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管桩试桩总结一、工程概况由于本路段属于冲湖积亚区,所以大部分地段为软土地基。
表层为冲湖积粘土、亚粘土,厚度0.8~7.0m,软~硬塑;其下软土层——淤泥质亚粘土、粘土,流塑,多呈层状,夹薄层亚砂土,含腐植质及少量贝壳碎片,局部为淤泥,顶板埋深1.0~15m,层厚0.8~22.3m.含水量33%~42%左右,孔隙比1.0~1.15,压缩系数为0.4~0.8Mpa-1,该层软土高含水量,高压缩性,物理力学性质差,为本工程主要地基压缩层,易变形和失稳,局部缺失;以下一般为性质较好的硬土层,为结构物的主要持力层,对路基影响较小。
根据图纸设计,预应力管桩用于桥头、箱通软土路基的加固。
管桩直径40cm,壁厚60mm,砼强度C60。
二、预应力管桩试桩的目的1、正式施工以前,应进行试桩,以检验各种资源的数量、性能和组合,并积累正式施工时的各项操作指标。
2、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详细的施工纪录,以便于分析和总结施工过程,评价资源配置是否满足进度和质量等的管理要求,评价拟定的施工方案是否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3、确定适宜的日工作量。
4、验证管理体系运作和信息交流的可行性。
5、检验拟定的试验、测量等控制方三、预应力管桩试桩位的选择根据现场工作面展开的实际情况,选择K65+545~K65+598段的L1J-17号桩。
四、资源配备情况 1)、人员配置情况人员配备情况见下表2)、材料配备情况材料配备情况见下表预应力管桩向管桩厂订购,进场验收及存放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a预应力管桩出场前应进行检验,出场时应具备出场合格检验记录,否则,不予进场;b预应力管桩的允许偏差见下表:预应力管桩的制作质量除满足上表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应力管桩本身不应当有裂缝;2、预应力管桩表面应无蜂窝、麻面。
若因特殊情况出现表面蜂窝时,蜂窝深度不得超过5mm,每面蜂窝面积不得超过该面总面积的0.5%:3、有棱角的桩,棱角碰损深度应在5mm以内且每10m长的边棱角上只有一处破损,在一根桩上边棱破损总长度不得大于500mm;c、构件移运及堆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构件的移运时砼的强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2、构件移运时的吊点位置应按设计规定,构件的吊环应顺直,吊绳与起吊构件的交角小于60?时,应设置吊架或扁担,尽可能使吊环垂直受力;3、构件移运和堆放的支承位置应与吊点位置一致,并应支承牢固,避免损伤构件。
在顶起各种构件时应随时置好保险垛。
4、使用平板拖车或超长拖车运输大型构件时,车长应能满足支承间的距离要求,支点处应设活动转盘以免搓伤构件混凝土。
运输道路应平整,如有坑洼而高低不平时,应事先修理平整。
5、堆放构件的场地应整平夯实;6、构件堆垛时,应放置在垫木上,吊环向上,标志向外,砼养护期未潢的,应继续洒水养护。
7、水平分层堆放时,其堆垛高度高应按构件强度、地面承载力、垫木强度以及堆垛的稳定性而定,承重大构件一般以2层为宜,不应超过3层;小型构件一般不多于6~10层,层与层之间应以垫木隔开,各层垫木的位置应在吊点处,上下层垫木必须在一条竖直线上。
8、雨季和春季融冻期间,必须注意防止因地面软化下沉而造成构件断裂及损坏。
柴油从市场采购,并由商家定时送至工地,供桩机上使用。
3)、机械设备配置情况根据设计的桩长、桩径、承载力和工程地质资料提供的地层特征,结合以往的施工情况,拟选择4.0型柴油爆发锤桩机施工。
为了保证工期,开始先进4台桩机,然后视施工进展情况,决定是否再增加桩机。
机械设备配置情况见下表44)、内外业准备在工程开工前负责施工的工程人员要进行充分的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如内业人员要进行施工图纸的研读,施工方案的编写,技术交底,施工填写和通用表格的准备;外业人员要进行现场协调,桩位的确定,材料部门准备材料的进场等。
五、预应力管桩的施工工艺六、施工方案桩。
本次试桩选择在K65+560~K65+598地段的L1J-17#一)试桩前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具体内容有如下几点:1、场地平整施工前,路基队应按设计标高要求将场地修筑整平,满足施工要求。
2、打桩前已布置测量控制网、水准基点,并按桩位的平面布置图放出试桩的桩位。
放出桩位后经自检及监理复核,桩位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3、机具安装调试在测量放线的同时,便组织打桩机、发电机等机械设备进场,然后根据施工顺序的安排,在确定先打桩的位置附近安装机具,桩架安装就位后应垂直平稳,打桩前,应用经纬仪和线垂对打桩机进行垂直度调整,使导杆垂直。
每根桩打桩期间都需进行校核检查,随时保持导杆的垂直度。
二)打桩打桩过程记录:L1J号桩位桩孔深19m,采用11m和8m两节管桩对节。
上午10:00桩机移至L1J号桩位(桩位布置图见附图)起吊第一节11米长的管桩,(起吊管桩位置在桩顶向下2m处),然后把吊起的管桩插入L1J17号桩。
用经纬仪调整管桩的垂直度,垂直偏差4cm。
10:09分开始起锤施打。
根据地质情况:0.3~-12.6m 为亚粘土,第一锤打下1.2m,第二米锤击数为1击,第三米锤击数为2击,第四米锤击数为1击,第五米锤击数为2击,第六米锤击数为2击,第七米锤击数为2击,第八米锤击数为2击,第九米锤击数为3击,第十一米锤击数为3击并在桩顶离地面50cm处停锤。
在起吊第二节桩时,为确保上下段的中心偏差不大于5mm,在第一节桩上焊好两块靠铁,对好桩用经纬仪调整桩的垂直度再开始焊接。
(垂直度偏差为2cm)。
焊接先在管桩根部焊透并清除焊渣,然后在对接处焊满并清除焊渣(焊缝高度为1~2mm)并焊缝自然冷却后,请监理检查验收合格后开始起锤施打第二节管桩。
(-12.6~-20.5为淤泥质亚粘土)第二米锤击数为3击,第十三米锤击数为3击,第十四米锤击数为4击,第十五米处锤击数为5击,第十六米锤击数为4击,第十七米锤击数为4击,第十八米锤击数为7击,第十九米锤击数为20击并离地面20cm处停锤(总锤击数为72击)把送桩器放在桩顶后开始送桩,送桩至自然地平以下35cm停锤。
七、结论1、开工前制定的施工技术方案是可行的,无明显考虑不周的地方,但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完善。
2、插桩就位位置及垂直度是保证沉桩精度的关键。
插桩方法如下:按桩位布置地桩,用小木桩或竹桩插入桩位中心,就位时将桩尖对准地桩。
吊桩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防止打桩机倾斜,钢丝绳从桩上脱落或破断,桩和打桩机导管碰撞及其他人身事故的发生。
插桩后,应调正桩锤、桩帽、桩垫及打桩机导杆,使之与打入方向成一直线,可使经纬仪测定垂直度,经纬仪应设置在不受打桩机移动及打桩作业影响的位置,并经常与打桩机导杆成直角的移动。
3、第一根桩在桩锤自重作用下即可压入土中,即使施打,也可能经常发生不跳锤,总锤击数很少,因此,在确认桩的中心位置及垂直度无误后,缓缓将锤放上桩顶,直到桩自沉到某一深度不动为止。
在桩的垂直度得到正确调整后,即可正常施打。
打桩初期如桩发生偏斜,可将桩拉起修正或拔起再重打,重打时,可能仍会向原打入方向偏斜,此时可使用坚固的导材按所定方向导正。
接桩时,下节桩的地面预留高度 4、接桩采用电焊焊接,焊条采用4300-4313一般为50-80厘米,上下段桩的中心偏差不宜大于5mm,上下端板应除污、除锈,端口出现金属光泽,方可焊接。
焊接应分层、对称、均匀、连接施焊,根部必须焊透,焊接道数不得小于二道,每道焊接接头应超前引弧,注意焊接的始端和终端的焊口处理,表面加强焊缝高度宜为1-2mm,力求平滑。
焊接后应进行外观检查,焊缝不得有凹痕,咬边、裂缝,夹渣等表面缺陷,发现缺陷时应返修,但同一焊缝返修次数不得超过二次。
接桩时应使上下桩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其错开量和间隙应保证在允许误差内。
焊接结束后应自然冷却2分钟后方能施打5、施打的每一根桩中心要准确对准桩位,以尽量避免施工误差;6、桩身须垂直打下,为此,施工前桩机施工人员要用经纬仪从互成90?的两个方向检查桩身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7、桩帽与桩型相匹配,桩帽与桩顶周边的间隙控制在5~10mm,桩顶与桩帽之间应加垫层,以保护桩顶不被打坏;8、根据本标段路基地层垂直分布上的特征,地下不深处便是软土层-----淤泥质亚粘土层。
当桩机临近从亚粘土层进入淤泥质土层时,柴油爆发锤的油门不宜开的太大,以重锤轻打为好;当桩尖进入该层后,桩身下沉速度会加快,桩机操作人员应谨慎操作,以确保桩身在施打的过程中不发生歪斜;9、接桩要注意上下节对齐,其上下节桩的中心偏差不大于5mm,节点的弯曲矢高不大于L/1000(L为桩长),且不大于20mm。
为加快上下节桩对位准确,应设置导向箍找正。
如桩节间间隙过大,可用铁片填实焊牢,要求接合面间的间隙不大于2mm;焊接接头时应先沿桩周对称焊几个点,固定住上下节桩接头,然后再沿桩周挨着焊。
注意不要在一个局部位置焊的时间太久,应换着地方焊,以免烧坏接头处钢箍内的砼。
直到桩接头一圈凹形槽焊平止;10、桩顶标高要严格控制,应置水准仪观测,为下道工序施工桩帽提供条件;11、注意在桥头路段2桩长的递减数值;13、认真做好打桩记录,边打桩边记录,不得事后补记;14、桩帽的施工,待一块场地的管桩施工结束并请监理检查验收合格后,再组织钢筋工、模板工和砼工进场施工。
15、桥台部位应注意留出灌注桩的位置,即适当改动与灌注桩有冲突的管桩位。
中国路桥(集团)总公司杭浦高速公路工程第10合同段2005年4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