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约车行业分析报告

网约车行业分析报告

网约车行业分析报告
一、定义
网约车是一种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实现乘客与司机之间匹配并提供上车服务的一种新型交通方式。

二、分类特点
网约车可分为以下几类:
1.专车:由专门的司机驾驶固定车辆接送乘客,价格较高,服务品质较好。

2.快车:由非平台指定司机及其车辆接送乘客,服务品质次于专车,价格相对较低。

3.顺风车:由闲置车主提供拼车服务,价格最低,但服务品质较难保证。

其特点主要包括:高效便捷、灵活性强、定价透明、安全可控等。

三、产业链
网约车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汽车生产厂商、服务提供平台、司机与乘客等纵向方向,以及保险公司、金融机构、地面设施等横向方向。

四、发展历程
网约车兴起于2012年左右,最初起源于美国的Uber公司,其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平台,提供突破传统出租车的便捷、低价、安全的出行服务。

随着Kakao和Ola存亡竞争和Uber的全球化,这个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庞大。

2015年,互联网金融盛行,移动互联网和大众创业热潮迅猛发展,国内网约车行业也迅速崛起。

优步、滴滴和神州等企业开始建设自己的线上订单、线下服务地图和物流配送体系。

2016年央视联播连续批评网约车超载、安全问题等,导致网约车行业暂停服务,经过调整,一系列管理细则陆续发布。

2017年,《网络预约出租车和专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发布,此后网约车行业进入规范管理阶段。

五、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
1.《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规定网约车定价应当公开透明,并明确了司机、车辆、运营平台的经营要求。

2.《关于加快推动“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政策文件强调互联网产业要做大做强,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3.《关于加快出租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政策文件强调,出租汽车行业要在创新、升级、整合等方面发力,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六、经济环境
网约车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便捷的出行方式,有助于消费者节省时间和成本。

同时,它也为就业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

七、社会环境
网约车服务提高了城市出行的效率和品质,亦有助于缓解城市拥堵和空气污染,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出租车市场的服务品质和行业管理。

八、技术环境
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普及,为网约车服务提供了完美的基础设施,已经成为网约车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方向。

九、发展驱动因素
1.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便利性和灵活性,打破了传统出租车市场的垄断格局;
2.网约车行业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的优势能够满足消费者
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3.网约车行业线上订单支付和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优惠券
等服务方式可以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4.收购、合作和整合将推动行业产业链关系的最佳化和整合,带来更多的市场机遇。

十、行业现状
目前,中国的网约车市场独霸滴滴,市场占比超过80%。

优步也于2016年退出中国大陆市场。

随着政策的推进,网约车行业市场竞争趋于理性,行业用户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行业发展迎来良性的制度和市场环境。

十一、行业痛点
1.短期停运:网约车公司长期未能完善其安全问题,因此在2018年6月司机杀死乘客事件后,政府暂时停运了滴滴顺风车的服务。

2.司机收入不稳定:网约车公司将车辆灵活的租赁出去,这样司机的收入由此变得不稳定。

3.现金流问题:网约车公司最初是通过获取大量的风险投资资金进行扩展,现多数公司都陷入了资金紧缺的状态。

十二、行业发展建议
1.创新服务模式,获取行业共识,确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完善安全管理和服务质量标准,加强安全风险管控;
3.加强和政府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规范行业发展,增强公共安全和交通秩序。

十三、行业发展趋势前景
未来网约车市场将进一步向智能化、精细化、差异化发展。

保险、金融、汽车、出租车等产业将为网约车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十四、竞争格局
中国网约车市场竞争格局已经越来越清晰,以滴滴为首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在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与传统出租车行业的竞争仍须加强。

十五、代表企业
中国网约车市场的代表性公司包括滴滴、Uber、神州专车、易到用车等。

十六、产业链描述
网约车产业的内部链条主要包括汽车配件制造商、汽车制造商、网约车平台、司机、乘客五个方面。

十七、SWOT分析
1.优势:成本低、服务质量高、便利、提醒系统灵敏、开发方便。

2.劣势:政策不确定、安全管理不足、司机收入不稳定。

3.机会:智能出行的市场机遇,城市服务和就业市场的活跃需求。

4.威胁:大量竞争对手的加入、基础设施条件和道路交通情况的不稳定性。

十八、行业集中度
目前,中国的网约车市场独霸滴滴,市场占比超过80%,行业竞争稍显不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