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常管理法的内容六常管理法六常管理法是由著名酒店管理与服务培训专家邵德春由日本的“5S”法总结创新出来的管理模式。
一、六常管理法的内容常分类:就是把管理的所有物品分成两类:一类是不再用了的,另一类是还要用的。
常整理:就是把不用的物品清理掉,把还要用的物品数量降到最低安全用量,然后摆放井然有序,贴上任何人一看就能明白的标签。
常清洁:就是整理完了就要给物品、设施做清洁工作。
常维护:意思是对前面“三常”的成果进行常维护。
维护“三常”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到不用分类的分类;不用整理的整理;不用清洁的清洁。
常规范:就是要把员工的一切行为规范起来。
常教育:就是通过批评教育使全体员工养成“六常”习惯。
“常”,顾名思义,是指某一动作或现象不间断的发生或持续相当长时间。
这6项内容有机组合在一起,便构成一个管理理论体系和管理方法——即6常卓越管理。
在行业上简称六常法,也有称6S的。
二、六常管理法的由来日本的“5S”法也有它的来源,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个岛国,在古代,日本的居民以渔民为主。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居民则以农民为主。
农民和渔民有什么区别呢,就在于农民的家一般都是大房子,有什么东西往屋子里放,再加上中国人历来有勤俭节约的传统,只要是自家的东西就舍不得扔,不管它到底有没有用,以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前的东西都放在屋子里,整个家经常是乱七八糟的。
渔民则不同,由于渔民常常以船为家,吃住都在船上,如果他们也像农民一样,什么东西都往家里放,船很快就会因不堪重负而下沉。
因此,为了使自己的家――船能正常使用,渔民就不得不经常整理渔船,将超过一年都不用的东西处理掉。
几千年来,以渔民为主的日本的就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日本文化――简单、有序与整洁。
早在两百多年前,一些日本的文人就将日本的家居文化归纳成“5S”法(在英语中是以S打头的):常整理、常整顿、常清扫、常清洁、常素养,并将这种- 1 -六常管理法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20世纪50年代,日本制造企业将“5S”法作为工厂现场管理的基础,从而形成了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方法。
其目的就是要让工作场所的工具摆放有序,提高工作的安全性及效率,降低产品不合格率。
日本制造业因为推行“5S”法成效良好,使得日本商品成为世界优质产品的代名词,于是就有跨国大企业将“5S”法推广到其它各地,“5S”法迅速成为风靡全球制造企业的管理方法。
日本的“5S”法简单有效、操作方便,也日益被中国的工厂、医院、酒店等组织所接受,并广泛应用于现场管理中。
但由于“5S”法主要针对工厂,而工厂和酒店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工厂有员工区、生产区,而服务行业除了员工区,更主要的是客人区,所以,在“5S”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补充有关酒店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发展出一套中国人自己的“六常管理法”,即常分类、常整理、常清洁、常维护、常规范、常教育。
三、六常管理法的好处1、节约员工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常见有以下问题1)工作环境零乱、邋遢。
在我们的印象中,工作间、小库房总是零乱、邋遢,因为备用物品品种多,如果不准备,客人需要拿不上,准备的物品不一定每天都用,而存放的地方有限,总是看到零乱。
2)因物品摆放随意而工作效率低下在日常的工作中,将物品随意摆放,以致经常找不到需要的东西上,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据统计,在管理混乱的行业中,80%的员工因为物品摆放随意、缺乏秩序,每天在8小时的工作时间中要花上1,1.5小时来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工作效率低下,实施“六常”管理,由于物品分类存放,同时有标记、有存量,员工可以很快在井然有序的货架上找到所需物品,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2、降低库存量,减少物品积压现象。
由于缺乏计划性而采购过量,导致出现物品积压等问题。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有时为了找一样东西要翻大半个仓库,有的东西明在账薄上有但就是找不到,等到不用的时候又出来了,以至于物品重复申购,造- 2 -六常管理法成物品的闲置,资金的积压,很不利于财务管理。
建议:仓库从分类、整理开始,不用的东西,该处理的处理,该卖的卖,物品分门别类存放,做到每一件物品有家、有名、有存量。
3、提高管理层次。
如果客人进入场所,看到什么都是井井有条,有规矩,感觉就不同,就会觉得管理到位,从而产生信任。
管理中的三大错误1)管理“表里不一”员工和管理者犯的最大错误之一就是“表里不一”:写的和放的不一样,说的和做的不一样。
比如:柜台、吧台,外面看起来富丽堂皇,可一进到里面却发现乱得一塌糊涂。
柜子里放置杂乱。
“消毒柜”里面放着未消毒的用品等等。
2)对设备只注意采购,却不注意保养。
很多时候,我们强调买设备要买好的,但在使用过程中却不注意维护保养。
员工对设备的清洁保养能力差,由于疏于管理,本该使用10年、15年的酒店设备短短三、五年就报废了。
如:空调机的散热器因为被污垢堵住了,无法正常散热,制冷效果不好造成了浪费。
3)对服务人员的要求有标准没有方法在日常的管理中,管理人员对服务人员只有要求与标准,却没有具体的方法,比如,要求服务人员必须做到工作区里的所需物品齐全、摆放整齐,但打开抽屉时,却发现里面的东西乱七八糟,甚至还有服务人员的个人用品,如手机、证件、钥匙、钱包等。
如果我们对每个员工使用的物品不加以规定,摆放不加以要求,员工工作时间在客人面前打手机、发短信……就无法保证服务的水平,客人因见到一次就会有不好的印象。
四、六常管理法六大目标:1、安全——“零”事故目标。
2、效率——30秒内取放物品3、卫生——无卫生“暗角”,一尘不染。
4、品质——顾客100%满意。
如场地、物品摆设合理、美观- 3 -六常管理法5、形象——营造优质企业。
6、员工——有修养,礼貌和遵守规则。
五、六常管理法作用六常管理是一个很好的日常管理技术,正确的应用,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让企业变得优秀和富有生命力。
说真的,六常看似平常,但只要你了解它,重视它,它就会产生神奇的作用。
总的来说,“六常管理”有以下9大作用:1、改善环境: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
2、有利标准化的推行。
因为常维护与修养,自然有利规范的推行。
3、保证质量:由于规范,工作环境的整洁将会减少工作过程中的误差,从而减少不合格的发生;整洁有序的物料管理,信息资料的管理,将会防止混淆、错用率;员工养成做事认真、有序的习惯,是保证质量的基础。
4、有利生意提升:品质、形象等得到提升,从而提升生意。
5、确保安全:安全来自日常的预防和维护。
6、降低成本:通过全面实施节约管理,减少能耗和物料浪费,最大力度的节约。
7、提高效率:良好的环境和气氛,良好的人际关系,会有助于员工提高工作热情,精力集中,使工作效率提高。
良好的工作环境将要求有序而严谨的工作的方式,物品摆放有序,也会使工作效率提高。
常进步的精神与行为,也会提高效率。
8、提高士气:改善人际关系和创造出快乐的工作。
9、提升员工的修养。
六、六常管理法的具体内容第一常常分类——让身边有条理常分类,就是将所有东西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再用的,一类是还要用的。
那到底怎么分呢,1、确定有用没有用的标准在实施“六常法”时,首先要确定物品有用没用的标准,这是对物品进- 4 -六常管理法行分类的关键。
例:真正需要1、正常的机器设备、电器装置2、工作台、材料架;3、正常使用的工具;4、有使用价值的消耗用品;5、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样品;6、办公用品、文具;7、使用中的清洁工具、用品;8、各种有用的海报、看板、资料;9、有用的文件资料、表单记录、书报杂志、其它必要的私人用品。
确实不要地板上:1、废纸、杂物、油污、灰尘、烟头;2、不能或不再使用的机器设备、工具;3、不再使用的办公用品;4、破烂的图框、塑料箱、纸箱、垃圾桶;5、呆滞料或过期品。
工作台或文件架上:1、过时的文件资料、表单记录、书报杂志;2、多余的物品、材料损坏的工具和样品;3、私人用品、破的压台玻璃、破的椅子。
墙壁上:1、蜘蛛网、污渍;2、过期和破旧的海报、看板3、过时的挂历、损坏的时钟、没用的挂灯。
2、倒推分类法确定物品有没有用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倒推分类法。
比如办公资料的分类,有很多资料我们不知道到底有没有用,怎么分呢,可以将所有的办公资料都贴上一个红标签,然后每用过一本就撕掉一个红标签,三个月后,发现有一部分撕掉了红标签,有部分没有撕掉,就表示没有撕掉的三个月没有用过,若一年后还有三本没有撕掉红标签,就表示这三本资料一年都没有用过,这就叫倒推法。
难区分的物品,就可以用这个办法进行分类。
- 5 -六常管理法生活中衣柜的整理也可用此方法。
如本季取出的衣物有几件整个一季都没有穿,说明明年也可能不会穿,再放一年如不穿,完全可以不再存放了。
3、一套工具或者文具我们经常发现在办公人员桌子上摆放的文具很多,办公桌显得凌乱,对这些物品应怎样进行分类呢,可以将需要的工具或文具分出一套,如一支铅笔、一支签字笔、一块橡皮等,将多余的另外收起或退回仓库,通过这种分类,就发现有很多东西其实都是不再用了的,工具或文具一套就够了。
有些东西有一件足以,例如;考试时有一只笔就足够完成考试,备另外一只是起到以备万一的发生,只有万分之一的机率。
除了办公用品、文具外,服务员的清洁工具和用品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分类。
第二常常整理——高效率的基础常整理,就是将不再用的东西清理掉,把还要用的物品数量降至最低安全用量,然后摆放得井然有序,再贴上任何人一看就能明白的标签。
目的:保证任何人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将任何物品放进和取出,提高工作效率。
一、根据使用频率分层保管(一)物品按使用时间长短分开存放序使用时间保存地点号1 一年都不用的物品丢掉或暂存入仓库2 7,12个月内要用的物把它保存在较远处品3 1,6个月内要用的物品把它保存在中间部分4 每日至每月都要用的物把它保存在使用地品5 每小时都要用的物品随身携带- 6 -六常管理法(二)物品按高、中、低用量分别存放我们不仅可以根据使用时间的长短来摆放物品,还可以根据用量的多少来分层摆放。
(日常生活中衣柜、抽屉的整理)一般来说,摆在仓库货架中间部分的物品,保管员取用时最方便,因此,货架的中间部分就应存放用量最多的物品;相对应地,拿起来不太方便的地方,就存放用量少一些的物品;半年才用一次的物品,就放在取用最不方便的货架顶部,这样,保管员半年爬一次货架也没多大关系。
抽屉里摆放物品时,可将常用的放在抽屉口方便取用,不常用的放在抽屉的最里面。
根据用量的多少来摆放物品,可以大大减轻保管员的工作量。
(实际工作中,各柜台存放的日用品的数量,只要满足应急即可,不需太多,不仅占地方也零乱。
确定一个量每天领取补充。
)(三)材料或工具按照操作顺序放置在生活中厨房的调味品的摆放肯定是经常用的、用的频率最多的盐和酱油放在手头,柜子的最外边,不常用的料酒、香油可能放在靠里的位置,目的是方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