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心得体会
更新观念,提升能力
华东师大学习心得体会
大通县西山中学校长姜军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本人很荣幸于4月19日到26日前往华东师大参加了由县委组织部、县教育局举办的西宁市大通县校长高级培训班,首先感谢各位领导给了我这样的学习机会。
此次培训为期五天。
在培训期间,我认真听取了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华东师大教育管理系主任魏志春教授、华东师大教育管理系刘海波教授、戴群教授等专家关于学校管理工作的讲座,并参观了上海市两所学校。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那么,作为校长而言,如何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学校的灵魂呢?不同的时期,对校长工作有着不同的要求。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对培养人的要求的改变,更迫切地向校长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
而通过本次培训,让我对校长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下面就我的学习和认识谈几点心得体会,于大家共勉。
一、要努力提升专业化素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专业化的范围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社会职业加入专业化进程。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正在不断深化,
并在教书育人、教育研究工作中有较高的造诣或取得一定成就的人。
”当前学校校长的工作现状是主要工作精力都放在日常管理工作,很少关注或者不深入关注学校最核心业务—课堂教学、教育科研,也缺乏相应的能力引领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很难引领学校教育科研;对教书育人的提倡满足于口头要求多,制定具体有效措施并给予落实的少。
教育家办学就是校长不仅要深入到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来,而且要高度重视教育研究,不断地思考、探索、总结,努力取得有价值的真正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力争在一定范围内推广,争取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力推动学校,乃至地区的教育发展和进步。
本次学习我有幸参观了上海市侨光中学,据校长介绍,侨光中学在2003年时教学质量急剧下滑,社会声誉下降,学生们都想逃离侨光,家长到处上访要求给孩子转学,学校下午2点以后就找不到教师,大部分教师都跑到歌厅、酒吧等场所消遣了。
针对上述现状,新校长黄爱娟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认为以前的学校管理是粗放型管理,与粗放相对应的就是精致,于是学校提出了课题《实施精致教育》,课题以课堂为突破口,开展课堂精致教育研究实践。
之后又逐步进入德育领域和管理领域。
学校以课题《实施精致教育》为载体,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现在的侨光虽然还只是一所普通中学,但是不但教学成绩已超过浦东新区两所重点高中,而且学校也成了上海学校管理和教育科研的样板学校,许多管理和科研现场会都在侨光学校展开,如今学校很快就要升格为重点中学,学生们都想方
设法要进侨光,许多因为进不了侨光而上访。
这就是“科研兴校”、“科研立校”。
我想侨光的发展就是得益于黄校长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研究。
我认为黄校长就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家,因为她能引领教师成长、能指导学校教育科研、能寻找学校新的增长点、能著书立说。
三、校长要学而时习之,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新时期的校长作为学校管理工作者,除了掌握扎实文化知识和丰富管理经验外,还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思想以及信息技术,要学习先进学校成功的经验,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要不断“充电”,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了解教育管理信息,掌握教改动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充实自己,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管理工作中去。
学习的途径有多读书、多培训、多观摩、多思考。
高尔基曾强调“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读书,不通今博古,没有全新的教育理念,没有全方位的知识积淀,你又有什么底气去面对师生?我想一位整日与书为伴的人真的是没有理由不具有鲜活的思想,没有理由不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校长专业知识作为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必须在教育机构接受长期、系统的教育才能掌握它们,科学系统的培训就是校长成长的捷径。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是相连在一起的事情。
对学习内容要思考,通过思考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知识,从而达到指导实践的目的。
以上就是我在培训学习期间的几点心得体会,不妥之处还请领导、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今后我一定尽力把本次培训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努力把学校管理好,把学生教育好。
面对未来,我充满信心,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