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政治期末试卷带答案

初二政治期末试卷带答案

初二政治期末试卷带答案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法国思想家蒙田说:“皇帝和鞋匠的灵魂都是用同样的模型铸造的。

”这句话揭示了( )A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天赋相同B .人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C .人格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不平等的D .人与人之间有差异,就有尊卑等级2.在这个世界上,父爱和母爱是无私的爱、永恒的爱,是无微不至的爱、不求回报的爱。

面对这种爱,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与父母和平相处,对父母言听计从 ②学会尊重、理解、关心父母 ③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关爱与教育 ④放弃学业,努力赚钱回报父母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 3.造成父母子女两代人隔阂的原因主要有①生活经历不同 ②角色身份不同 ③兴趣爱好不同 ④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不同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4.下列属于公民基本义务的是①依法纳税 ②维护祖国统一 ③选举权 ④依法服兵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5.智明经不住网络不良信息以及网络游戏的诱惑,导致痴迷网络,无法自拔。

我们怎样做才不会重蹈他的覆辙( ) ①要做网络的主人,不做网络的俘虏 ②不浏览、不传播不健康网络信息 ③不玩充斥色情、暴力的网络游戏④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追求美好人生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下列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相同情感的诗句是()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7.无论是游戏还是比赛都要有规则,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有的形诸笔墨、见于文字,有的传为口碑、约定俗成。

它像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我们。

关于社会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共同生活的约定②青少年年龄小,与社会规则无关③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④只在公共场合才有规则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8.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的权利。

作为国家的公民,享有公民的权利。

这里的公民权利是指()①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②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③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④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9.学会休闲,要能找到自己的休闲方式。

下列符合我们中学生休闲方式的是()A.打麻将B.走亲访友C.唱歌、画画、集邮等D.上网玩游戏10.2017年春节期间,中华大地上到处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

春运的第一天,在北京开往山东荣成的列车上,因车厢乘客内一位小女孩突发高烧,在列车长以及周围乘客的热心帮助下,小女孩转危为安。

这说明关爱他人需要我们()A.给予他人物质上的帮助B.给予他人精神上的关怀C.长期付出努力和共同行动D.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二、判断题11.不良诱惑会诱发不良行为,甚至引发犯罪。

因此我们必须抵制一切诱惑才能健康成长。

()12.下雨了,妈妈嘱咐小明带上伞,小明说:“真啰嗦!烦死了,你以后少管我”。

判断:理由:13.主动承担一些家务劳动,有利于培养我们生活自理能力。

()14.集体的力量就是个人力量的相加。

15.维护正义也就是维护社会的规则和秩序,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

()三、探究题16.学习“勇于承担责任”这一内容时,某思想品德教师带领学生开展了“角色与责任”的大讨论,请你参与。

(11分)讨论一:角色与责任(1)找出你的两个角色,并说明每个角色应承担的责任。

(4分)讨论二:我该怎么办A同学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12.9”大合唱,周日要排练。

周六晚上同学打电话邀A同学周日去净月潭滑雪,A同学也非常想去。

怎么办?A同学很纠结。

(2)A同学应该做出什么抉择?为什么?(4分)讨论三:我与社会和国家有的同学说,我是未成年人,我负不负责任对社会和国家没什么影响。

(3)持这种观点的同学不懂得什么道理?(3分)17.为加速四川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特别对加快平武、北川等地灾后恢复重建,帮助沿线羌族、藏族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维护地区稳定和民族团结,省委、省政府决定修建绵九高速公路。

沿线市民、村民在同政府协商占地、搬迁事宜时,没有提出过高、过分的要求,使绵九高速能够于2016年9月顺利开工建设。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2)材料对如何正确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与冲突给我们哪些启示?(3)作为中学生的你打算如何维护公共利益?18.材料一:材料二:杨刚和李毅是好朋友,杨刚性格开朗,爱好英语,李毅温和善良,喜欢数学。

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既互相竞争又互帮互助,双双被评为学校的“学习标兵”和“友谊明星”。

(1)漫画中的不正当竞争会带来什么结局?(2)材料二告诉我们,竞争最理想的结果是什么?谈谈你对它的理解。

(3)某班同学在看了上述材料后,准备召开一次关于“竞争与合作”的主题班会,请你就“如何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拟一个发言提纲19.有个人请客,看看时间过了,还有一大半的客人没来,主人心里很着急,便说:“怎么搞的,该来的客人还不来就?”一些敏感的客人听到了,心想:“该来的没来,那我们是不该来的咯?”于是悄悄的走了。

主人一看又走掉了好几位客人,便说:“怎么这些不该走的客人,反倒走了呢?”剩下的客人一听,又想:“走了的是不该走的,那我们这些没走的倒是该走的。

”于是又走了一批。

最后只剩下一个跟主人亲近的朋友,看了这种尴尬的场面,就劝他说:“你说话前应该先考虑一下,否则说错了,就不容易收回来了。

”主人大叫冤枉,急忙解释说:“我并不是叫他们走哇。

”朋友大为恼火,说:“不是叫他们走,那就是叫我走了。

”说完,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这个故事给了我什么启示?20.材料:小威进入初中后渐渐觉得自己穿着太朴素,他觉得打扮一定要讲究品牌和时尚,最好能标新立异,否则不能显示当代中学生的风采,至于内在的品质无关紧要。

请从个人礼仪的角度,帮助小威走出误区。

四、辨析题21.小组讨论会上,小张同学说,我们祖国发展兴旺,取得了这么巨大的成就,根本不用树立忧患意识。

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22.五、综合题23.一位著名的体操教练到一所业余体校去选拔队员,他觉得那里的孩子身体条件都很好,在技术上也各有特长,实在不分上下。

于是,这位教练二话不说,当即要求孩子们排成一排,靠墙倒立,而他却走到几十米之远跟别人聊天去了。

时间就这样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了……(1)请把故事续编下去。

(2)教练使出这一招的意图是什么?(3)教练要选出什么样的队员?(4)你从这则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示?24.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孝老爱亲文化,某中学八年级(13),决定开展学习最美少年人物事迹系列宣传活动,现邀请你参与宣传蒲晓燕的先进事迹。

优秀事迹蒲晓燕被评为达州市十佳“美德少年”之自强少年、四川省“美德少年”。

2015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在《寻找最美孝心少年》中播出了她的事迹。

蒲晓燕出生时,母亲因难产离世,后来父亲患上“间歇性”精神病,2012年爷爷得了偏瘫,卧病在床。

打蒲晓燕记事儿起,她就开始管理家里的牲口,放牛羊、喂猪。

尽管生活艰难,但蒲晓燕的脸上依然挂着微笑和自信,向往幸福美好的生活。

(1)可以通过哪些活动形式进行宣传,并且写出一条宣传标语。

(2)通过这次活动,谈谈生活中孝敬父母的理由,并说一说你自己孝敬父母的一个实例。

(3)根据要求,填写下面的倡议书。

六、论述题25.某镇在2008年秋季开学时共有80名初中生没回校注册上学,对此,学校和镇政府的领导感到特别不解,我国已经对所有农村义务阶段的学生免去了学费和书费,家长为什么还不让孩子上学呢?镇政府组织教师家访动员,寻找原因,没想到许多家长却说:“国家虽然免去了孩子的学费和书本费,但学生吃饭还要花钱呀!况且孩子上学耽误了给家里挣钱,再说孩子读不读书是自家的事”。

在镇政府下达了复学通知书、处罚决定书之后,仍有五位家长不让自己的子女复学。

阅读上述材料,请你运用学过的法律知识对材料中的五位家长上述观点进行辨析。

参考答案1 .B【解析】试题分析:人生而平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在人格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都不容轻视,人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

每个人天赋相同,观点错误;“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不平等的”,也是非常片面的;“人与人之间有差异,就有尊卑等级”,没有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所以A、C、D观点错误,故本题选择B。

考点:本题考查对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正确认识。

2 .C【解析】试题解析:在这个世界上,父爱和母爱是无私的爱、永恒的爱,是无微不至的爱、不求回报的爱。

面对这种爱,我们青少年应该学会尊重、理解、关心父母,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关爱与教育,①与父母和平相处,对父母言听计从,说法错误,我们要多多与父母沟通,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④放弃学业,努力赚钱回报父母,放弃学业的做法是错误的,所以答案为C。

考点:本题考查孝敬父母的相关知识。

3 .D【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宜采用排除法。

造成父母子女之间隔阂的原因有很多,如生活经验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价值观念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等,但②的说法不是产生隔阂的原因应排除。

故选D。

考点:产生代沟的原因4 .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属于识记类题目,比较简单。

可以运用排除法进行选择,③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故排除③,①②④既正确又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

考点:本题考查了权利和义务的相关知识。

5 .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以学生沉迷网络的危害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正确对待网络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理解运用能力,根据教材知识,我们在上网时,要提高警惕,避免伤害,不轻提高警惕,避免伤害,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遵守道德和法律,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所以题文中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B考点:怎样正确对待网络6 .D【解析】试题分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的是难以回报父母恩情的情感,四个选项中,A表达的是真挚的友谊;B表达的是对老师的情感;C表达的是顽强的生命力;D表达的是对目前的情感,符合题意,应入选。

考点:难报三春晖7 .B【解析】题目要求选出关于社会规则的正确说法,①③分别说明了社会规则的含义和种类,且说法正确,应入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