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欢树导学案(教师用)

合欢树导学案(教师用)

《合欢树》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2.感受母子情深,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课前预习】
1.走近史铁生
生平介绍: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

1969年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在双腿残疾。

1972年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74年在某街道工厂做工,七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

1981年患严重肾病,1988年开始做透析。

2010年12月30日下午16点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于12月31日凌晨3点去世。

史铁生一生都为病痛所折磨,他说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终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代表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等。

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

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集或结集在海外出版。

2.初步感知文章,理清思路
熟悉文本,说说并概括作者写了人生中几个年龄段“我”与母亲的哪些事情。

【课堂探究】
1.深入探究,感受母子情深。

二十岁,对你意味着什么?
二十岁,对史铁生意味着什么?
二十岁儿子瘫痪了,对母亲意味着什么?
我十岁时的母亲是怎样?
《完全解读》P47:关于母亲的形象分析
我瘫痪后的母亲是怎样?
同上
试比照前后母亲发生的变化?
同上
2.有人建议将题目改为“母亲”,你以为如何?“合欢树”有什么含义?
《完全解读》P43:题目解析
2.疑惑之处
【拓展延伸】
学习本文朴实平淡的语言回忆并叙述你与母亲生活中最令你难忘的一件事或一个片断,谈谈自己的母亲或对母爱的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