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节 言语行为理论讲解

第四节 言语行为理论讲解

第四节 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speech acts)理论最初是由奥斯汀 (Austin)提出来的,言语行为理论来源于下面
的假设,人类交际的基本单位不是句子或其他表
达手段,而是完成一定的行为。

一、言语行为三分说 奥斯汀区分出三种不同的言语行为,即以言指事 (言之发),以言行事(示言外之力),以言成 事(收言后之果)。以言指事就是言语的字面意





(询问——断定:我没空开门;指令:你去开
门。)

我不是好欺负的。 (断定——承诺:我一定会报复的。) 你真是一个好人。 (断定——感谢:太谢谢你了。) 我再也不要看到你了。(拉开房门)( 断定——表情,命令:你快走!) 你做了这样的事,我还会容忍你吗?(拉开房门)







(询问——表情,命令:你快走!)

拉出去喂狗! 以言指事(或以言表意):字面 以言行事:通过这句话,怂恿、命令、建议另一


人把第三者喂狗。

以言成事(以言取效):听话者听了他的话,把
第三者喂狗了。

言语行为理论公式:
By saying X and doing Y, I did Z.


通过说X和实行Y,我取得了Z。

(1)我明天会来。

言语行为理论为我们审视言语交际提供了一个不


2、指令类。这类以言行事行为表示说话人不同程度地指
使听话人做某事,命题内容总是让听话人即将做出某种行 动。表示这种行为的动词主要有要求,命令、指示、建议、 乞求,邀请等。

塞尔(John R.Searl)将言语行为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3、承诺类。这类以言行事行为指说话人对未来的行为做 出不同程度的承诺,命题内容是说话人即将做出某一行动。 表示这种行为的动词主要有承诺、拒绝、威胁、保证、发 誓等。
主要有声称、任命、指定、宣布等。

为了使行事行为的功用分类能够适应分析语言交际话动的
需要,应该对塞尔的分类进行适当的补充。为此可以在塞 尔的五种类别之后增加如下三个类别:

6.询问,这是说话者要求听话者提供某些特定信息的行 事行为。例如:“你能否告诉我……”

7.应酬,它是说话者仅对听话者表示礼貌或者善意的象 征性、仪式性的行事行为。例如:“你好!”、“久仰!”

一句话到底是实施了哪种言语行为,要根据具体
的语境。如:

这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啊! 非本宿舍人员入内一律登记。


母亲:你要是不按时睡觉,还看什么电视连续剧, 我就告诉你爸。生了病还不好好休息。

儿子:行,我向你发誓一定马上就睡。
例中儿子的答话实际上施行了两种行事行为: 1.承诺;2.阻止他母亲继续数落他。

8.感叹,是说话者流露感情的行事行为。比如:“啊,
多美!”

其实,分类远远可以不止这八种,如有下列分类: 命令、请求、询问、感叹、责备、劝说、威胁、
讽刺、抱怨、打赌、证实、允许、安慰、指责、
斥责、奉承、拒绝、承认、建议、批评、鼓励、
表扬、祝愿、感谢、任命、命名、判断、描写、
指认等。所以言语行为到底有多少类是这一理论



甲(对乙):生了双胞胎,还不请客?
乙:生双胞胎有什么值得庆贺的,我养双胞胎可

要花双份的钱呢。

丙(对甲):哎,你升科长都三天了,还没有请
客呢。

丙的话实施的是断定行为,然而通过断定行为,
他间接实施了两种不同的以言取效行为:

1.阻止甲说乙;2.要求甲请客。

二、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s) 塞尔(Searle)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是指 一种以言行事行为通过另一种以言行事行为的表 达方式间接地实现。

义是什么,以言行事就是他的交际目的是什么,
他要实施一个什么行为,这句话是有言外之力的,
以言成事就是言后之果,也就是他实行了这个行
为之后,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

奥斯汀认为:“经常地、甚至可以说惯常地,话
说了以后,会产生一定影响,及于听众,及于其 他人,及于说话人自己,影响其感情、思想、行 动。这些影响之产生,可能是说话人的心计,意 图、目的。”
的一个薄弱之处,因为这种分类可以无限细化。

奥斯汀提出了“行事句”(performatives)的概 念,它指那些实施行事行为的句子。一般行事句 都有行事动词。所谓的行事动词是指示了行事行 为的动词。

在行事句中以行事动词作谓语动词并且说出该行 事句时,所实施的就是句中行事动词所标志的那 一种或几种行事行为。但是在一个句子中,行事 动词并不一定出现。

(2)医生:你以后不能吸烟了。
(3)大家以后出校门时要带着学生证。 (4)要是再不听话就打屁股。



塞尔(John R.Searl)将言语行为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断言类或阐述类。这类以言行事行为表示说话人对某 事做出一定程度的表态,对话语所表达的命题内容做出真 假判断。表示这种行为的动词有声称,陈述,声明,断定, 否定,澄清等。


4、表达类。这类以言行事行为指说话人在表达话语命题
内容的同时所表达的某种心理状态,实施该行为的前提是 话语命题内容的真实性。表达这种行为的动词主要有道歉、 吹嘘、慰问、感谢、欢迎、祝贺、哀悼等。

塞尔(John R.Searl)将言告类。这类以言行事行为指话语所表达的命 题内容与客观现实之间的一致。表达宣告的动词


那个戒指真漂亮! (断定或感叹——请求:我要那个戒指。) 别忘了,你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儿子。 (提醒——威胁:你儿子的命还要不要?) 甲:我要减肥。 乙:我就喜欢你现在这个样子。 (宣告——劝阻:不用减肥。)







你真好!
(断定——表达)


丈夫:老婆,门铃响了,快去开门。 妻子:我没听见。 (可能1:断定——拒绝。可能2:断定。) 丈夫:真响了。 妻子:没看见我在做面膜吗?

下列动词都可以成为行事动词:断定、认可、确
认、承认、否认、肯定、指出、说明、申明、重
申、答复、批准、命令、指示、乞求、请求、要
求、恳求、祈求、请、祷告、请教、询问、推荐、
警告、邀请、允许、同意、宣誓、发誓、告诉、
劝告、保证、担保、接受、感谢、祝贺、道歉、 哀悼、庆贺、欢迎、祝福、抗议、批准、谴责、 定义、任命、命名、委任、宣布、宣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