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籍管理复习题

地籍管理复习题

复习题18周周四晚
一、问答题
1.地类调绘工作有什么要求?P76(略)
2.地籍测量的内容是什么?P120地籍测量的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
量和利用状况等信息。

1)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的测量
2)行政区划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及界址点坐标的测量
3)地籍分幅图、宗地图等的地籍图测绘
4)对地块和宗地面积进行测算、平差和统计
3.土地面积量算的原则是什么?P84
4.概述土地面积量算的步骤
5.简述航片野外调绘的基本方法P81
6.宗地划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105
1)由一个权属单位所有或使用的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划分为一宗地,成为独立宗
2)如果同一个权属主所有或使用不相连的两块或两块以上的土地,则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宗地3)如果一个地块由若干个权属主共同所有或使用,实地又难以划分清楚各权属主的用地范围的,划为一宗地,称共有宗或组合宗
4)对一个权属主拥有的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如果用地范围过大,或土地权属来源不同,或土地利用状况相差太大,或楼层数相差太大,或存在建成区与未建成区,或用地价款不同,或使用年限不同等情况,可划分成若干宗地。

7.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的内容是什么?P154
1)准备工作A.制定工作计划 B.收集有关资料 C.编制技术设计书 D.制定动态分类系统
2)遥感动态监测技术流程 A.多源数据的选取B.多源数据预处理C.变化信息提取及类型确定D.外业核查E.变化信息后处理F.面积量算与统计量算时应逐个对变化图斑进行面积量算,然后按要求分别进行统计G.监测精度评定重点是应用实地外业核查以及被监测图斑的数据,与实地测量面积进行比较,按图斑大小分档进行统计分析及精度评定。

3)监测成果的整理、提交 A.基本监测图B.编写动态监测技术报告C.监测成果提交
8.地籍图表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P124
1)地籍要素,
2)地物要素,
3)数学要素,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 15分)
1.地籍:是指记载土地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用途(地类)等基本情况的簿册。

土地的户籍
2.地籍管理:P6针对地籍的建立、建设和提供应用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措施。

3.地类图斑:P76是指实地为同一地类的连片土地,在外业调绘片上形成的一个斑状图块。

4.更正登记:P247是指已完成土地总登记,或初始登记,或变更土地登记后,发现登记的结果有误或有遗漏时,由权利人、利害关系人申请或由土地登记机关依职权更正原登记内容的土地登记。

5.耕地:P56指种农作物的土地。

6.宗地:地籍调查的单元,是被权属界限所封闭的地块
7.宗地图:P125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线和相邻宗地关系的真实记录,是以宗地为单位编绘的地籍图,是土地证书和宗地档案的附图,它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制作成的反映宗地实际位置和有关情况的一种图件。

8.地籍测量:P119是指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为获取和表达宗地权属界址点、线、位置、形状、数量、质量等基本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

9.地籍调查:P99是指遵照国家法律规定,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的方法,查清每一宗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质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并以图,薄表示,为土地登记、核发证书提供依据的调查工作。

10.土地登记:P210是指土地登记机关按法律规定,将土地权利人的合法土地权利,依法载录于专门设置的簿册上的行为和过程,也是国家对土地实施有序管理所需建立的一种制度。

11.土地总登记:P231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辖区内全部土地或者特定区域内土地进行的全面登记。

12.土地初始登记:P233是指土地权利人取得土地权利后,为获取国家法律认可而进行的土地登记的行为和过程。

13.初始地籍:是指一种地籍制度确立后,由于缺少该制度下的地籍资料,而就某个行政辖区全部土地开展的一次基础性的全面的调查、记载、整理等,从而建立起的地籍。

14.变更地籍:P146为了保证地籍资料及测绘成果的现势性和可靠性,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地籍资料和测绘成果进行更新以及地籍要素和土地权属发生变更时进行修正后重新建立地籍的过程。

三、案例分析
1.世纪集团2005年在新锦市工业区以出让方式取得一宗面积为15000平方米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用途为工业用地,使用年限为50年,登记时间为2005年5月20日。

为筹集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2015年3月10日集团以该宗土地使用权作为担保向市建设银行申请贷款,双方签订了抵押贷款合同。

请问如何申请办理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