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教科研课题:个人课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申报表

幼儿教科研课题:个人课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申报表

幼教课题申报\幼儿综合课题申报
个人课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申
报表
个人课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申报表
个人课题申报表
课题名称: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
课题申报者:张XX
所在单位:XX市实验幼儿园
申报日期:202X年
欢乐、学习语言的快乐,提升幼儿生命的质量,促进幼儿语言基本素质的形成,这将为幼儿的后继学习语言,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本班根据自身特点,有选择地、有针对性地围绕课题进行生活自理方面的研究,在多层次、多角度,开放性、动态性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幼儿主动学习模式,有利于我园的教育改革,以此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学会生活自理的方法,促进幼儿良好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卫生习惯的形成.
3、课题研究目标及内容:
课题研究目标:
我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掌握生活自理的技能,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学会生活自理的方法,促进幼儿良好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卫生习惯的形成.
课题研究内容:
(一)了解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水平.
古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名言,以及“孟母三迁”、“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故事和传说,都说明了对儿童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的重要和必要.有这么两位母亲都很疼爱孩子,可两人观点不同,做法有别,其结果也就各异.面对孩子自己动手叠的并不整齐的被子,甲母亲气冲冲地冲孩子喊:“我说你不会,你偏要逞能,躲开!让我重新给你叠.”这个孩子由这之后再不愿尝试着自己做事情了.乙母亲却欣喜地赞赏孩子:“哟!今天你自己叠被子了,真能干.来,让妈妈瞧瞧!嗯,不错,如果这个地方再整理一下就更好了.”这个孩子受到鼓励,不仅把被子叠得越来越整齐,而且独立做事的兴趣和信心也越来越强了,久而久之,自理能力也越来越强.可见,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对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了解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水平,在学习初我们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家长对幼儿不同的教育抚养态度即放手教孩子,有时教孩子,时间紧包办,孩子小代替四个层次进行了解.此外,我们还重点选择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生活技能三大类十二个项目,并根据幼儿完成情况,即会做、基本会、基本不会、不会四个层次进行调查.
(二)探索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和组织形式
1、对正面、诱导的方法,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谈话法: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问答或交谈,丰富知识.如通过谈话“我是小班了”、“我学会了新本领”、“妈妈的小帮手……”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
通过分辨不同行为(能自理的与不能自理的),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我们可以为幼儿准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各种图片、录像带等等,让幼儿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
再如通过讲故事“别说我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及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等,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自己做,激发孩子参与做的欲望.总之,通过多种教育活动使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
2、用生动、形象的形式,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形象地教孩子学习各项生活自理
a:游戏,根据《纲要》精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注重活动过程,也不是结果,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比如表演和角色游戏:“给小猫洗脸”,“给布娃娃扣纽扣”等,这类游戏是用拟人化手法的构思情节来巩固自理能力的.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会学到一些吃饭、穿衣、整理玩具等基本技能.然后,再帮助孩子迁移到他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这种方法,符合幼儿心理特点,自然亲切,生动活泼,收效较明显.再比如竞赛游戏:此类游戏主要是通过竞赛活动来
巩固生活技能,培养自立和竞赛精神.有穿衣比赛,穿鞋、叠被铺床、用筷等等.
b:用鼓励、表扬的方法,培养幼儿生活自理的兴趣.
由于幼儿年龄小,坚持性和自控能力也差,幼儿洗手习惯的培养.一直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这也不能怪孩子们,他们没有“不好好洗手就会生蛔虫”的体验,当然也无法引起重视.当洗手的时候孩子们打湿手随便搓两下就敷衍了事,或者是边洗手边嬉戏玩耍.考虑到幼儿好表扬的特点,从培养幼儿洗手兴趣出发,每天从幼儿中选出一双最干净的小手奖励小红花或五角星,幼儿洗手的兴趣渐渐调动起来了.然后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将洗手的全过程按顺序分为五步让幼儿进行练习:湿手——接洗手液——搓出泡沫——冲洗干净——擦干.对幼儿的每一项要求,教师都要充分考虑到幼儿自身存在的困难,把握住难度,讲解清楚,并作好示范,让幼儿反复练习和实践.
3、深化、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行为
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还要注意以后的巩固练习.教师要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
(1)在生活活动中训练幼儿的自理行为.入厕、盥洗、排泄无处不体现着幼儿生活自理的水平,我们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机,指导、监督幼儿的自理行为,使其形成习惯.如入厕后要求幼儿自觉整理好衣裤,餐前便后要求幼儿能自觉正确洗手,饭后要求幼儿正确漱口的习惯.
(2)在区角活动中练习生活自理的技巧.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掌握技巧、练习技巧、熟悉技巧.如在操作区有计划的投放系鞋带的方法;投放各种豆豆,让幼儿练习使用筷子的方法,投放娃娃,练习扣纽扣……
4、家园合作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园之间要及时沟通信息,交流看法,确定教育策略,协调实施针对性的教育.针对孩子在不同阶段的表现调整策略,在长期的协作配合中体验“合力效应”.
4、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课题研究的过程:
1、准备阶段:202X年10月--202X年11月
(1)确定研究对象:本班小一班幼儿
(2)查阅文献,搜集资料,积累相关内容的教材与活动材料及相关的理论知识.
(3)调查、分析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和幼儿的自理能力的现状,做好资料的积累分析、研究工作.
(4)制订方案的实施计划,确定实施的具体目标和活动内容,为研究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2、实施阶段:202X年11月--202X年8月
(1)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及目标,开展系列活动.
(2)定期研究课题工作,不断完善课题计划.
(3)进行个案记录和分析.
(4)收集有关自理能力培养的内容,方法,并进行选择和提炼;进行阶段小结.
(三)总结结题:
1、汇总、整理、分析各类资料.
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的方法:
调查法:利用调查问卷,了解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以及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水平.
观察法:在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教师注意观察,并记录幼儿的表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及时改进,调整教育手段和方式.
5、课题研究条件及保障:
首先我园是河南省示范幼儿园,有近三十年的办园经验,幼儿园管理各教学质量堪称一流,曾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幼儿问题行为优秀矫正实验基地,”参与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九五”规划课题研究,并已有多项省、市级课题结项,我园的省级课题《幼儿一日生活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于202X年9月份顺利结题,并通过了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专家组的鉴定,荣获了河南省优秀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我园硬件设施完善,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课为课题研究提供全方位资料支持,现代化教学实验仪器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设备保证,研究经费也有充足保障.其次,课题组领导王园长具有中学高级职称,具有丰富的指导教育研究经验,曾负责多次省级课题的研究并获奖,受到众多领导、同行、教育专家高度评价.课题组负责人具有大专
以上的学历,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且工作认真负责. ,我们能顺利开展课题研究,并能顺利完成课题获得较好成效.
三、研究计划及预期成果
四、评审意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