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社交礼仪的收获。
(40’)社交礼仪是一种无声的人际交往语言,它不仅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涵养、教养和素质水平,而且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它是我们个人发展、事业进步的需要,是社会时代的需要,是一门必修课。
作为一个刚刚学习过社交礼仪的大学生,我觉得受益匪浅。
社交礼仪使我懂得了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使我的身心健康.而且使我认识到在人际交往中有很多重要的原则要遵守的。
例如:1.真诚尊重是礼仪的首要原则,只有真诚待人才是尊重他人,只有真诚尊重,方能创造和谐愉快的人际关系,真诚和尊重是相辅相成的。
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真诚的奉献,才有丰硕的收获,只有真诚尊重方能使双方心心相印,友谊地久天长。
2.平等是人与人交往时建立情感的基础,是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诀窍。
平等在交往中,表现为不要骄狂,不要厚此薄彼,更不要傲视一切,目空无人,更不能以貌取人,而是应该处处时时平等谦虚待人,唯有此,才能结交更多的朋友。
适度原则即交往应把握礼仪分寸,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情境而行使相应的礼仪。
3.自信是社交场合中一份很可贵的心理素质。
一个有充分自信心的人,才能在交往中不卑不亢、落落大方,遇到强者不自惭,遇到艰难不气馁,遇到侮辱敢于挺身反击,遇到弱者会伸出援助之手。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我们的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每个人都非常渴望获得真正的友谊进而更多的情感交流.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并在交往中获得友谊,是适应大学生活环境的需要,是发展成"独立"的人的需要,也是我们成功走上社会的需要.事实上,在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渴望友谊和情感交流是大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和知识,帮助我掌握交际技巧,积累交流经验,在交往过程中学会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的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接近,使他们觉得我是熟悉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这样我们之间才能建立起真挚深厚的友情.同时,我感觉社交礼仪本身又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让我们用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去顺利地开启交际活动的大门,让我们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这样,不仅是形成良好社会心理氛围的主要途径,而且对我自己来说,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总之,学习社交礼仪知识使我受益匪浅.2、认识关系的作用和效果。
二、人际关系的因素任何人际关系都离不开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因素:1.认知是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人通过彼此相互感知、识别、理解而建立人际关系。
2.情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调节因素,人际关系在心理上总是以彼此满意或不满意、喜爱或厌恶等情感状态为特征的。
3.行为是人际关系的沟通手段。
在人际在关系中,不论是认知因素还是情感因素,都要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行为是指言语、举止、作风、表情、手势等一切表现个性的外部动作,它是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的沟通手段。
●有人说,人无法离开关系,但搞关系破坏了正常的秩序,这个问题怎么看待?(客观价值、评价标准)我们认为,不能笼统地谈论“关系”,列宁说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现实关系的存在,必然有其社会基础,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关系的客观价值,科学地划分正当与不正当的界线,弄清关系在现今时代的特殊意义,从而正确地认识关系,准确地运用关系,使得个人发展、社会昌盛。
认识关系的客观价值需要四个“承认”:1.承认关系无处不在只要有人存在便有关系存在。
有哪个地方不存在关系的网络,又有哪个人不生活在关系之中,这是无法回避的。
2.承认关系的客观作用和效果亲友之间、同学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由于有这么一层特殊的关系,双方的怀疑就会少一点,沟通就会方便一点,做工作可能就容易一点,办手续可能就简单一点,最起码,说起话来可能就会和气一点。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国务卿奥尔布莱特、国防部长科恩、安全事务助理博杰都创办了公共关系公司(国际咨询公司),其主要的工作就是利用在职时的资源,为各个国家及其首脑人物之间牵线搭桥,收入十分可观。
由于他们和许多国家的领导人都有一些特殊的关系,因此,当其他的国家或领导人希望与这些国家及其领导人进行接融或进行一些贸易往来的时候,只要有他们的推荐和介绍,事情就会顺利得多。
百姓如此,官员如此,外国人如此,中国人更是如此。
可见,关系确实有它的特定的客观作用和客观效果。
3.承认善于处理,协调关系是一种特长同样是办一件事,在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有的人可以办得很好,有的人却根本办不了,同时去一个陌生的环境,大家都素不相识,有的人很快可以打开局面,,有的人却久久开展不了工作;同是去向别人求援,身份相同,有的人可以满载而归,有的人却只能空手而回。
显然,善于处理关系的人容易成功。
善于处理关系的人涉及到其知识、气质、风度、性格和爱好、受教育的程度,涉及他对人的尊重,认知他人的能力、情商等等,只有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并能估摸和掌握别人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的人,才能有善于处理协调关系的可能,那些反应迟钝、不善于理解和体贴别人的人,一般来说是很难具有这种特长的。
4.承认不会处理协调关系是一种弱点由于人们的偏见和历史根源,生活中压抑了善于处理、协调关系的人,赞赏了对处理、协调关系一窍不通的人。
还有一此不善于处理、协调关系的人是不屑于与人搞关系,自高自大,看自己是一朵花,看别人是豆腐渣,缺乏自知之明、以自我为中心、难以处世融群的狂妄之徒。
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市场经济下的竞争压力非同寻常,以致相当一部分人承受不了社会带来的压力,又没有朋友能为之化解,使得一些人犯心理疾病,因而我们要更新观念,承认不会处理协调关系是一种弱点,并能尽快改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四、评价关系的科学标准假如仅仅承认关系的作用和效果,不加区分地鼓励所有形式、所有内容的“搞关系”活动,会造成混乱。
一味提倡搞关系,没有限制条件,社会秩序就将陷入混乱,不正之风必然肆意盛行,不利于社会健康的发展。
因此需要确定关系的科学标准。
1.法律标准以法律衡量关系的正与否,法律作为最高层次的标准是富有权威性的,不管任何形式、任何内容的关系往来,只要触犯了法律,必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纪律标准纪律的规定比法律规定更具体,对象更明确,易于对照、衡量。
例如公务宴请的标准、送礼的价值标准、接受礼品的处理,以及多少钱以上的礼品应当交公等等。
他们的行为一旦违反了纪律的规定,单位及组织就可以予以相应的处理。
3.伦理道德标准现今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发挥着舆论监督的作用。
伦理道德是解决应该与不应该的问题的。
它能对那些貌似正当的行为或关系作出判断,并在一定程度上予以制约。
如对领导曲意奉承、溜须拍马,假公济私、挥霍浪费等等,一旦公之于众,就会受到人们的鄙视、嘲笑和谴责。
3、自我介绍和给他人介绍。
(方式、语言艺术、次序)(一)自我介绍1.自我介绍类型(1)在社交活动中,在欲结识某人却无人引见的情况下,可自己充当自己的介绍人,将自己介绍给对方。
这种自我介绍叫做主动型的自我介绍。
(2)应其他人的要求,将自己某些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一番自我介绍。
这种自我介绍叫被动型的自我介绍。
2.自我介绍的方式(1)应酬式的自我介绍。
(2)工作式的自我介绍。
包括本人姓名、供职的单位以及部门、担负职务或从事的具体工作等三项。
(3)交流式的自我介绍。
大体包括本人的姓名、工作、籍贯、学历、兴趣以及与交往对象的某些熟人的关系等。
(4)礼仪式的自我介绍。
内容包括姓名、单位、职务等项。
(5)问答式的自我介绍。
针对对方提出的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
这种方式适用于应试、应聘和公务交往。
3.掌握自我介绍的语言艺术(1)应镇定、自信而清晰地报出自己的姓名,并善于使用体态语言表达自己的友善、关怀、诚意和愿望。
(2)根据不同的交往目的,注意介绍的繁简。
(3)自我评价要掌握分寸。
(二)为他人做介绍1.在向他人介绍时,首先要了解对方是否有结识的愿望。
最好不要向一位有身份的人介绍他不愿认识的人。
2.注意介绍次序在为他人做介绍时,要遵从“尊者先知”或“先向尊者介绍”的准则进行介绍。
因此,先要确定双方地位的尊卑,然后先介绍位卑者,后介绍位尊者。
这样,可使尊者先了解位卑者的情况。
(1)介绍上下级认识时,先介绍下级,后介绍上级。
(2)介绍长辈与晚辈认识时,应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
(3)介绍年长者与年幼者认识时,应先介绍年幼者,后介绍年长者。
(4)介绍女士与男士认识时,应先介绍男士,再介绍女士。
(5)介绍已婚者与未婚者认识时,应先介绍未婚者,后介绍已婚者。
(6)介绍同事、朋友与家人认识时,应先介绍家人,后介绍同事、朋友。
(7)介绍不宾和主人认识时,应先介绍主人,后介绍来宾。
(8)介绍与会先到者与后来者认识时,应先介绍后来者,后介绍先到者。
(9)介绍本国人和外籍人士认识时,应先把本国人介绍给外籍人士。
4、处理师生、同学、集体之间的关系。
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集体关系等三种。
一、师生关系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与作用,主要体现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方面,而学生对于教师的影响与作用,则主要在尊敬教师、听从教教诲、学而不厌、虚心求教等方面得以体现。
就礼仪规范而论,每一名大学生在具体处理自己的师生关系问题时,一方面要将自己自始自终地摆放在“学”的正确位置上;另一方面则要在尊敬教师、认真学习、听从教诲等几个主要方面对自己从严加以要求。
(一)尊敬教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行动上尊敬教师(站立回答问题、让座、让走在前面)态度上尊敬教师(路遇问候、行注目礼、上课前起立、举手发言、喊报告)(二)认真学习1.专心听讲2.不耻下问3.完成学业4.帮助老师: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主动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准备;教学与科研的具体过程中自觉对老师的工作进行配合;对老师所提出的有关帮助对方的合理要求有求必应;对年老、体弱或者多病的老师加以必要的照顾;在有条件的前提下经常抽时间专程探望自己的恩师,尤其是那些业已退休的教师。
(三)听从教诲为了使自己的学生在学业与人品上有所长进,在学校与生活里,教师对于学生的批评、帮助,是一桩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虚心接受指教耐心听从教导充分理解教师切勿顶撞教师二、同学关系在大学校园里,同学之间朝夕相处、情如家人。
同学间的情谊往往既纯洁,又长久,它通常被视为人类所拥有的最美好的感情之一。
处理好同学关系,珍视同学情谊,将对自己的学习、成长乃至今后的事业、生活具有极大的帮助。
(一)和睦相处以礼待人、真诚友善、谦虚随和、理解宽容(二)团结友爱加强团结、相互帮助、尊重异性(三)遵时守信遵守时间、信守承诺(四)共同进步本人努力进步、鼓励同学进步、大家一起进步三、集体关系(一)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关心集体(参与集体、支持集体、服从集体)热爱集体(维护集体、奉献集体)(二)集体与集体的关系互相学习、彼此帮助、友好协作、公平竞争、共同进步5、怎样修饰个人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