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平面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1、总平面设计必须符合生产流程的要求。
原料、半成品、成品的生产作业线应顺直、短捷,避免作业线的交叉和返回。
2、将占地面积较大的生产主厂房布置在厂区的中心地带。
3、工厂大门及生活区应与生产主厂房相适应,便于工人上下班。
4、主风向的影响:主风向由各地风玫瑰图决定。
为确保生活区、行政区的环境卫生,生产区应处在生活区的下风向。
5、总平面设计应将人流、货流通道分开,避免交叉。
工厂大门至少应设置两个以上,包括正门(指职工出人门)、侧门(指产品、材料出人口)、后门(指原料、燃料、废料进出口)等。
6、面向城市交通干道方向做工厂的正面布置。
正面的工厂建筑物应直线性布置,与城市建筑保持协调。
二、总平面设计的方法
1,工厂组成:(1)生产车间,(2)辅助车间,(3)动力车间,(4)行管部门,(5)绿化区域,(6)道路等运输设施,(7)三废治理(废污处理设施和场地)等。
2.厂区划分
厂房左侧区厂后区
厂房
右侧区生产区
厂前区
厂前区:行政管理及后勤职能部门等有关设施。
生产区:车间厂房及其毗连紧密的辅助车间厂房和少量动力车间厂房。
厂后区:原料仓库、露天堆场、污水处理站等。
全厂运输道路成为分割各区片的界限,主干道与厂区大门通连。
根据城市卫生规范,厂前区、主干道两侧应充分布置绿化设施且注意美化环境。
必要时,要根据地区主风向,在左右两侧区或厂后区设置卫生防护地带,以免污染厂外环境并降低噪音的影响。
3、建筑物的布置位置
(1)主要生产车间建筑物应首先考虑布置在生产区的中心地带。
(2)辅助车间建筑物的位置应靠近其服务的主车间厂房或其服务对象。
(3)动力车间尽量靠近其服务的具体部门,可以大部集中布置在厂区的左侧或右侧。
少数也有布置在生产区内的。
(4)行政管理和后勤部门建筑设施的总体布置应是集中在厂前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