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1期下旬刊(总第469期)时 代 金 融Times FinanceNO.1,2012(CumulativetyNO.469)引言进出口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在全球经济日益整体化的发展趋势下,资源分配的优化以及产业全球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方向,这为我国进出口贸易不断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总额有了很大的提高,总额数量上的快速增长,使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大幅提升,已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29727.6亿美元。
商务部报告预计,2011年我国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将达到约3.5万亿美元,增长20%左右。
我国每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GDP 总量的30%左右,不断增长的进出口贸易,提高我国GDP产值,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008年,由次贷危机演变的经济危机,不仅动摇了美国金融市场,而且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掀起惊涛骇浪。
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历经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后,我国进出口贸易在2009年3月份开始出现回升。
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的发展具有两面性,它可以有效地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影响国内经济的稳定。
在贸易总额不断增长的同时,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使进出口贸易面临这一定困境,如果不对其重视并采取解决措施,必将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一、我国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存在问题(一)进出口商品结构根据2009年我国商务部发布的第三季度《我国进出口贸易形势报告》显示,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贸易额同比有所降低。
劳动密集型商品如玩具、服装、纺织品等出口降幅明显低于商品出口总体降幅。
但进口依然是增长的状态。
出口方面,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已经由初级商品为主转变为工业制成品为主。
但在金融危机之后,国际需求整体缩减,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着转变出口模式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进口方面,中国进口的产品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原油及成品油、铁矿砂及其精矿、钢材等工业材料;一类是大豆、棉花等农业产品。
随着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能源、资源、原材料及高科技产品的进口需求仍将持续增长。
(二)进出口贸易总额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29727.6亿美元,贸易顺差为1831亿美元,同比下降了6.4%。
我国贸易顺差占进出口总额的比值在2008年、2009年分别为11.6%和8.9% 而2010年进一步下降到6.2%,说明我国进出口贸易总体状态向积极良性的方向发展。
另外,2010年我国一般贸易项下逆差472.5亿美元,相对2009年增长了9.5倍。
(三)对外贸易地理分布在市场经济影响之下,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尤为迅速,但贸易对象在地理位置分布上呈现不平衡状态。
我国目前的主要贸易伙伴集中在欧盟、美国、韩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同时,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额占的比例很高。
例如2010年,中美与中欧贸易分别达到3853.4美亿元和4338.8亿美元,中日、中韩、内地与香港贸易额分别为3018.5亿美元、2017.7亿美元和2305.8亿美元。
二、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一)人民币汇率由于我国与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和地区在对外贸易上存在很大的贸易顺差,欧美加大力度施压,使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越来越大。
2005年7月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汇率降低,人民币持续升值,意味着出口价格提高,出口优势降低,进口优势增大,贸易随之呈现逆差。
外贸企业主要依靠中国低廉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的优势逐渐减弱,这会逐渐降低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贸易国保护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全球经济呈现衰退状态,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采取限制我国产品的贸易保护措施,产生的贸易纠纷日益剧烈。
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
据有关部门统计显示,我国因遭遇贸易国贸易保护而每年损失至少上百亿美元。
(三)资源条件约束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快速增长与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显得更为突出。
目前我国人均资源量远远低于世界水平,据统计,我国人均矿产水平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石油、煤炭量、和天然气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10、3/5、1/20。
进出口的原材料和能源越来越成为稳定经济和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我国资源短缺现状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解决,因此我国对鼓励资源进出口的相关政策将表现为持续长远的优惠。
三、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对策针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有效促进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健康持续地发展,笔者提出以下相关发展对策:(一)积极扩大国内需求我国对外贸易商品出口的一大特点是对国外市场过度依赖。
贸易国会对中国的出口进行限制。
企业在开拓国外市场的同时,也应重视对国内市场的开发,注重国内需求的发展。
扩大内需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符合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而且降低国民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依赖度,减少对外贸易的动荡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从而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目前我国仍是加工贸易大国,其中又以外资企业为主,其生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刘凯东(厦门国际货柜码头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12)【摘要】自我国改革开放及进入世贸组织以来,经济贸易不断对外开放,进出口贸易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
进出口贸易为我国带来的大量的外汇收入,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然而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复杂,导致我国进出口贸易面临困境。
本文针对当前经济环境,通过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对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未来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 现状 发展对策(下转第150页)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四)建设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效果并不理想,因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规模小,风险分散与补偿制度缺乏。
建议建立以政府出资为主、市场筹资为辅、实行市场化运作的信用担保机构。
一方面,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体现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性;另一方面,坚持市场化运作,是为了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效应,促进信用担保机构良性运转的同时,切实起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而不是演变成支持“关系企业”。
同时,通过政府奖励、财政补助、推动银保沟通合作等方式,调动银行参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建立责任分担制度。
(五)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继续推进适合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多层次直接融资市场体系建设,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一是在继续建设好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市场的同时,进一步鬼法各类产权交易市场,开展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试点,为各类中小企业的产权、股权交易提供服务平台,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
二是稳步扩大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集合债券的发行规模,适当降低发行门槛,推动更多无法达到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市场发行门槛的中小企业依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利用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取得融资。
(六)积极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一是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法律体系。
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清理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体制因素导致的办事效率低,人为地提高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世界银行外国投资咨询服务局、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项目开发中心在调查中发现,针对不动产、动产抵押、有关权利质押,与银行合作的抵押登记分散在15个部门进行,极大提供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二是大力改善信用环境。
不断改进信用环境、企业信用等级的评定和管理办法,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信用等级。
加强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方便快速的查询服务。
建立有效约束和动态管理机制,健全对失信企业和个人的联合惩处机制,增强中小企业信用意识,切实改善我国的信用环境。
(七)规范引导民间资本。
进一步优化民间资本投资的环境,拓宽民进资本投资的领域,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中小金融机构的设立。
在加强有效监管、促进规范经营、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放宽对金融机构的投资股比限制;支持民进资本以投资入股的方式,参与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改制为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鼓励民进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民进资本发起设立信用担保机构和金融中介机构。
参考文献[1]李铭.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财政政策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2]单单.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原因及破解对策[J].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9(09).作者简介:张江滨(1986-),男,中国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研究方向:企业融资。
(责任编辑:刘晶晶)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高新技术和自主品牌。
因此,需要对于出口产品的结构上面进行调整,提高产品的高附加值、提高技术含量在产品及成套设备中的比重,同时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质量以及技术附加值,努力培育和扶持自主品牌的出口产品。
减少高污染、高能耗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加快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步伐。
在进口方面,应使我国进口优势加大,促进行业间相应的结构调整,扩大高效率企业的规模。
(三)分散经营风险,加大对新兴市场进出口的支持力度如果出口市场比较集中,经营风险就会比较集中。
因此,要想在变化莫测的国际市场竟争中脱颖而出,我国就必须努力继续拓宽市场,拓宽贸易空间,尤其是要注重扩大对非洲、拉美、中东等发展中国家以及独联体等这些新兴市场的出口。
降低出口依赖性。
具体措施上,一方面企业要合理分布传统与新兴市场,加强对各类市场调研的强化,努力做好市场多元化与重点市场的统一,另一方面,政府要积极发挥其桥梁作用,积极帮助企业寻找有法办的国际市场。
(四)进一步调整相关政策因为我国对外贸易摩擦和贸易纠纷日益激烈,政府要根据对外贸易发展的现况,熟悉国际贸易的规则,从而制定和调整相关的法规、政策。
控制人民币汇率,加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融资扶持力度。
根据财力情况,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做到及时、足额退税,为出口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贷款贴息、减免税费等优惠,逐步向零税率过渡。
(五)稳定人民币汇率在当前各国经济增长放缓及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严峻形势下,要求人民币升值和承担更大责任的要求会越来越多。
人民币汇率不稳定对我国进出口很不利,因此我国外贸企业应加强人民币汇率的风险意识,并学会运用更多的汇率避险工具来规避和管理市场风险,提高汇率升值而带来的风险的化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