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人机工程学习题一:名词解释第二章:人体的人机学参数水平面作业范围:人在台面前,在台面上左右运动手臂所形成的轨迹范围。
垂直面作业范围:手臂伸直,以肩关节为轴做上下运动所形成的范围。
坐姿空间作业范围:人坐姿时手脚所能达到的最大范围。
百分位数:工程上常以正态分布的某个百分位a处的人体尺寸数值Xa作为设计用人体尺度的一个界值以控制设计的适应范围,该界值称为百分位数。
方差:描述测量数据在中心位置(均值)上下波动程度差异的值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是指由于抽样的随机性而带来的偶然的代表性误差第三章:人的生理因素及生物力学特征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一次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能被感觉器官感受的刺激强度范围。
视角:确定被观察物尺寸范围的两端光线射入眼球的相交角度。
视力(视敏度):能够辨出视野中空间距离非常小的两个物体的能力。
视距:人在操作系统中正常的观察距离。
视野:当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时所能看到的正前方空间范围。
动视野:当头部固定不动,眼球自由转动时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静视野(注视野):指当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时所能看到的正前方空间范围。
明适应(亮适应):当人从黑暗处到光亮处,有一个对光适应的过程。
暗适应:在黑暗中视觉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
视错觉:人观察外界物体形象和图形所得的印象与实际形状和图形不一致的现象,是视觉的正常现象。
掩蔽效应: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而提高的现象。
听觉(掩蔽)残留:由于人的听阈的复原需要经历一段时间,掩蔽去掉以后,人耳的效应并不立即消除的现象。
听觉的辨别阈限:在某频率下,仍能够听到的该纯音的最小声级的分贝数。
反应时间:人从接收外界刺激到做出反应的时间。
疲劳:当人体内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平衡不能维持,作业能力出现明显下降时叫疲劳。
在人体发生可以概括为失去功能或打乱功能的变化,也就是发生机能变化、物质变化、自觉疲劳和效率变化的现象。
闪光融合值:当闪光频率增大到某一值时,人眼对高于这个频率以上的闪光没有辨识能力感觉它是连续的光源第四章:安全人机功能分配人机功能分配:对人和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恰当地分配给人或机,称为人机功能分配。
宜人分配原则:信息由机器的显示器传递到人,选择适宜的信息通道,避免信息通道过载而失误。
同时,显示器的设计应符合安全人机工程的原则。
比较分配原则:通过人与机器的特性比较,进行客观的和符合逻辑的分配经济分配原则:对某一特定功能.由机器承担时,需要重新设计、生产和制造;由人来承担时,则需要培训、支付费用等剩余分配原则:在功能分配时,首先考虑机器所能承担的系统功能,然后将剩余部分功能分配给人第五章:人机系统的安全设计与评价人机界面:就是人和机在信息交换和功能上接触或互相影响的领域。
包括显示器、控制器以及报警系统等,是将人和机械系统联系为一个整体的纽带。
可靠度:可靠度是可靠性的量化指标,即系统或产品在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机器的可靠性:假设环境因素宜人,对机械设备不造成危害,则研究机的可靠性就转化为主要研究机型设备的可靠性的问题。
初期故障:产品在使用初期,由于材质的缺陷、设计、制造、安装、调整等环节造成的缺陷或检验疏忽等原因存在的固有缺陷陆续暴露出来。
随机故障:发生的故障时随机的,是偶然原因引起应力增加,当应力超过设计规定的额定值时,就可能发生故障。
耗损故障(磨损故障):产品经长期使用后,由于磨损、老化,大部分零件将接近或达到固有寿命期。
眩光:当人的视野中有极强的亮度对比时,由光源直射出或由光滑表面的反射出的刺激或耀眼的强烈光线局部照明:特定视觉工作用的、为照亮某个局部而设计的照明。
照明稳定性:照明的稳定性是指照度保持一定值,不产生波动,光源不产生闪烁频闪效应。
形状编码:对各种不同用途的控制器,设计成不同形状,不仅认得视觉可以识别,有的触觉也能辨别。
大小编码:根据控制器的功能,也可使用大小编码,来区别控制器的功能与用途。
位置编码:利用安装位置的不同来区分控制器,称为位置编码。
符号编码:用符号来区分控制器。
第六章:人因事故分析与预防人的失误:人未能精确地、恰当地、充分地、可接受地完成其所规定的绩效标准范围内的任务。
故障:人因失误或设备失误不能完成预期功能或出现非预期状态。
第七章:安全人机工程的实践与应用容膝空间:设计坐姿工作台时,必须根据脚可达到区在工作台下部布置容膝空间,以保证作业者在作业过程中,腿脚能有方便的姿势。
安全距离:一是防止人体接触及机械部位的间隔,而是使人体免受非触及机械性有害因素影响的间隔。
不知道是哪一章节的:可靠度:指系统设备或元件等在预期的使用周期内和规定的的条件下完成其规定功能的概率视觉疲劳:长时间不恰当用眼之后出现视觉模糊、干涩、流泪、眼眶酸痛的现象,甚至发展为头痛、恶心、眩晕、乏力等全身不适应的综合症。
作业接触空间:人体在规定的位置上进行作业,必须触及的空间。
作业活动空间:人体在作业时进行其他活动时,人体自由活动所需要的范围。
色彩三要素:明度、色调、饱和度色调:不同波长所引起的不同感觉彩度:饱和度,颜色的鲜艳程度,某种颜色含该色量的饱和程度安全防护空间:为了保障人体安全,避免人体与危险源直接接触所需要的空间静态测量:指被测者在确定的静止状态下,如立姿或坐姿,利用人体测量仪器进行的测量。
动态测量:在人体从事某种活动的情况下,对运动着的人体进行的测量。
明度:是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主要是由光线强弱决定的一种视觉经验。
能量代谢:是指通常把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储蓄利用,能量代谢率:是指单位时间所消耗的能量,能量代谢率(RMR)=劳动时总能耗量—安静时能耗量/基础代谢量呼吸商: 一定时间内机体所产出的CO2量与消耗的O2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均值:表示样本的测量数据集中地趋向某一个值光的强度效应:是指光的刺激强度只有达到一定数量才能引起视感觉的特性人机系统:是由人和机两部分形成的集合。
安静代谢量:是人仅为保持身体平衡及安静姿势所消耗的能量基础代谢量:维持生命所必须消耗的基础情况下的能量代谢量感受性:指有机体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有效温度:有效温度是在不同温度、湿度、风速的综合作用下所产生的热感觉指标二、填空题1、人机工程学的分支有_功效___人机工程学和_安全___人机工程学。
2、经验人机工程学时期的三项著名试验是铁锹作业实验____、_砌砖作业实验___、肌肉疲劳试验____。
3、人机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是指_高效___、_安全___、_经济___。
4、人机关系主要体现在_人___和_机器___的关系上。
5、影响人机系统的因素有_人___、_物___、_环境___。
6、人机系统的功能有信息接受、_保存___、处理和决策____和执行功能四种。
7、人机系统按有无反馈控制作用可分为_开环___和_闭环___人机系统两类。
8、人机系统按自动化程度可分为__手动__、_半自动___和_全自动___系统三类。
9、人的视野通常用_角度___表示。
10、划分开环与闭环人机系统的依据是_有无反馈控制作用___。
11、设计中一般以_静___视野为依据。
12、__视觉__觉在人接受的信息中所占比例最大。
13、在听觉阈限范围内的声压级变化范围为0~120____分贝。
14、人体测量的基准面有水平面、矢状面___、冠状面____和眼耳平面。
15、当噪声的声压级超过语音_20~25___分贝时语音全部被掩蔽。
16、大脑Ⅲ级觉醒水平是最佳觉醒状态,其维持时间约_15~30___分钟。
17、若男性身高的第5百分位数为160CM则有_95___%男性身高大于160CM。
18、若女性身高的第95百分位数为170CM则有__5__%女性身高大于等于170CM。
19、影响热环境条件的主要因素有空气湿度____、空气_温度___、__空气速度__和热辐射。
20、有效温度是在不同__温度__、_湿度___、_风速___的综合作用下所产生的热感觉指标。
21、人体的疲劳分为__生理__疲劳和_心理___疲劳。
22、人机工程学是运用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力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知识,使__人__和_机器___相互适应,创造舒适和安全的环境条件,从而提高__功效__的一门科学。
2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人机工程学发展的第二阶段,本学科在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是:重视工业与工程设计中“_人的因素___”。
23、现代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方向是:把_人-机-环境___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究,以创造最适合于人工作的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
24、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人机工程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从安全工程学____的观点出发,为进行系统安全分析和预防伤亡事故和职业病提供人机工程学方面知识的科学体系。
25、具体地说,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任务是为工程技术设计者提供人体合理的理论参数____和要求。
26、研究人机系统中人的各种特性是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研究范围和内容之一,而人机系统中人的特性是指人的生理特性____和_心理特性___。
27、作业方法研究包括作业的姿势,体位、用力、作业顺序,合理的工位器具和工卡量具等的研究,目的是消除不必要的劳动损耗____。
28、人机系统的安全性分析评价,必须贯彻“_安全第一,预防为主___”的方针,而事故的预测预防是实现安全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手段29、人体尺寸测量时,被测者的立姿应使两足大致呈_45度___夹角,体重均匀分布于两足。
30、人体尺寸测量时,被测者的坐姿膝应使左、右大腿大致_平行___,弯屈大致成直角,足平放在地面上,手轻放在大腿上。
31、人体测量基准面的定位是由三个互为垂直的轴(_横轴、竖轴、垂直轴___)来决定的。
32、测量基准面中,通过铅垂轴和纵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_矢状面___。
33、测量基准面中,,通过铅垂轴和横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_冠状面___。
34、通过左、右耳屏点及右眼眶下点的水平面称为_眼耳平面___。
35、静态测量____是指被测者在确定的静止状态下,如立姿或坐姿,利用人体测量仪器进行的测量。
36、_动态测量___是在人体从事某种活动的情况下,对运动着的人体进行测量。
37、在人体测量中所得到的测量值都是离散的_随即变量___,可根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获得所需群体尺寸的统计规律和特征参数。
38、表示样本的测量数据集中地趋向某一个值,该值称为_平均值___。
39、描述测量数据在中心位置(均值)上下波动程度差异的值叫__方差__。
40、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第_5%___、第_50%___、第_95%___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
41、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其中第5百分位数是代表“小____”身材,是指有95%____的人群身材尺寸大于此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