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1. 人类最早的信用活动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它是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
2.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高利贷)是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3. 信用的基本特征是(偿还)和(支付利息)4. 在旧中国农村,粮食借贷有“春借一斗秋还三斗”的说法,这种信用形式所采用的是(实物借贷)方式,后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逐渐发展(货币供货)方式,并成为主要借贷形式。
5. 债务人无法按照承诺偿还债权人本息的风险被称为(信用风险)6. 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是(商业信用),其典型形式是(赊销)7. 提供商业信用的债权人,为保证自己对债务的索取权而掌握的一种书面债权凭证被称为(商业票据)8. 现代经济社会中,国家的经济职能得到空前强化,并作为最重要的经济部门参与经济活动。
在国家信用中政府主要作为资金的(需求者)9. 消费信用的形式有(赊销)(分期付款)和(消费信贷)几种10. 消费信贷按接受贷款的对象不同分为(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两种11. 对利率按借贷期内利率是否浮动可划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在借贷期限较短或市场利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固定利率)。
12. 通常情况下,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即可视为实际利率13. 各类利率之间和各类内部都有一定的联系并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利率体系),它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种类利率的总和。
14. 相同期金融资产因风险异而产生的不同利率,被称为利率的(风险结构)15. 由于债券发行者的收入会随经营者状况而改变,因此债券本息的偿付能力不同,这就给债券本息能否及时偿还带来了不确定性,这种风险叫(违约风险)16. 我国出现第一家现代商业银行是1845年在广州和香港同时开业的(英国丽如)银行,我国第一家发族资本银行是1897年在上海设立的(中国通商银行)17. 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党政府和四大家族运用手中的权利建立了以(四行二局一库)核心的官僚资本金融机构体系,并成为国民党政府实行金融垄断的重要工具18. 1948年12月1日,子啊原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建立的(中国人民银行)标志着辛中国金融体系的开始。
19. 香港金融机构体系的金融机构的监管主体是(金融管理局)20. 1902年,澳门成立了首家银行,即葡萄的(大西洋银行)又称(海外汇理银行)21. 银行类金融机构是指以(存款)为主要负责、以(发放货款)为主要资产、以(办理转账结算)为主要中间业务的金融机构22. 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因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而所不同,目前主要有(总分行制、单一银行形制、持股公司制、连锁银行制)等23. 交易一方向另一方出售某种资产,并承诺在未来特定日期、按约定价格从另一方购回同种资产的交易形式称为(回购)24. 目前,各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主要有(职能分工型)和(全能型)两种模式,我国目前采用的是(职能分工型)模式25.(票据发行便利)是指银行同意票据发行人在一定期内发行某种票据,并承担包销义务,在这种方式下,借款人以发行票据方式筹措资金,而无须直接向银行借款26. 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通过发行(基金证劵)汇集众多分散的个人或企业的闲置资金,并通过多元化的资产组合进行投资27. 国外的财务公司的资金运用主要是(消费信贷)少数财务公司也向企业放贷款28. 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信托业务种类可以有许多钟,以(信托关系建立的方式)划分,克分为自由信托和法定信托。
29. 1981年由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与内资机构合作成立了我国第一家融资租赁公司(中国租赁有限公司)30. 企业先将自己拥有的设备、厂房的所有权按照重估价值出售给租赁公司,然后再作为承租人将其租回来使用的租赁业务是(回租租赁)31. 从本质上说,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货币资金)需要借助(金融工具)来进行交易32. 金融工具迅速转变为现金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是指金融工具具有(流动性)33. 金融工具收益率是指购买金融工具所能带来的(持有期收益)与(本金的比率)之间的比率34. 金融期权最基本的划分方法是以期权购买者的权利为标准分为(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35. 投资于股票主要可以获得两方面的收益,一是(股息红利收益),二是(买卖价差收益)36. 证券投资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等金融性机构投资者也是国库券的重要投资者,它们将国库当作投资组合中一项重要的(无风险资产)37. 金融机构追求(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相统一的经营目标是同业拆借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动力38. 许多浮动利率的融资工具在发行时都发(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作为浮动的依据参照39. 中央银行发行央行票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灵活性和效率40. 国库券市场发行需要通过专门的机构进行,这些机构通常被称为(一级自营商)41. 中国证券业协会和中国国债协会属于我国证券业(自律性组织)机构42. 证券发行市场又称为(一级)市场,它与证券(流通)市场相辅相成,构成统一的证券市场。
43. 发行人不通过证券承销机构而自己发行的证券的发行方式属于(直接)发行44. 股票发行条件是指股票发行者在以股票形式筹集资金时必须考虑并满足的因素,通常包括(初次)发行条件、(增资)发行条件和(配股)发行条件等45. 理论界对我国资本市场交易成本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证券交易(印花税)的争论上46. 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和其他国家(地区)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被称为(国际收支)即包括(国际贸易),也包括(国际投资),还包括其他国家经济交往47. 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由(资本项目与金融项目、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储备资产)和错误与遗漏构成48. 金融项目主要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三项49. 外汇储备(币种结构)是指确定各种储备货币在一国外汇储备额中各自所占的比重。
在这践中一般遵循3个原则:一是(安全性)原则,二是(盈利性)原则,三是(便利性)原则50. 通常我们认为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并借助于相应的结算工具,实现资金跨国界转移。
清偿国际坚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就是(国际支付结算)它是属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51. 按期限划分,国际资本流动有两种类型,它们分别是(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52. 国际资本流动,除主要反映在资本和金融项目中,还反映在经常项目的(收益)中和平衡项目的(外汇储备)中53. 短期资本流动是指期限为一年或一年以下的资本跨国流动。
主要包括(贸易资金流动、套利性资金流动、保值性资金流动)以及(投机性资金流动)等4种类型54. 国际金融市场按是否与国内金融体系相分离,可以分为(传统国际金融市场)和(新型国际金融市场)其中后者又被称为(离岸金融市场)55. 国际外汇市场的主要交易种类有即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掉期期权交易、期货交易)等新的交易种类56. 经济全球化相继经历了(贸易一体化、生产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三个即相互联系,又层层推进的发展阶段57. 在国际贸易领域内国与国之间普遍出现的全面减少或消除国际贸易障碍的趋势,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统一的世界市场是指(贸易一体化)58. 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布局要求为之服务的金融业跨国界,提供全方位和综合化的金融服务,从而推动了(跨国银行)和其他国际性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59.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高级阶段,是贸易一体化和生产一体化的必然结果60. 在金融市场全球化进程中,特别市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金融市场上得风险随市场的全球化扩展而增强61. 一国最高的金融管理机构和金融体系的核心是(中央银行)62. 中央银行在组织形式上为(单一中央银行制、复合中央银行制、跨国中央银行制、准中央银行制)四种类型63. 中央银行区别在于商业银行的最初标志是(独占货币发行权)64. 中央银行在中国的萌芽是20世纪初的(户部)银行65. 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再货款)和(再贴现)对商业银行提供资金支持66. 马克思的货币必要公式反映了(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这已基本原理67. 剑桥方程式是从(货币持有的)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68. 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增减关键在于微观主体对(市场)利率水平的估价69. 佛利德曼认为,人们的财富总额可以用(收入)作为代表性指标70. 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的区别在于是否剔除(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71. 各国中央银行都以(流动性)作为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标准72. 人们日常使用的货币供给概念一般都是(名义)货币供给73. 再贴现率提高以为着商业银行的(放款利率或贴现率)也随之提高74. 再贴现政策主要通过(利率)机制间接地发挥作用75.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有两个环节构成:(基础货币)和(利率)76. 货币均衡是货币领域内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互平衡而导致的一种货币流通状态,但实质上说,则是(社会总供求)平衡的一种反映77. 货币均衡的两个基本标志,就是商品市场上得(物价)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利率)稳定78.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79. 产生通货膨胀的前提条件是(纸币)流通,通货膨胀是其所特有的现象,但不能因此推断存在(纸币)流通就必然产生通货膨胀80. 通货膨胀对深灰成员的主要影响是改变了原有(收入结构)的比例81. 用于反映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此增彼减的交替关系的无线是(菲利普斯曲线)82. 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有(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83.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通常被认为时货币政策最猛烈地工具之一84. 我国中央银行在1996年以(国债)为对象进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正式启动85. 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中,(一松一紧)主要是解决结构问题,单独使用“双紧”或“双松”主要是解决(总量)问题86. 在市场经济中金融监管的三个基本特征是(法制性、系统性、社会性)87. 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看,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源于(一般管制理论)88. 金融监管的具体监管内容主要由三个方面,市场准入得监管、(市场运作过程的监管)、市场退出的监管89. 证券交易所和金融系统内各类行业性协会组织属于金融市场中(自律)的监管机构90. 实现金融有效监管的前提和监管当局采取监管心动的依据是(金融监管目标)91. 经济商品化湿货币化的(前提与基础)但商品化不一定等于货币化92. 货币化程度的提高不是无限度的,通常只是趋于(1)93. 金融风险与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成(反比)94. 金融发展程度越高,金融作用力会(大)95. 金融创新的各种表现大致克归为三类:(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业务创新、金融组织结构创新)96. 各国都是以(流动性)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标准97. 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德“双挂钩”是指(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98. 在直线法标价法下,表示外币(升值)而本币(贬值)99. 金本位制条件下汇率围绕筹币平价波动的上下界限分别是(黄金输出点)和(黄金输入点)100. 外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外汇指一切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狭义外汇专指以外币表示的(国际支付手段)101. 对金融市场监管的内容主要由三方面:对金融工具(发行)的监管,对金融工具(转让交易)的监管,对证券市场(参与者)监管102. 1998年的《巴塞尔协议》关于核心资本与风险资本的比率规定为(4%)103.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呈现二元结构,指的是(现代化金融机构)和(传统金融机构)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