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园招聘流程

校园招聘流程

面试流程一、招聘准备1、统计招聘需求(1)各部门根据用人需要填写《人员需求申请表》,做出人员需求申请,报总经理批准后,交由行政人事部备案复核。

(2)行政人事部统计公司人员需求,由总经理批示,做出校园招聘决策。

重点:统计人员招聘需求标准:统计准确、报审及时相关资料:《员工招聘实施细则》《公司人员聘用制度》《人员需求申请表》2、拟定招聘计划行政人事部根据公司的人员需求,拟定校园招聘计划,招聘计划的内容包括:(1)人员需求清单,包括招聘的职务名称、人数、任职资格要求等内容;(2)招聘信息发布的渠道;(3)招聘工作人员的安排;(4)招聘费用的预算;(5)招聘时间的安排。

重点:确定招聘计划标准:计划合理、准确及时相关资料:《员工招聘实施细则》《公司人员聘用制度》《人员需求清单》《招聘计划》3、成立招聘小组公司成立招聘小组,负责招聘程序的实施。

(1)公司招聘小组成员要求:①形象职业:最好能统一职业着装、佩戴统一的企业标识,有良好的仪容仪表。

②态度真诚:公司招聘小组人员要做到态度诚恳,真诚待人。

有一些公司在高校招聘中往往招不到最优秀的学生,原因就在于大企业的傲慢。

(2)招聘小组成员:××经理:××用人部门:××、××行政人事部:××、××(3)小组成员职责:组长:××负责招聘工作的宏观控制副组长:××负责招聘工作的组织和运行考官:××负责简历筛选和应聘人员的面试××负责简历筛选和应聘人员的面试××负责招聘工作相关资料的准备重点:确定小组成员标准: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相关资料:《员工招聘实施细则》《公司人员聘用制度》4、联系招聘院校行政人事部负责联系招聘院校,商议校园招聘相关事宜。

(1)行政人事部提前一周与招聘院校就业指导中心取得联系,确定举办校园招聘相关事宜。

具体包括招聘时间和地点的安排,以及校园招聘会展费用的协调等。

(2)行政人事部可商议委托校方在校园就业网站发布公司招聘信息,增加招聘辐射面。

(3)如有可能,可以与相关学院专业取得联系,直接宣传公司招聘信息。

重点:确定招聘院校标准:联系及时、相关事宜商榷妥当相关资料:《员工招聘实施细则》《公司人员聘用制度》5、准备招聘资料(1) 招聘简章。

招聘简章包括公司的基本情况、招聘岗位、应聘人员的基本条件、报名方式、报名时间、地点、报名时需携带的证件、材料以及其他注意事项。

(2) 公司宣传资料。

包括公司简介、公司规模、文化理念、公司业绩、以及公司风采等。

可以以宣传单、海报或者喷绘的形式进行制作。

其中宣传单可用32K铜版纸双面彩印。

(4) 《人员招聘申请表》、《面试成绩评定表》、面试准备的问题及笔试试卷等。

(5)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及其他相关证明。

重点:准备招聘资料标准:信息准确、资料全面相关资料:《公司人员聘用制度》《员工招聘实施细则》《招聘工作计划》《公司宣传用相关资料》《人员招聘申请表》《面试成绩评定表》《面试题》《笔试题》《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及其他相关证明资料》6、招聘费用估算由行政人事部制定《招聘费用估算表》,报总经理批准。

费用预算应包含以下内容:企业宣传海报及广告制作费、招聘场地租用费、招聘信息宣传费、交通费、食宿费、招聘资料复印打印费、其他预支费用。

重点:制定《招聘费用估算表》标准:使用合理节省开支相关资料:《招聘费用估算表》二、招聘实施1、发布招聘信息(1)招聘小组到达之前,行政人事部应当委托校方在校园就业网站及时发布公司招聘信息,介绍公司招聘应届毕业生的需求、用人标准、报名时间、地点等其他注意事项,以使应聘者做好充分准备。

(2)招聘小组部亦可同时与相关院校学生会取得联系,委托院系学生会或校青协组织在校园内部张贴海报,宣传公司文化理念,公司简介招聘人数及要求等信息,扩大宣传力度。

重点:发布招聘信息标准:发送及时、宣传到位相关资料:《招聘简章》《招聘计划》2、布置招聘会场(1)招聘举办前,招聘小组应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就招聘会场的使用达成一致,由校方负责安排招聘地点。

(2)招聘小组根据校方安排的招聘地点利用招聘海报或X展架布置会场。

重点:招聘会场布置标准:布置合理、调整及时3、甄选面试人员(1)筛选简历①招聘开始,招聘小组接收应聘者简历,并对简历进行筛选,将筛选出来的简历再做一次大致浏览,划出对简历有疑问的地方,以便面试时提问。

进行应聘资料筛选时,一般从专业、户口、社会实践等方面综合比较。

②招聘小组对选出符合要求的应聘者,确定面试时间和地点,发出面试通知,对不符合者,直接淘汰。

③如果应聘人数相对较少,则采取当场投递简历并面试的方法。

重点:筛选简历确定初试人员标准:筛选合理、统筹兼顾相关资料:《员工面试实施细则》《公司人员聘用制度》《应聘者简历》(2)面试实施①面试前要准备好面试题目、评分标准、具体操作步骤等。

②面试人员携面试通知登记后,由工作人员引领面试者按顺序进行面试。

注:面试人员应向招聘小组递交的如下个人资料: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明复印件。

个人简历及其他能证明身份和能力的资料。

③面试结束,招聘小组统计面试者成绩,定出面试合格人员名单,交由招聘小组组长签字确认。

重点:执行面试,选拔人才标准:面试公正、提问得当相关资料:《员工面试实施细则》《应聘者简历》《应聘人员个人资料》《面试成绩评定表》《面试题》《笔试题》《面试成绩汇总表》三、人员录用1、人员录用审核(1)确定面试合格人员为录用对象,发放录用通知。

(2)根据应届生招聘的相关规定签订三方协议。

(3)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录用为本公司员工:l精神病史、传染病或其它重疾者;l有刑事(劳改、拘留、判刑等)记录者;l和其他企业签订协议者。

2、人员录用跟踪签订协议后还需要做好后期跟踪,因为优秀应届生很有可能被其他的企业相中,因此需要通过后期跟踪,打消他们另谋其他企业的念头。

签订三方协议后,如录用者又与其他单位签订协议或试图毁约,行政人事部应按协议做出相应的毁约处理。

(1)应届毕业生接收告知公司地址和乘车路线。

人员到公司后,要热情接待,尽快安排入职培训,让他们了解公司,了解公司的运作,使他们更快地适应工作、融入社会。

(2)跟踪阶段行政人事部要定期了解应届生的心态,听听他们的声音,及时给予帮助与引导。

不能用对待社会招聘人员的方式对待应届生,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熟悉公司与本职工作,需要更多的理解与引导。

公司始终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让应届生在短期内完成从学校到公司的转变?”因为转变所花的时间越短,公司支付的培养成本越低,应届生也会越快为公司创造价值。

面试会出现的问题1.不作记录或很少作记录在面试时进行适当的记录是必要的,如果面试官仅凭自己的大脑记忆,会容易出现遗忘或偏差。

特别是在对一组人员进行分别面试时,面试官往往仅能对第一个人和最后一个人产生比较深刻的印象,而对其他的应聘者没有什么印象。

不作记录或很少作记录实际上会降低面试的效果和准确度,虽然在面试过程中可能会有较好的效果和较高的准确度,但由于无法进行保留,从而降低了面试的成效。

2.遗漏重要的信息有的时候,面试官会把过多的精力和时间花在影响工作是否成功的个别关键因素,他(她)们往往只考察到应聘者有限的几个方面,而难以获得关于应聘者的完整信息。

实际上,对面试者任何的片面了解都会造成面试的不公平。

如果遗漏了应聘者的重要信息,很可能会对应聘者做出错误的判断。

3.提问无关的问题当面试官不小心提出无关问题时,会让面试者感到诧异或不满。

如果这个无关问题涉及到应聘者的隐私,很可能会引起应聘者的反感。

提问无关问题不仅浪费了大家的时间,更重要的是破坏了融洽的面试气氛,甚至会让应聘者对公司产生负面的印象。

4.存有偏见或先入为主所谓先入为主,就是在面试前就对应聘者形成了固有的看法。

这种固有看法的产生与面试官的文化和价值取向有关。

比如面试官本身就是一个很看重学历的人,那么在面试开始之前,低学历的应聘者已经先输一分。

这种先入为主的面试,不仅会破坏面试的效果,还会影响公司在应聘者中的形象。

5.提问重复的问题提问重复的问题往往会出现在初试与复试的衔接中,如果复试的面试官不了解初试的情况,就很容易提出相同的问题。

提问重复的问题首先浪费了大家的时间,不论是对应聘者还是面试官,面试的时间都是非常宝贵的,如果不精力集中在最需要提问的问题上,往往会无法准确地考察出应聘者的真实情况,从而影响了面试的效果。

6.忽略应聘者的工作动机有的面试官将大量的精力放在考核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上,而忽视了应聘者的工作动机。

工作动机,简单地说就是指应聘者对组织的适应情况和对工作的主动性。

如果应聘者对所应聘的工作持消极的态度,或者他对工作本身没有任何的兴趣(仅仅是为了获得临时性的保障而工作),或者从综合素质上讲缺乏沟通和协作能力,那么这一切都会影响到他的工作业绩,更严重的是,这种不太良好的工作作风会传染给其他的同事。

须知:工作能力和工作能动性不同。

前者指应聘者是否具有担当工作的客观能力,后者反映了应聘者的一种主观愿望:愿不愿意为企业服务。

如果忽视这一点,可能会出现应聘者被录用后的低劣绩效表现,以及较高的流失率。

7.做出草率的判断有些面试官基于自己多年的面试经验,自认为自己有一套很好的看人术,有时只是简单地握握手,或者寒暄几句,就草率地对应聘者做出判断。

有时因为用人需求迫切,从而简化了面试的程序,这些都容易造成用人失误。

要知道,错用一个人要比缺一个人损失大得多。

8.被应聘者的某项特点左右有时面试官可能会只凭应聘者的某一项优点,而做出整体的判断。

这种光环效应无疑会对面试带来误导。

比如在招聘开发项目组长时,某位应聘者显示出了高超的软件开发能力,面试官就有可能误认为他是项目组长的合适人选。

实际上,作为项目组长而言,最为重要的是团队协调能力和开发管理能力,并非软件开发能力。

提高面试效果一、界定清晰可行的“选人标准”。

标准要求是具体的、可衡量的,以作为招聘部门考察人、面试人、筛选人、录用人的标杆。

因为人才不是越优秀越好,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一)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软”素质,这由企业文化决定。

即选人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还是以才为先?是强调个性突出还是团队合作?是开拓型还是稳健型?等等,这侧重于考察应聘者的兴趣、态度、个性等。

(二)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硬”条件,通过职务分析明确该岗位的人需要具备的学历、年龄、技能、体能等。

这侧重于考察应聘者的能力、素质等。

只有掌握了标准,招聘人员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用心中的这把“尺”去衡量每一位应聘者。

否则稀里糊涂,根本没有办法从众多的应聘者中挑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更严重的是经过“层层筛选”出来的优秀的人选在试用一段时间后发现竟然并不适合本企业,从而造成企业财力和精力的极大浪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