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大作业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大作业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大作业一、作业要求1.选择典型的事务处理小系统,例如:商品销售、成绩管理、库存控制、人事档案、图书借阅等,独立完成该系统的分析。

系统功能至少应包括数据的输入、输出、查询、修改等,还可以根据实际问题增加统计、分类、报表等功能。

2.提交一份报告,内容包括:①题目②系统背景及其说明③业务流程介绍及业务流程图。

④新系统数据流程(假定原系统的业务流程不变)。

⑤数据字典(重点是将数据流和处理过程描述清楚)。

⑥子功能模块的划分(可以用功能树描述)。

⑦工作小结,个人的认识与体会。

3.作业是工程文件,要求整洁规范,要有封面、目录、页码、页眉页脚。

二、进度安排:2013年1月5日前提交。

三、格式基本要求报告封面格式见附件格式,正文格式参见《楚雄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论文文本格式要求》,其中中英文摘要可省略,主要格式要求如下:1.纸型:A4纸。

2.边距:上3cm,下3cm,左2.5cm、右2.5cm。

3.页眉:2.5cm,页脚:2.5cm,左侧装订。

4.页码:正文起始(封面不排),从1开始,页脚居中。

5.字体:正文全部宋体、小四。

6.行距:多倍行距:1.25,段前、段后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附件:XXXX系统的分析报告姓名: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完成日期:_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楚雄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论文文本格式要求(补充)--------书写及打印要求1.1 总体要求论文(设计)要求统一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统一采用A4页面(210×297㎜)复印纸打印。

其中上边距25㎜、下边距25㎜、左边距25㎜、右边距25㎜、页眉15㎜、页脚15㎜。

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固定行距20磅。

页眉内容统一为“楚雄师范学院本科论文(设计)”,采用宋体小五号字居右排写。

页码在下边线下居中放置,用小五号字体。

目录、摘要、关键词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Ⅰ、Ⅱ……)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编排。

论文(设计)错漏按正式出版物要求不能大于万分之一。

论文(设计)的装帧必须统一规格,力求做到美观大方。

1.2 目录要求目录应包括论文(设计)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含摘要与关键词(中、外文)、正文、节题目(理科类要求编写到第3级标题,文、经、管科类可视需要进行,编写到2~3级标题)、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

目录题头用四号黑体(加粗)居中排写,隔行书写目录内容。

目录中各章节题序及标题用五号宋体。

(目录示例见附录1)1.3 题目要求主标题用三号黑体(加粗)居中排写,副标题用五号黑体(不加粗)居中排写。

1.4 摘要与关键词要求中、外文摘要与关键词单独成页置于目录后,编排时中文在前,外文在后。

摘要、关键词题头均用小四号黑体(加粗)居右空两格排写,内容文字部分中文用五号宋体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关键词各词条间用分号“;”隔开。

(示例见附录2)1.5 正文要求1.5.1 章节及各章标题章节标题应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使用标点符号。

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如果必须采用,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1.5.2 层次层次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以少为宜。

层次代号格式要求参照表2-1。

表2-1 论文(设计)层次代号及说明正文书写格式见(附录3)1.5.3 引用文献的标注采用文末注方式注明所引用的文献,即正文中在引用的地方标号(一般以出现的先后次序编号,编号以方括号括起,放在右上角,如[1],[3~5]),标注的编号与参考文献处所列的编号一致。

1.6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在论文(设计)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引用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符合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序号从左顶格起,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要求与正文中出现的序号一致,每条文献结束时均用“.”号。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示例如下:a.期刊[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期号:起止页码.例:[1]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b.专著[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3]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c.论文集[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6]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C].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d.学位论文[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例:[7]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e.报告[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例:[9]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f.专利文献[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例:[10]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g.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1]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h.报纸文章[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13]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i.电子文献[序号]主要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例:[21]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EB/OL]/pub/wml.txt/9808 10-2.html,1998-08-16/1998-10-04.1.7 公式原则上居中书写,若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顶格书写,公式仍居中写,公式末不加标点。

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并在公式后靠页面右边线标注,如第1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

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公式用公式编辑器编辑。

公式较长时在等号“=”或运算符号“+、-、×、÷”处转行,转行时运算符号书写于转行式前,不重复书写。

公式中第一次出现的物理量应给予注释,注释的转行应与破折号“——”后第一个字对齐,格式见下例:式中f M 一试样断裂前的最大钮矩(N ,m);f θ一试样断裂时的单位长度上的相对扭;转角dld f ϕθ=,(rad /mm) 公式中应注意分数线的长短(主、副分线严格区分),长分线与等号对齐,如:212131)(2n n n n n n x -++=π1.8 插表表格一般采取三线制,不加左、右边线,上、下底为粗实线(1磅),中间为细实线(0.75磅)。

比较复杂的表格,可适当增加横线和竖线。

表序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插表序号为“表1-1”。

表序与表名置于表的上方,居中排列,用黑体五号字。

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应简明扼要,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

表格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

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书写清楚,数字如有空缺,在相应格内填“—”符号。

例:1.9 插图插图应符合相应专业标准,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技术内容正确。

1.9.1 图题及图中说明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

图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图为“图1-1”。

图题置于图下,图注或其它说明文字置于图与图题之间。

图名与图号之间空一格,用黑体五号字。

例: 基本滤波单元的阶数k 2481632641282560.160.310.330.634.810.661.259.63 1.312.519.25 2.63538.50DA 自适应滤波器的阶数K 表4-2 FPGA 中存储器的占用表2.41图1-1 XX坐标1.9.2 插图编排插图应该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于两页,如果该页空白位置不够,可将图移到次页最前面。

1.9.3 照片图论文(设计)中照片图均应是原版照片粘贴,不得采用复印方式。

所用照片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清晰整洁、反差适中。

对显微类照片必须注明放大倍数。

2.0 附录附录序号采用“附录1”、“附录2”或“附录一”、“附录二”等,用五号黑体字左起顶格排写,其后不加标点符号,空一行书写附录内容,内容用五号宋体。

附录1 目录示例目录(4号黑体居中,加粗)(空一行)摘要(5号宋体,加粗) (Ⅰ)关键词(5号宋体,加粗) (Ⅰ)Abstract(5号宋体,加粗) (Ⅱ)Keywords(5号宋体,加粗) (Ⅱ)前言(5号宋体) (1)1.材料与方法 (3)1.1材料 (3)1.2方法 (3)1.2.1育性的观察 (3)1.2.2有丝分裂计数 (3)1.2.3减数分裂观察 (3)1.2.4统计方法 (3)2.结果与分析 (3)2.1花色和育性 (3)2.2有丝分裂计数 (4)2.2.1染色体数分布及两代间变化 (4)2.2.2植株类型及两代间变化 (5)2.2.3F代不育群体与可育群体的染色体数目变异的比较 (5)52.3减数分裂的初步观察 (6)3.讨论 (6)3.1关于萝卜与甘蓝远缘杂种雄性不育的思考 (6)3.2关于萝卜与甘蓝远缘杂种稳定方向的思考 (7)3.2.1向偶数染色体方向稳定 (7)3.2.2向异源双二倍体方向稳定 (7)3.3关于杂种育性水平逐代提高的可能原因 (7)参考文献 (8)附录 (8)致谢 (10)附录2 摘要及关键词示例(中、英文)萝卜与甘蓝属间杂种后代的细胞学观察(3号黑体居中)(空一行)摘要(小4号黑体加粗,居右空两格):以萝卜甘蓝属间杂种后代为材料,代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变研究其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变异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F5异范围为18至38,其中以36最多,占27.05%,主要集中于38,37,36和34;F代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变异范围明显减小,在30至38之间,其中以36最多,6代群体中,2n=36的植株最多,占40.8%,占41.86%,主要集中于37、36和35。

F5其次是2n=38的植株,占29.6%;F代群体中,也是2n=36的植株最多,占651.9%,……(5号宋体,单倍行距)(空一行)关键词(小4号黑体加粗,居右空两格):萝卜;甘蓝;属间杂种后代;细胞学;育性(5号宋体)(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另起一页)Cytological study on the intergeneric hybrid progenies between Raphanus sativus and Brassica oleracea〔3号Times New Roman居中,单倍行距〕(空一行)Abstract(小4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居右空两格):The intergeneric hybrid progenies of Raphanus sativus Brassica oleracea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and the variation of chromosome numbers of ovary cells were studied.generation, chromosome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In the plants of the F5numbers ranged from 18 to 38,and the cells with 36 chromosomes were the most frequent (27.05%). Most of the cells were those with chromosome numbers 38,37,36 and 34. In the plants of the Fgeneration, the range6of chromosome number decreased evidently, which was from 30 to 38. The cells with 36 chromosomes were the highest (41.86%). Most of the cellswere those with chromosome numbers 37,36 and 35. In the Fgeneration,5the plants with 2n=36 as the highest chromosome number were the most frequent (40.7%), and those with 2n=38 were the second (29.6%). In the generation, the plants with 2n=36 as the highest chromosome number were F6again the highest (51.9%)……(5号Times New Roman,单倍行距)(空一行)Key words(小4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居右空两格):Raphanus sativus;Brassica oleracea;intergeneric hybrids;cytology;fertility(5号Times New Roman)附录3 论文(设计)格式示例题目(三号黑体加粗,居中)第1章标题(小4号黑体加粗,居中,上下间距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5号宋体,单倍行距)1.1××××××(正文2级标题,小4号黑体加粗)×××××××××××××××…………(5号宋体)1.1.1 ××××(正文3级标题,5号黑体)××××××××××××××××××××××××××××××××××××××××………(5号宋体)第2章标题(要求同上)………(空一行)参考文献(小4号黑体居右,加粗)[1] ××××××××××××(5号宋体)[2] ×××××××××××××××××××××××××××××××××××××××××××××××××[3]××××××××××××××××××××××…………附录:(另起一页,小4号黑体,加粗,顶格)致谢(4号黑体居中,加粗)××××××××××××××××××………(5号宋体,单倍行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