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核心课程建设

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核心课程建设

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核心课程建设
一、课程体系构架说明
电气自动化技术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程、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核心课程、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四个层次而构成。

实施“一条主线(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贯穿(专业核心技能培养贯穿始终)、三个层次、平台+核心技能”的课程建设体系。

强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核心技能服务,使学生专业核心技能在深度、广度上得以全麦能提高,彰显专业特色。

二、主要专业课程及教学进度安排
主要专业课程及教学进度安排表见附表一。

三、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要求学生掌握单片机的一般原理及其组成,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结构、指令系统、定时/计数器、中断技术、串行通讯技术及其存储器、I/O口的扩展技术,通过编程、调试等实际操作,初步掌握单片机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传感器:
要求学生掌握传感器的基本特性、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光电效应及光敏器件、新型光电传感器、波与射线式传感器和热电式传感器等知识。

3、EDA技术:
EDA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使学生对计算机和EDA工具进行电路的设计和仿真有一定的了解,并会使用开发系统设计PLD器件,掌握multiSIM2001基本操作、仿真仪器的使用、仿真常用分析方法及电路设计、印刷电路板基本知识、原理图绘制等。

4、维修电工:
使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电工常用工具与仪表、电工材料与低压电器、维修基本操作技能、电工识图的基本方法、室内照明线路与安装、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原理与安装、变频技术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5、ARM:
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概述、ARM7体系结构、ARM指令系统、Thumb指令集、嵌入式汇编与C语言程序设计、基于S3C44B0的嵌入式系统、ADS集成开发环境、μC/OS-II简介、Linux操作系统。

6、自动控制技术:
内容为经典控制理论的基础内容,其中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时域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频率分析法、控制系统的校正设计、以及非线性系统分析基础和采样控制系统分析基础,是使学生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基础上,能够从事与自动化相关的技术工作。

7、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及应用:
熟悉工厂常用控制电器的原理、结构及使用,熟练掌握电器控制的基本环节和控制电路。

了解PLC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指标,掌握PLC的三种编程语言;掌握常用指令,能够根据工艺过程和控制要求完成PLC的程序设计和应用设计,熟练使用PLC的主机、手动编程器、计算机编程软件及常用模块。

8、电机与电气控制:
包括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知识及电气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知识及电气控制,变压器、常用低压电器的基本知识及选用,电动机常用控制线路,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典型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和可编程控制器等。

9、自动化技术综合实训:
课程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电子电路分析、设计、制作和调试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学会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制作方法和调试方法。

内容简介与要求:从应用电子电路分析入手,涵盖了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内容。

包括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应用、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应用、功率放大器、电路负反馈和集成电路应用、光电器件及其应用、晶闸管及其应用、直流稳压电源、正弦波振荡器、逻辑代数及基本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脉冲信号的产生与转换、数模和模数转换等内容。

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电子器件使用方法,理解典型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特性,了解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设计过程,掌握电子电路设计、制作、调试环节的基本技能,掌握设计说明书编写、产品设计方案展示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培养电子产品的调试与维修的熟练技能打下基础。

10、系统编程与开发综合实训:
课程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以单片机为代表的微控制器的芯片选择、硬件系统构建及软件应用程序编制与调试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悉单片机所涵盖的电子产品开发的流程,学会分析智能电子产品方法、手段。


握各种电子辅助软件的使用,并能熟练利用电子电路设计和分析辅助软件对产品进行分析、简单设计。

内容简介与要求:课程学习内容包括单片机基本工作原理、内部组成、芯片选择及硬件系统构建,单片机汇编指令系统,要求学生能编制简单的应用程序,能较熟练的使用开发仿真工具进行应用程序调试,能利用单片机相关知识设计并调试简单的智能电子产品中的功能模块。

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见附表二)
电气自动化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要求(见附表三)
教学时间分配表(见附表四)
毕业学分要求(见附表五)
附表一:
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总表
4
5
说明:1、注意填写表中标注“A”的空栏,小计栏未标“A”处不填;
2、严格按规定计算每门课程学分。

3、每张表格中的字体、字号按表格已输入内容格式填写。

4、该表体现集中实训等按周上课的课程内容。

6
附表二:
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说明:实践环节每周按32学时统计。

附表三:
电气自动化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说明:各专业需明确本专业学生,达到毕业要求所需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

附表四:
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时间分配表
说明:1、1-3学期课堂教学周设置需保证公共必修课教学。

2、各专业认真测算,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附表五:
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学分要求
说明:1、实践教学环节栏只统计单独开设的实践教学,不含课内学时中的实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