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图版地理七上《众多的人口》word教案

中图版地理七上《众多的人口》word教案

中图版地理七上《众多的人口》word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特点与人口增长;
2.使学生明白得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和谐,与经济增长相适应,明白得我国的人口政策。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相关数字资料和图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差不多国策的明白得。

●教学方法
比较法、小组讨论等。

●教具预备
多媒体展现台。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伙儿都明白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那么,“众多”到底是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讲授新课]
(板书)一、人口数量
请大伙儿看课本第11页第一行,并齐读这一行。

(板书)12.95亿(2000年),占世界1/5,最多
(承转)大伙儿还记得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大约是多少吗?
(活动)大屏幕展现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图,请大伙儿:
1.算一算中国的人口数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人口的多少倍?
2.算一算这四个国家的平均人口密度。

(归纳讲述)中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却超过俄、加、美三国人口总和的两倍,与面积和我国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2倍,是美国人口的4.7倍;与比我国面积大得多的俄罗斯相比,我国人口是俄罗斯的9倍,可见我国是名副事实上的人口大国。

在世界上,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国家就被称为人口大国,而我国的河北、山东、河南等九省的人口就超过5000万,假如全中国人手拉手站成一列,就能围绕地球赤道50圈。

(承转)什么缘故我国的人口数量如此庞大呢?这与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不无关系。

(板书)二、人口的增长速度过快
(活动)阅读P11我国人口增长图,分析以下问题。

1.从公元初到1578年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如何?
2.从公元初到2000年,我国人口有几次人口增长高峰?哪一次增长的更快?什么缘故?
(小组讨论后,代表总结发言,教师归纳总结)自中华大地有人类以来到1578年这漫长的岁月中,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能够说是比较慢的。

大伙儿读图可知,那个时刻段这条增长曲线的坡度专门小。

但到1578年后,这条曲线的坡度开始急剧加大,这说明我国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这确实是我国人口增长的第一次高峰。

到1949年以后,人口曲线能够说呈直线上升,到2000年达12.95亿,这确实是我国人口的第二次增长高峰。

什么缘故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如此之快呢?
要紧是因为解放后,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从而使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而与此同时,人口出生率还保持较高水平,因此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

从70年代末以来,我国开始实施打算生育这一差不多国策,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才开始下降。

到1999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为0.88%,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每年仍新增人口1200万,超过了希腊、比利时、葡萄牙等国家的人口总数。

我们经常说“人多力量大”,人口数量越多越好吗?请大伙儿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也可让两个小组就此问题展开正反两方的辩论)
讨论终止后,各小组选代表陈述观点,其他小组能够补充或反对,教师归纳小结。

(活动)大屏幕展现下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讲述)人是生产者,但同时人也是消费者。

作为生产者的时刻是有限的,而人的一生差不多上消费者,而且要坚持人的生存条件和劳动能力,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的。

正如表中所列内容,我国每年的新增财宝中,专门大一部分被新增人口所消耗,我国所拥有的各种自然资源的总量,专门多都居世界前列,然而按人口平均运算,每人占有的数量就不多了,在世界各国的名次中,也就排在后面了。

人口数量过大,势必给国家、社会、家庭、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增加繁重的负担,势必限制生产的进一步进展和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改善。

人口的增长要同社会经济进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

因此我国将打算生育作为一项差不多国策。

(大屏幕展现投影片明确重点):
人口国策:实行打算生育、操纵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养。

差不多内容: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请大伙儿读P11页课文最后一段及P12图1.10“晚婚5年,100年可少生1代人”,摸索我国实行打算生育政策会带来哪些好处。

(教师归纳小结)实行打算生育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

按1970年的生育水平推算,到1988年底,近30年全国少生2.5亿人,仅抚养费一项就为社会节约3万亿元,同时也使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提高了。

到2000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80%,我国的粗文盲率为6.72%,比1990年下降了9.16个百分点;同时我国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以上程度的人数也由1990年的1422人上升为3611人,增长了154%。

打算生育带来的好处差不多使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成为宽敞人民群众的共识。

(承转)我国不仅人口多、增长快,而且人口分布在不同地区也不平稳。

(板书)三、人口的分布不平稳(东部多西部少)
(活动)大屏幕展现投影片
国家面积(万平方千米)人口(亿)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中国960 12.95
俄罗斯1700 1.5
美国930 2.5
让学生运算我国、俄罗斯、美国、巴西的人口平均密度并比较分析我国人口平均密度情形。

(教师归纳小结)我国人口密度达125人/平方千米,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39人/平方千米)的3倍多。

不仅如此,我国各地区的人口密度还有专门大差异,同学们阅读P14图1.12“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说说哪些省区的人口密度大,哪些省区的人口密度小?
(活动)大屏幕展现投影片:我国人口密度图,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黑河——腾冲一线,观看:
(1)此线东南和西北的人口密度有何不同?
(2)找出成都、上海、武汉、北京的人口密度大约在多少人以上?西部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在多少人以下?
(3)东部和西部的人口、面积各占全国的百分比是多少?
(4)总结一下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师归纳小结)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有些地点可达500~600人/平方千米,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多数地区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千米以下。

人口东部多,西部少。

(活动)学生讨论:
(1)人口东西分布不均的缘故是什么?(从气候、地势、经济进展状况等方面讨论)(2)能否用迁移的方法改变人口分布不均的现状?(从人口分布应与生存环境相适应角度讨论)
学生各抒己见、引发争辩,教师给以鼓舞并小结。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要紧了解了我国的人口数量、人口增长、人口政策和人口分布四方面问题。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尽管近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但净增人口数仍专门庞大,因此打算生育工作仍不得放松,同时应积极进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板书设计]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一、人口数量
12.95亿(2000年),占世界1/5,最多
二、人口的增长速度过快
三、人口的分布不平稳(东部多西部少)
[课后反思]
本节紧接上一节课的内容,要紧说明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口政策及人口分布不平稳。

课堂内引入材料多、数据多,学生需要运算、分析、讨论的活动多,因此要求教师把握好教学节奏,适当引导学生讨论。

另学生讨论人口分布东西不平稳的缘故时,因相关知识未学而有一定难度,教师应灵活处理。

还有本堂课需明白得经历的内容较多,这就要求所有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脑,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注]本教案参考资料:
《八年级地理新课标》(人教版)、《教与学整体设计、地理》(人教版)、《众多人口》(第一课件网)、《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人口(2)》(中考资源网)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