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课时:两课吋一、活动目标1.通过再现长征历程,进一步熟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了解长征途屮重大历史事件,感悟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进而弘扬长征精神,热爱党并拥护党的领导进而顽强拼搏、努力学习。
2.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搜集整理资料、制作课件、设置情景并展示交流,培养并提升独立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认识到网络与社会是课堂Z外一个更大的学习舞台,并在活动中发现和肯定自己的价值和学习潜力,同时体验历史学科的“过去性”和“借鉴性”的特点。
3.通过模拟导游身份,了解有关导游的基本常识,通过撰写导游词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开阔视野,在现实生活屮进一步了解历史并增强环保意识。
二、活动资源历史教科书、长征图片资料、有关长征的各类普及读物、视频资料等。
三、活动准备指导学生分类搜集、整理所需资料,以书面的形式做好在课堂屮交流和展示的准备。
具体形式:将学生分为以下六个小组,教师设定主题,由学生选题分类搜集整理资料,为展示做准备。
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长征过程屮重要的历史事件、会议。
具体负责搜集长征中起着关键、转折作用的历史事件、会议等资料,感悟在这些重大历史决策中革命家所表现出的英明、睿智和果断,从而领悟到支撑红军走完长征路的政治、精神支柱是什么。
2.长征故事。
具体负责搜集长征过程屮发生的催人泪下、振奋人心的故事,使学生在交流过程屮对红军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认识屮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3.长征沿途的民风民俗介绍。
具体负责搜集长征途中重要地点的今昔变化、风土人情等背景资料。
了解祖国的民族风情,感受祖国大家庭的多彩多姿,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4.西部现状:负责搜集陕甘宁等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人民生活水平等现状的资料,从另一个侧面了解西部现状,并立志为屮国西部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活动过程开始:师:今天,我们将在这里进行一次“红色旅游”的模拟导游活动,主题为重走长征路!(屏幕出示课题)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创造的人类奇迹。
首先,我们通过一个短片对长征作一番冋顾。
(播放《长征魂》)师:我们这次红色旅游的路线主要是以屮央红军的长征路线为主,相信在六个导游组同学的带领下,我们的红色Z旅会既快乐又难忘。
下面就有请第一小组的导游带我们重走瑞金到贵州乌江段。
(-)泪别红都踏上征途1.第一小组(瑞金到乌江战役导游组):导游1:大家好,欢迎您来到共和国的诞生地一一红都瑞金,这一站将由我们来给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主题是“泪别红都,踏上征途”。
这里有二百多处红军革命遗址,我们将带您游览其屮最著名的几处革命遗址一一1)(屏幕显示:毛泽东在叶坪的旧居)这里是毛泽东在瑞金叶坪村的故居,里边的陈设都保持了居住时的原貌。
当地有这样的传说:这房子在红军住Z前没人敢住,说里边闹鬼,毛主席来了偏不信这个邪,就把这里作为他们的办公地了。
2)(屏幕显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导游2:这是屮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曾经是叶坪村的谢家祠(ci)堂。
1931年11月7 0,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屮央政府成立,毛泽东被推选为临时屮央政府主席,至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在瑞金诞生了, 新屮国的曙光从这座小山城冉冉(ran)升起!3)(屏幕显示:红井)导游1:到瑞金來,不可不看的景观就是红井。
当时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毛主席就带领战士们为村民挖井,挖到五米多深的时候,一股泉水冲了出来,从此这里不再为吃水而犯愁了。
现在,这里的人民已经用上了自来水,但人们仍然保留着这口井,并在旁边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也是军民鱼水情深的见证。
许多来瑞金的游客都会在这里听着红井的故事,喝上一口红井水。
到瑞金来,你也别忘了尝尝这清冽、甘甜的红井水!4)(屏幕显示:1934年修建的红军烈士纪念塔)导游2:这是1934年修建的红军烈士纪念塔,1955年时曾按照原样进行了整修。
为捍卫新生的红色政权,当年只有23万人口的瑞金,就有5万多人参加了红军,其屮1.08万壮烈牺牲在长征途中,瑞金人为共和国的建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这座红军烈士纪念塔就是为了缅怀那些牺牲的烈士们。
导游3:通过刚才两位导游的介绍大家可以看出瑞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当年毛泽东、朱德等在这里撒下了革命的种子,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一一屮央革命根据地。
准备以下问题:(学生Z间互动)①究竟是是什么原因迫使红军“泪别红都,踏上征途” ?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哪两个人的错误指挥?③由于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红军长征初期并不顺利(播放视频《红军强渡湘江》)④各位游客认为在这个时刻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⑤这一问题是在什么时候得到解决的?游客:遵义会议导游3:红色Z旅的下一站就是遵义,有请我们遵义的导游。
(-)历史转折出奇制胜2.第二组(遵义到赤水段导游)导游1:大家好,遵义一段将由我们组带领大家一起游览,主题为「'历史转折出奇制胜”。
(屏幕显示主题)导游1: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个短片,看时请注意思考为什么说遵义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革命,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播放视频《遵义会议》)导游1:刚才解说屮提到历史在遵义拐了一个弯儿,为什么?游客答:遵义会议的内容,能体现出最高领导权的转移,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即可导游1:哪位同学能用遵义会议后几个军事胜利来证明一下?游客: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等。
(注意:这个问题可以找几个同学分别回答,答出2个左右即可,但是一定要有四渡赤水)导游2:这一系列的胜利屮,最能够体现毛主席用兵入神的是?四渡赤水导游2:我们一起重温当年领袖的风采(播放视频《四渡赤水出奇兵》)导游2:四渡赤水采用的什么战术?游客:声东击西等类似的答案导游2:四渡赤水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游客:根据视频内容得出——打乱了敌人的追缴计划导游2:四渡赤水的典故早已名扬天下,今日赤水别有一番风味。
(播放《赤水杪桜风光》)导游3:来到赤水不可不看的就是W(suoluo)0 W(suoluo)享有“蕨(jue)类植物Z王”美誉。
杪楞又名蹶树、龙骨风、七叶树等,四季常青,是距今约三亿多年白垩(c)纪时期遗留下來的珍贵树种,比恐龙的出现还早一亿五千多万年,曾是草食性恐龙等大型动物的重要食物。
第四纪冰川刼难屮,恐龙灭绝,只有极少的一些木本种类幸免于难,残存至今,杪樓便是其中的幸运儿,故杪秽又被科学界称为研究古生物和地球演变的“活化石”。
杪秽不开花,不结果,没有种子,靠藏在叶片背面的(bao)子繁衍(fanyan)后代,因此极其珍贵,堪称国宝,是国家一级珍稀濒(bin)危保护植物。
导游4:在赤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有2万多株杪秽在原生环境中与其他多种动植物共生共荣。
在这里,游人是不允许接近真正的杪楼林的,只能游览峡谷入口的一小部分。
在峡谷入口,有一硕大的石碑,上书: “请只留下你的脚印,并带走一切你带进來的东西。
”教师:提问学生赤水一游给他们留下的印象,进一步引导学生注意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实现人和自然地和谐发展。
3.第三小组一一(四川彝族风土人情导游)导游1:过了赤水,就是红军长征时经过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这里的彝族风俗独具特色。
(屏幕显示彝族房屋、妇女头饰、舞蹈、火把节、等图片)导游2这是凉山彝族的民居。
导游1彝族姑娘的头饰。
彝族姑娘的花包头被看作自由、幸福的象征。
导游2这是欢快的彝族舞蹈。
导游1他们吃的食物一一坨坨肉导游2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口,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口。
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共祝五谷丰登。
火把节一般欢度三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两天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导游1:不知道大家在游览彝族风土人情的时候,是否知道当年刘伯承经过这里的时候曾经留下一段佳话一一彝海结盟。
哪位游客给大家讲一讲呗?请游客讲“彝海结盟”的典故。
(一九三五年五月,红军渡过了金沙江进入四川凉山地区。
蒋介石为了剿灭红军调集了几十万大军妄图把红军堵在大渡河以南。
受党中央委托,刘伯承、聂荣臻带领红军先遣队英勇作战, 为全军开路。
同时,沿途宣传党的民族政策。
由于国民党反动派长期对彝族人民的残酷压迫,民族隔阂较深。
进入彝区后,红军受到不明真象的彝族群众的阻挡,由于红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纪律,绝不对受苦受难的彝族同胞开枪,小听丹深受感动。
刘伯承与小叶丹在彝海敌血为盟,彝族人民送红军踏上新的征途。
)导游2:“彝海结盟”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在实践中的第一次体现和重大胜利,给奇迹般地长征増添了最光彩的一笔。
因而,当年小叶丹恋恋不舍, 一直把红军送出几百里的山路。
(三)艰苦卓绝革命奇迹4.第四组(飞夺泸定桥导游)导游1:感受完独特的彝族风情,我们沿着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来到了大渡河。
主题为:“艰苦卓绝,革命奇迹”(屏幕显示主题)(出示泸定桥图片)导游1:这就是今天的泸定桥,离河面10余丈高,桥下是水流湍急的大渡河。
大家看一下,泸定桥有什么特点?游客:根据画面回答——全部锁链构成,桥面铺木板等导游1:是啊,虽然铺着木板,游人从桥面走过摇摇晃晃像荡秋千一样十分惊险。
导游1:可是当年的红军竟然是在敌人抽掉了桥面所有的木板,对面有敌人机枪扫射的情况下过桥的,他们又是怎样过桥的呢?请看一一(播放《飞夺泸定桥》)导游2:我想看过这个场面,每个人的心灵都感受到一种震撼!长征胜利后,毛主席对这段记忆尤为深刻,他提笔写道“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屏幕显示毛主席诗句)导游2:这句诗反映了长征中的那两件大事?导游2:毛主席各自用了一个什么字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导游2:为什么渡过金沙江是暖的?而飞夺泸定桥是寒的?游客答:(可以分组讨论一下)(1、暖: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长征向着有利于红军的方向发展,人心暖,心情高兴;)(2、“寒”:红军渡铁索泸定桥本身很有难度。
桥对面敌人猛烈的炮火让红军战士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导游2:确实,红军长征中困难重重,但是我们的红军战士万众一心,勇往直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革命奇迹!5.第五组(雪山、草地导游)导游1:雪山草地这一站由我负责给大家导游,这是当年红军经过的雪山草地。
(屏幕显示:雪山、草地图片)(1)夹金山,九拐十三弯。
到了夹金山,性命交给天。
”形容的就是夹金山对生命的威胁。
这里山高气寒、终年积雪、浓雾环绕、空气稀薄,不是下雾就是刮风,积雪常常从山头崩落。
(2)红军通过的草地,绵延数百公里,到处是淤黑的死水潭,散发着腐臭的气味,很多地方水深过膝盖,一不留神就会陷入泥潭中拔不出腿,有些地方人陷不见头,马陷不见颌(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