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战

信息战

论信息战争的新特点考号:考点:姓名:内容提要: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国际,经济,政治关系。

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

现代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化战争也呈现了它不同于以往传统战争的一些新特征。

本文将对信息化战争的含义及其特征等进行探讨,论述与研究。

对于积极推进我军的各项改革和建设实现军队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变,提高军队实战能力希望能起到一定得作用和帮助。

关键词:信息化战争基本形态新特征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推进,新型作战手段和新型作战力量快速发展,作战空间日益拓展,战争形态与作战方法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信息化战争的一些特点正逐步暴露。

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战争发展的新趋势,对于优化作战指导,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意义重大。

一、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形态信息化战争这一军语概念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

1995年他在原国防科委首届科学技术交流大会上的书面发言中提出“现阶段和即将到来的战争形态为核威慑下的信息化战争”。

这是首次开创性地提出“信息化战争”的概念.。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社会的产物。

当人类逐步从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时,信息化战争也悄然登上了战争舞台。

信息化战争与其他战争相区别“信息化“是核心,是关键。

信息时代的战争也不只是信息化战争一种类型。

在一定时期内发展中国家间战争主要打的还是机械化战争。

但从整体上看,信息化战争将是主要的战争类型。

信息化战争的定义现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定论。

近年来,中外军队对信息时代的战争形态提出过多种观点。

除了我军普遍采用的信息化战争和美军使用的信息战争外,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还使用过第三次浪潮战争,壁龛战争;俄罗斯军事理论家弗·伊·斯里普琴科则使用了六代战争的称谓。

在不同场合,我军也先后使用过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民战争,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等。

2001年7月,美国防部在其海军提出的“网络中心战”概念的基础上,将“网络中心战”作为信息时代的基本标志。

之所以出现如此多的观点,一方面反映了学术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们对作战形态认识方法上的不一致。

有人认为“信息化战争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是信息时代战争的基本形态。

”有人认为“所谓信息化战争就是信息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条件对胜负发生关键性作用的战争。

”也有人认为,“信息化战争,是指以信息化为主导,以高质量的机械化装备为平台,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信息化理论进行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但并不是说它与传统意义上的战争没有必然联系。

通过将新时期诸如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与二战,朝鲜战争等典型的工业时代的战争相比较,我们会发现战争构成的社会基本要素没有改变。

军事,政治,经济,文化让、仍然是基本的社会因素。

发生变化的仅仅是战争资源要素的地位和运动方式。

由以物质资源为主发展到以信息为主。

战争的战场作战形态由兵力火力的交战演变为信息化作战。

这是信息化战争区别于其他时代战争的本质。

基于这两方面情况,我们可以认为: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形态应该是以信息化作战体系为依托,以信息化作战为核心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科技一体战。

(1)这也是从外部特征上对信息化战争的定义。

但是信息化战争是发展着的战争形态。

一方面,它保留了机械化战争的一些特点,并随着机械化要素的不断发展,使之更为丰富。

另一方面,它以信息力的新质改变机械化战争形态,使其具有全新面貌,并经历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由器物层面到道论层面的发展过程,把人类信息生产力的发展成果全面地运用于战争。

再一方面,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海洋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在新型无人驾驶太空战斗机、新概念武器、新作战空间武器等推动下,战争形态还有可能再次出现转变,产生区别于信息化战争的新形态。

二、信息化战争的新特征1.战争形态与传统战争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战争的形态与作战样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一些传统的战法也经历着根本性的变革。

战略,战役,战术三个作战层次空间的界限趋于模糊,甚至融为一体,其战法也越来越明显地表现趋同性。

从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实践可以看出,一些新的战争形态与作战样式已悄悄登上历史舞台精确作战精确作战是在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支援下,用信息化,智能化的高精度武器装备实施的作战行动。

它要求对作战目标实施精确的侦查和定位;对作战决策实施精确的运筹;对兵力投送实施精确的计划;对作战行动实施精确的准备;对部队作战实施精确的保障;对打击效果实施精确的评估,最终以实现以最低的代价达成最佳的效果。

(2)精确作战的主要特征为①非接触;非接触即交战双方在不直接接触的条件下的作战行为。

其明显优长是可以减少人员伤亡,有利于掌握战场主动权。

它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实施远距离和超远距离打击。

②精确点穴;精确点穴是在信息系统的指挥控制和支援保障下由制导武器实施的攻击行动。

它所攻击的目标大多是敌方信息系统的关键目标。

③距离可控;距离可控精确打击的距离可以根据作战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既可以近距离攻击,也可以远距离打击,具有很强的可控性。

④目标可选;目标可选指的是对目标的主要,次要,打击的先后顺序有能力进行选择,从而彻底突破传统的“战线”和“战场”概念。

⑤手段可调;指可根据需要对打击手段和武器进行调整,组合,以形成最佳作战能力。

⑥震慑力大;精确打击增大了作战的隐蔽性,突然性。

因此实现了双重杀伤,不仅摧毁目标,而且造成心理震慑。

情报战情报战是围绕信息的获取而展开的对抗。

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的获取,控制,使用三方面,信息的获取是先导,不能有效地获取信息,就不能有效地控制信息。

情报的对抗总是先于其他作战行动展开。

情报战主要有技术,经济情报战;外交情报战;军事情报战。

在未来战争中参战力量众多,协调保障困难,计划组织繁琐,必须在战前开展广泛的情报工作,依据敌情,我情。

环境等综合情况制定周密的计划和各种应对预案;作战准备时间长,而实施时间短,首战往往决定制信息权的归属,且首战本身可能就是情报战,因此以获取信息为目的而展开的情报战,既是信息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他样式信息战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情报战在信息战中处于基础地位。

电子战电子战是敌方双方使用电子技术装备进行对抗的作战样式。

美军对电子战的定义是:电子战是利用电磁能和定向能以控制电磁频谱或用电磁频谱攻击敌方的任何军事行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所下的定义是:运用电子对抗手段进行的作战,而电子对抗是为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系统)的效能。

保护己方电子设备(系统)发挥效能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行动的统称。

所有使用电磁波的设备,如C3I,雷达,通信,导航,敌我识别,精确制导,无线电引信,计算机和光电设备等,都是电子战的对象。

电子战包括电子侦察与反侦察,电子干扰与反干扰,隐身与反隐身,摧毁与反摧毁,制导与反制导等对抗形式。

电子战的主要目的包括:通过电子侦察获取情报;削弱敌方各种高技术兵器的作战效能;削弱敌方控制指挥系统;电子防御。

网络战网络战是指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为干扰,破坏敌方网络化信息系统并保证己方网络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

目的是夺取或保持信息优势或制信息权。

网络战的特点:①战略,战役,战术网络界限模糊,未来战争各种信息在集成化网络环境中有序流动,呈现出紧密互联,相互融合的特点。

②网络战场疆域不定。

网络战场是在无形网络空间进行,其作战范围瞬息万变,网络所能覆盖的都是可能的作战网域,所有网络都是可能的作战目标。

③隐蔽性强。

网络战行动常以正常的信息交流形式出现,无迹可查,无影可随,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难以检测和监视,也很难提前预设针对性强的应对措施。

④网络人员不再只限于军人。

在网络战中,一般平民可以通过信息空间志愿参加战斗,甚至很容易跨国界参加战斗,军人与平民界限很难分清。

心理战心理战是以改变个体和群体心理状态为目标,运用各种形态的信息媒介从精神和意志上打击敌人,保护自己的一种特殊作战样式。

(3)心理战常用宣传手段实施,如以印刷品,广播,电视为主要工具,散发传单,传播谣言等。

除此之外,心理战还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实施。

如通过暴力行动震慑心理通过战术欺骗行动使敌人上当受骗等。

心理战的主要目标是使对象出现心理异常反应。

在信息化战争中,心理战的特点有:①软硬攻击结合,软攻击指使用各种心战手段实施心理攻击。

硬攻击指用具有很强心战作用的大威力高精度信息化武器实施远程精确打击。

②技术手段先进,传播途径多样。

使用摄像机,计算机,交换机,音频,视屏磁带,卫星,电视等设备进行多渠道信息传播与宣传。

③传播信息量大,迷惑性强。

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手段日益先进,信息量经大幅度增加。

很多信息来源不明,隐蔽性强,对作用对象迷惑性大。

2.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队装备的变化武器装备是军队在作战时直接凭借的物质手段,也是衡量战争与军队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与传统的机械化战争时代的装备相比较,信息时代的武器装备更呈现出信息化,精确化,一体化,智能化等趋势。

武器装备智能化在武器装备的物理性能接近极限的情况下,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武器装备信息化,智能化,能从根本上增强武器系统的智能。

不仅使各类武器系统能利用自身探测和处理装置自主地对目标进行分析,区分,识别,判断,排序和掌握最佳攻击时机,而且通过各级C4ISR系统可以把整个战场上各军兵种的武器系统,作战平台联合为一体,使战区内成千上万个火力单位紧密的配合,极大提高作战效能。

信息战既是信息时代高技术发展的产物,又是代表着现代高技术条件下战争特点的新的作战样式。

在信息时代,武器装备向信息化特别是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特别明显,出现了各种信息化弹药,信息化作战平台,军用智能化机器人,单兵数字化装备,人-机结合的C4ISR系统以及计算机病毒武器等智能化武器系统。

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智能化武器装备主要有智能炸弹,智能地(水)雷,智能战车,智能飞机,舰艇,智能C4ISR系统和智能机器人等“智能武器”的出现与广泛应用,是高技术战争的主要特征,也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标志。

这些武器装备共同之处是具有人脑的某些功能,如分析,判断,筛选,评估,综合的思维能力和自主攻击的行动力等,具有很大的军事价值。

指挥系统自动化指挥系统自动化是指军事指挥体系采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技术与指挥人员相结合,对部队和武器实施指挥与控制。

20世纪50年代,指挥自动化被称为C2(指挥与控制)系统。

20世纪60年代,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在系统上加上“通信”形成C3系统,1977年,美国首次把“情报”作为指挥自动化不可缺少的因素,并与C3系统相结合形成C3I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