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缆施工规范

光缆施工规范

光缆线路施工要求光缆敷设方式通信光缆的敷设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管道、直埋和架空敷设方式。

一、光缆线路工程实施要求(一)基本要求1、一般要求(1)线路工程实施前应按设计图纸进行复测,重新丈量线路路由长度、人孔井位置。

复测中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导致路由不通或存在危及线路安全隐患的地段,要及时反馈给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并在下达设计变更通知单后再进行调整、实施。

(2)施工前应根据光缆盘长和路由情况进行合理配盘,应尽量按盘号顺序敷设,以减少光纤参数差别所产生的接头本征损耗;光缆单盘标准长度:管道光缆以2km做为配盘基数,架空光缆按3公里配盘,直埋光缆按3公里配盘;靠近局站侧的单盘长度不宜小于500米,严禁使用短段光缆。

(3)光缆敷设安装的最小曲率半径应符合下表的要求:波纹管和钢管管孔内应穿放子管道,其子管道总外径不应超过原管孔内径的85%,子管道内径不宜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

(5)光缆引上部分均采用Φ80mm钢管保护,钢管内穿放2根子管,子管规格为Φ28/32mm聚乙烯塑料管。

钢管下部延伸至人(手)孔内或地下,钢管上方管口以及子管管口应作堵塞处理。

(6)光缆线路在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光缆必要的预留长度,主要包括光缆接头处的预留长度、光缆弯曲增加长度、局站内预留长度等。

光缆的预留长度要严格按照下表要求实施,对特殊地段可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光缆预留长度表XX局为A端,XX中继站为B端。

(二)架空光缆线路安装要求1、杆路建筑安装要求(1)电杆的规格及选用架空杆路全程采用油木电杆,电杆稍径φ14-20厘米。

杆路建筑标准杆高为8米,标准杆距为50米,超过65米按长杆档处理。

光缆距地面的高度达不到要求时,可采取增加电杆高度的方式,当电杆高度为12米以下时(不含12米)采用单接杆方式,当电杆高度为12米以上时采用品接杆方式。

接杆时电杆锯出断面及刨平面需用沥青作防腐处理,接杆下节杆稍径不得小于上节杆稍径,单接杆时下节杆稍径不小于上节杆根径的四分之三。

具体规格程式按设计图纸规定标准实施。

单接杆在直线路上应装在顺线路方向,在经受定向风力的地区应装在背风的一侧,角杆应装在拉线的反侧,跨越杆应装在长杆档的一侧,坡度变更杆应装在下坡的一侧,分线杆应装在拉线的反侧。

(2)电杆埋深根据线路负荷以及对当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情况的勘察,设计中杆路部分的电杆埋深为1.5米,对不同杆高、土壤等情况电杆埋深应符合下表的要求:木电杆洞深表单位(m)架空杆路通常安装的拉线主要有角杆拉线、顶头拉线、双方拉线、三方拉线和四方拉线等,各种拉线的设置和拉线程式要求如下:①拉线的“距高比”(拉距/电杆出土高度)一般为1:1,对于特殊环境、地势受限时,其距高比不应小于1:0.75。

角杆外侧无法做拉线时,可改做撑杆,撑杆的距高比一般取1:0.6,最小不应小于1:0.5。

②15米以下角深采用单条角杆拉线,15米以上角深采用八字拉线。

③为加固杆路强度直线杆每隔8档设置抗风拉线一处,每隔16档设置防凌拉线一处,当杆路遇到有角杆拉线时,可视作为抗风拉线。

④终端拉线、角杆、防凌拉线上把安装于吊线上方30cm,抗风拉线上把安装于吊线下方10cm处。

原有杆路架设拉线的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⑤拉线上把采用柱形绝缘子进行连接,并符合下表的要求:拉线上把另缠法规格表( 单位:mm)⑥拉线中把与地锚的连接处安装拉线衬环,并采用3.0镀锌铁线另缠方法捆扎,并符合表6.3-3的要求:表6.3-3拉线中把另缠法规格表( 单位:mm)⑦拉线地锚拉线地锚的选用及埋深符合下表要求:表拉线地锚、水泥拉线盘及地锚坑横木的选用(7)架空吊线安装①杆路上安装一条吊线时,应安装在杆路前进方向车行道的反侧或建筑物一侧,应始终保持一侧通行。

木杆上安装吊线采用镀锌有头穿钉和三眼单槽夹板紧固,架空吊线安装在现有吊线光缆的另外一侧,需更换为镀锌有头穿钉与三眼单槽夹板紧固。

②在同一杆路同侧架设两层吊线时,两吊线间距为400mm。

③当杆距小于120米时,架空吊线选用7/2.2镀锌钢绞线;杆距大于120米的均为飞线杆距,架空吊线选用正辅吊线跨越装置。

其中:杆距120-250米时,正吊线采用7/2.2镀锌钢绞线,副吊线采用7/2.6镀锌钢绞线,正吊线终结安装。

杆距大于250米时,正吊线采用7/2.6镀锌钢绞线,副吊线采用7/3.0镀锌钢绞线,正吊线终结安装。

④杆路长杆档临杆做辅助终结,在防凌杆上做泄力终结。

杆路角深在10-15米的外角杆采用同吊线程式的辅助装置,角深在5-10米的角杆采用4.0铁线辅助装置。

⑤吊线坡度变更超过杆距的10%时,电杆上的吊线做俯仰角装置。

⑥吊线接续及终端均采用柱形绝缘子进行连接,要求新设的吊线在每一档内只能有一个接头,吊线交越道口、铁路、河口及超过80米的杆档内不应有接头。

(8)交越电力线防护要求通信线路与电力网交越时需选用绝缘钢绞线防护。

(9)避雷线安装①终端杆、引入杆、分歧杆、跨越强电线路两侧的电杆安装延伸式避雷线。

②角杆、终端杆、防风杆、防凌杆安装拉线式地线。

(10)号杆架空杆路电杆编号标志要清晰,从光缆A端开始向B端依次编序杆号。

杆号牌应安装在面向杆路所沿的道路一侧,杆号牌下边缘应距地面不低于2.5米。

(11)架空杆路与其他建筑物的最小净距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行敷设时,若间距不能满足以上要求,可以杆路共享或改用其他方式敷设光缆线路,并满足隔距要求。

2、架空光缆安装要求(1)架空光缆可用于轻、中负荷区和地形起伏不很大的地区。

超重负荷区、冬季气温低于-30゜C、大跨距数量较多、沙暴和大风危害严重地区不宜采用。

(2)牵引光缆时,无论机械牵引还是人工牵引,要求牵引力不得大于光缆允许的最大拉力,一般最大牵引速度为15米/分。

牵引时要求缓和均匀,保持恒定,不能突然起动,猛拉紧拽。

架空光缆布放均应通过滑轮牵引,敷设过程中不允许出现过度弯曲或光缆外护套损伤等现象。

(3)架空光缆每1-3根电杆上作一处伸缩预留,伸缩弯在电杆两侧的挂钩(用扎带或皮线捆扎)间下垂200mm,并套上400mm长的聚乙烯管保护,聚乙烯管两端与光缆采用胶带缠扎封堵。

(4)新增吊线架挂光缆,光缆挂钩选用25mm规格。

(5)光缆挂钩间距为500mm,允许偏差±30mm;在电杆两侧的第一个挂钩距吊线夹板250mm,允许偏差±20mm;挂钩在吊线上的搭扣方向应一致,挂钩拖板安装整齐。

(6)引上光缆采用φ28/32mm聚乙烯塑料套管保护,并将套管延伸至吊线距电杆1米处,使用皮线绑扎固定。

(7)架空光缆在各种情况下架设的高度,应不低于下表的规定:于下表的规定。

1.供电线为被覆线时,光(电)缆也可以在供电线上方交越。

2.光(电)缆必须在上方交越时,跨越档两侧电杆及吊线安装应做加强保护装置。

3.通信线应架设在电力线路的下方位置,应架设在电车滑接线的上方位置。

(9)光缆接头盒可以安装在吊线或者电杆上,并固定牢靠。

(10)光缆应尽量绕避可能遭到撞击的地段,确定无法绕避时应在可能撞击点采用纵剖硬质塑料管等保护。

引上光缆应采用钢管保护。

光缆与架空电力线路交越时,应对交越处作绝缘处理。

(11)光缆在不可避免跨越或临近有火险隐患的各类设施时,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三)管道光缆的施工要求1、管道施工技术要求1)、一般要求管道施工前应按规定程序办理路由手续,以保证路由的合理合法及安全稳定性。

施工时应认真进行复测,复测中对因外界环境变化导致障碍的地段,在征得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认可后进行调整或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

2)、挖掘沟(坑)要求(1)通信管道施工时,遇到不稳定土壤或有腐蚀土壤时,施工单位应及时提出,待有关单位提出处理意见后方可施工。

(2)管道施工开挖时,遇到地下已有其它管线平行或垂直及距离小于通信管道设计规范要求或危机其它设施安全时,应向建设单位反映,在未取得建设单位和产权单位同意时,不得继续施工。

(3)挖掘沟(坑)如发现埋藏物,特别是文物、古墓等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并负责保护现场,与有关部门联系,在未得到妥善解决之前,施工单位等严禁在该地段内继续施工或有损于保护现场的工作。

(4)施工时遇下列地段应支撑护土板a.横穿车行道的管道沟;b.沟(坑)的土壤是松软的回填土、瓦砾、砂土、级配砂石层等;c.沟(坑)土质松软且深度地与地下水位高的;d.施工现场条件所限采用放坡法施工而需要支撑护土板的地段,或与其他管线平行较长且距离较小的地段等。

(5)挖沟(坑)接近设计的底部高程时,应避免挖掘过深破坏土壤结构,如挖深超过设计标高100mm应填铺灰土或级配砂石并应夯实。

(6)通信管道施工现场堆土,应符合下列要求:a.开凿的路面及挖出的石块等应与泥土分别堆置;b.堆土不应紧靠碎砖或土坯墙,并应留有行人通道;c.城镇内的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5m;d.堆置土不应压埋消火栓、闸门、电缆(光缆)线路标石以及热力、煤气、雨(污)水等管线的检查井,雨水口及测量标志等设施;e.土堆的坡脚边应距沟(坑)边40cm以上。

f.土堆的范围应符合市政、市容、公安等部门的要求。

(7)挖掘通信管道沟(坑)时,严禁在有积水的情况下作业,必须将水排放后进行挖掘工作。

(8)室外最低气温在零下5摄氏度时,对所挖的沟(坑)底部,应采取有效的防冻措施。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教育触电事故产生的原因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有三种类型的伤害,即电击、电伤和电磁场生理伤害。

电击——通过人体内部、破坏心脏、肺部及神经系统的工作。

电伤——主要是间接或直接电弧烧伤、烫伤。

电磁场生理伤——使人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症状。

二、电弧焊发生直接电击事故的主要原因1、操作者在更换焊条时,其手或身体某部位接触到焊条、焊钳口的裸露部分,操作者的脚和身体其他部位无绝缘保护,从而造成触电事故。

2、在接线或调电流时,操作者手或身体某个部位接触到接线柱等带电部位。

3、操作者在登高作业或靠近高压线作业时,没采取防护措施。

焊接时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一、焊机电缆或焊机本身的绝缘破坏,发生短路而产生火灾二、熔渣的颗粒及飞溅的火花,引起焊接处附近的易燃物及可燃气体而产生火灾。

三、焊接未清洗的油罐、油桶、在有易燃气体的室内焊接,也会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

四、焊接的安全措施(焊接操作工的十不焊原则)1、不是焊工不能焊(无证焊工不能单独操作)。

2、重点要害部门及重要场地未经消防部门、安全部门批准,未办理三级审批手续不能焊。

3、不了解焊、割地点及周围情况不能焊。

4、不了解焊、割件内部是否有易燃、易爆的危险不能焊。

5、盛放过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的容器,未经彻底清洗不能焊。

6、用可燃材料做保护层、隔音、隔热的部位未采取安全措施的不能焊。

7、有压力或密闭的导管、容器不能焊。

8、在禁火区,未经消防、安全部门批准不能施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