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昆明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云南昆明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云南昆明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本试卷共有四大题 27 小题,共 7 页。

考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语文试题所有的答案请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4.考题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含1~6题,共20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1.“春融万物,和谐发展,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是对昆明精神的概括。

请你用正楷将画线的短语书写在“田”字格中。

(2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2~4题。

不知不觉中,我们渐渐长大。

如初升的太阳,我们朝气篷勃;如吐绿的新柳,我们充满希望。

年轻的生命美得如一幅风景画般美丽。

然而,世事的纷扰让许多人忽略了自己的现在,而一味追寻将来的目标。

我们常常悔恨过去,总是期待未来。

殊不知,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我们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现在”。

泰戈尔说:“如果错过了昨天的太阳,就千万别再错过今天的太阳。

”青年朋友们,请告别过去的岁月吧,不管它是春风得意还是痛苦无耐。

让我们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去演绎精彩的现在,去发扬美好的未来。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2分)改为 ---------;改为 ----------------------3.画线句中“现在”一词使用了引号,引号的作用是:--------------------- (1分)4.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找出一个加以修改。

(不抄原句,直接写出修改后的句子)(2分)------------------------------------------------------------------------- 5.假如你遇到《西游记》或者《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请你就该作品中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与作者进行交流,说说为什么这个情节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求:交流时要说出作者的姓名)(3分)6.按要求默写(⑺小题3分,其余小题每题1分,共10分)⑴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⑵,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⑶?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⑷潭中鱼可百许头,。

(柳宗元《小石潭记》)⑸,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⑹默而识之,,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⑺具有艺术气质和浪漫情怀的诗人,总是与酒有着不解之缘。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酒振奋精神的诗句是“,”;范仲淹在《渔家傲》中借酒表达功业未就、思乡愁绪的句子是“,”;苏轼在《江城子》中借酒抒发不服老的豪情的句子是“,,”。

⑻唐诗中有许多描写边塞奇异风光和将士戍边情怀的名句,请你任选一类写出连续的两句:,。

二、阅读理解(含 7~23 题,共44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一)诗歌赏析。

(共2分)品读陆游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按要求回答问题。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7.本诗后两句,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请你作简要解析。

(2分)(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8~13题。

(共13分)【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郗超与谢玄①不善。

苻坚②将问晋鼎③,既已狼噬梁、岐④,又虎视淮阴⑤矣。

于是朝议遣玄北讨,朝间颇有异同之论。

唯超曰:“是必济事。

吾昔尝与之共在桓宣武⑥府,见其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⑦,亦得其任。

以此推之,其必能立勋。

”大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注释〕①郗(xī)超、谢玄:均为东晋大臣。

②苻(fú)坚:十六国时前秦国主,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打败。

③问晋鼎:图谋夺取晋朝天下。

④梁、岐:地名。

⑤淮阴:地名。

⑥桓宣武:即桓温,东晋征西大将军。

⑦履屐之间:距离很小,此处指小事。

8.选出对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分)A.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B. 必能裨补阙漏(同“缺”,缺点)C. 郗超与谢玄不善(善良的)D. 既已狼噬梁、岐(像狼一样)9.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A.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故不为苟得也B.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扶苏以数谏故C.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至则无可用D.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其如土石何10.请用“∕”为【乙】文中画线句断句。

(只断两处)(2分)大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11.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2.【乙】文中郗超认为谢玄一定能完成北讨苻坚的重任,他的根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说。

(2分)13.在【甲】【乙】两个文段中,诸葛亮和郗超为国家举荐人才的做法,体现了他们的优良品质。

请根据文段的内容对两人作简要评价。

(3分)诸葛亮:---------------------郗超:----------------------------(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8题。

(共14 分)滇剧源流概说①滇剧是云南特有的地方剧种,是云南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滇剧是清代中期在云南融汇当时国内各主要剧种特长,以云南方言为基础,与明代以来形成的本地声腔、民族曲调融汇而成的一种地方戏曲。

②考察滇剧的源流,与中原文化在云南的传播有关。

历代汉族迁入云南,也带来了汉文化。

特别是明初实行屯田制度,汉族人口大规模进入云南,江淮一带流行的弋阳腔和湖广一带流行的梆子腔等民间戏曲也随之传入云南。

明末,张献忠大西军余部李定国等拥护永历帝入滇,大西军成员大部分是秦、陇一带的人士,便也将秦腔系的梆子带入了云南。

③滇剧形成的时间大约在清中叶道光年间。

清代康、雍、乾三朝100余年间,云南矿冶业兴盛,入滇商人、矿工不下数十万,外省商帮众多,会馆林立。

各会馆建筑考究,都建有戏台,每到会期都要邀请家乡戏班来演戏,场面热闹奢华。

这一时期,弋阳腔戏班和梆子腔戏班便留在了云南。

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维持戏班的演出,适应当地观众的欣赏口味和语言习惯,各种外来声腔便以云南方言为基础,与云南原来流行的民间声腔曲调相融合,逐渐形成了有云南特色的地方戏—滇剧。

④滇剧唱腔主要分为丝弦、胡琴、襄阳三大系统。

丝弦腔高亢激越又兼柔和悠扬,来自汉剧声腔,属西皮唱腔系统;胡琴腔舒展动听,多显悲壮、激昂、肃穆,来自徽剧声腔,属二黄唱腔系统;襄阳腔明快、开朗、流畅,类似于京剧、汉剧中的西皮唱腔,受秦腔梆子影响明显。

滇剧声腔系统可以说是来自多个声腔系统。

⑤滇剧剧目据统计约1600多出,其中有文字记录的960多出。

这些剧目,一部分是本省创作、改编的,一部分是移植其他剧种,如秦腔、川剧、京剧、汉剧、徽剧及各梆子剧种。

新中国成立后,整理、改编上演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剧目,如《牛皋扯旨》、《秦香莲》、《杨门女将》、《打瓜招亲》、《血手印》、《赵氏孤儿》、《白蛇传》等等。

一些滇剧特有的剧目在艺术上有浓郁的云南地方色彩,在内容上反映了云南的社会状况。

⑥在滇剧历史上,许多演员以自己的艺术创造丰富了滇剧艺术,赢得了观众的赞誉。

老生行当的栗成之,一人能顶大半个天。

他的表演炉火纯青,嗓音极有韵味,演《孔明拜灯》,把孔明临死时那种衰极的表情,与唱腔结合起来,演到断气的时候,甚至连脸色也变成了死灰—真是绝到顶了!名教授刘文典题赠他“滇戏泰斗”四个字,真是恰如其分。

解放前夕,京剧名角马连良来昆,特别拜会了栗成之,并合影留念,被人誉为“南北二斗”相会。

⑦滇剧在云南民间广泛流行,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拥有众多玩友、票友,不少文人学士也是滇剧爱好者。

云南许多地方都有群众性自发组织的乡戏班,平时常有数人相聚,拉起二胡、打开锣鼓清唱的“打围鼓”活动,茶馆是开展这一活动的主要地点。

此风在城镇尤盛,昆明等地的茶馆几乎终年锣鼓声不断。

(摘自《云南日报》,有删改)14.根据选文在A、B、C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3分)选文②~⑦段从五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滇剧知识,分别是:滇剧的形成、 A 、B 、滇剧的演员、C 。

15.选文第①段画线部分采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6.选出下列表述中对选文理解不准确的一项。

(2分)A.滇剧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许多外来剧种的影响,如徽剧、汉剧、京剧等。

B.滇剧唱腔三大系统中的胡琴腔明快、开朗、流畅中又显轻松活泼;襄阳腔舒展动听,多显悲壮、激昂、肃穆。

C.“滇戏泰斗”栗成之在《孔明拜灯》一剧中塑造的孔明形象令人叫绝。

D.选文采用了逻辑顺序,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17.选文第⑦段“此风在城镇尤盛,昆明等地的茶馆几乎终年锣鼓声不断”一句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18.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变迁,滇剧等传统戏曲艺术受到了冲击,尤其被许多年轻人冷落。

请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3分)(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3题。

(共15分)闻一多先生上课汪曾祺①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

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

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

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

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

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②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呆了一年。

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

图书馆在楼上。

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

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

③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④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⑤楚辞班人不多。

闻先生点燃烟斗,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

”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