三者所 构成的,其重量比例通常是,干明胶:干增塑 剂:水=1:0.4~0.6:1(常用的增塑剂有甘油、 山梨醇或二者的混合物)。
⚫ 软胶囊的囊壁具有可塑性与弹性是软胶囊剂的 特点,也是该剂型成立的基础
⚫ 由于在软胶囊的制备中以及在放置过程中仅仅 是水分的损失
⚫ ③肠溶胶囊剂(Enteric capsules) 它实际上就是硬 胶囊剂或软胶囊剂中的一种,只是在囊壳中加入了 特殊的药用高分子材料或经特殊处理,
⚫ 所以它在胃液中不溶解,仅在肠液中崩解溶化而释 放出活性成份,达到一种肠溶的效果,故而称为肠 溶胶囊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