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一、 选择题1.如图所示三铰刚架,受水平力P 作用,有以下四种说法,其中错的是( )。
A.AC 为二力平衡杆件 B.BC 为三力平衡构件C.反力R A 和R B 的方向都指向CD.R A 的方向指向C ,R B 的方向不确定 2.光滑面对物体的约束力,作用在接触点处,方向沿接触面的公法线,且( ) A .指向受力物体,恒为拉力 B .指向受力物体,恒为压力 C .背离受力物体,恒为拉力D .背离受力物体,恒为压力3.力的可传性原理是指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在不改变其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下( ) A .平行其作用线移到刚体上任一点 B .沿其作用线移到刚体上任一点C .垂直其作用线移到刚体上任一点D .任意移动到刚体上任一点 4.柔索对物体的约束反力,作用在连接点,方向沿柔索( ) A.指向该被约束体,恒为拉力 B.背离该被约束体,恒为拉力 C.指向该被约束体,恒为压力 D.背离该被约束体,恒为压力5.图示平面结构,由两根自重不计的直角弯杆组成,C 为铰链。
不计各接触处摩擦,若在D处作用有水平向左的主动力F,则支座A 对系统的约束反力为( )A.F ,方向水平向右B.2F,方向铅垂向上 C.22F ,方向由A 点指向C 点 D.22F ,方向由A 点背离C 点 6.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 ) A.刚体 B.变形体C.任意物体D.由刚体和变形体组成的系统7.如图所示,不计自重的杆AB ,其A 端与地面光滑铰接,B 端放置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受主动力偶M 的作用,则杆AB 正确的受力图为( )8、( )是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的基础。
A.二力平衡公理 B.力的可传性定理 C.作用和与反作用公理 D.力的平移定理9.三直角折杆AB 、BC 、BD 连接如图所示,不计自重。
其中属二力杆的杆件是( ) A.AB 杆 B.BC 杆 C.AB 杆和BC 杆 D.BD 杆10.如图所示简支梁,受P 力作用,对于反力R A 、R B 有以下四种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
A.R A 、R B 的方向都是向上的。
即↑ B.反力R A ↓,R B ↑ C.反力R A 方向不定,R B ↑D.反力R A 、R B 的方向都是向下的,即↓ 一选择题1D2B 3B 4B 5C 6A 7C 8D 9A 10A 二 .填空题1、力矩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 。
2、静力学是是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 的科学。
3.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任意移动其作用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效果,称为力的_________。
4.只在两点受力而处于 无重杆,称为二力杆。
5.作用在刚体上的力F,可以平行移动到刚体上任一点O ,但必须附加一力偶,此附加力偶的矩等于____________。
6、图不弯杆ABC,不计重量,C 点处受力F作用,用作图法可通过_______定理,确定B 点处支座反力的作用线位置。
7. 作用于刚体上的二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状态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此二力大小______、方向______、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8.约束反力的方向应与约束所能限制的物体的运动方向___________ 。
9.在图示平衡的平面结构中,两根边长均为a 的直角弯杆AB 和BC 在B 处铰接。
BC 杆的D 处作用有铅垂力F,若不计两弯杆自重和各接触处摩擦,则根据三力平衡汇交定理,C 处约束反力的作用线沿___________的连线。
10.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该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力的____________法则确定。
三、判断题( )1、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的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
( )2、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可以沿着它的作用线任意移动,并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
( )3、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此三个力在同一平面内。
( )4.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只适用于刚体。
四、简答题1简述二力平衡公理?2简述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3简述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4简述作用与反作用公理?5简述物体系统的内力和外力的区别? 答案: 二填空题1取矩点(作用面)2平衡条件3可传递性4平衡5F对O点之矩6三力平衡7相等相反8相反9 BC10平行四边形三、判断题1√ 2× 3 √ 4√四、简答题1答:作用于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答: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的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3答: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以沿其作用线移至刚体内任一点。
而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4答: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且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这两个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5答:所谓物体系统的内力就是系统内的物体与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而外力是系统以外的其它物体对此系统作用的力。
第二章力系的等效与简化一、选择题1.下述不同力系分别作用于刚体,彼此等效的是()(d表示两力作用线间的距离)A.(a)(b) B.(b)(c)C.(c)(d) D.(d)(a)2、力偶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为()。
(A)只能使物体转动;(B)只能使物体移动;(C)既能使物体转动,又能使物体移动;(D)它与力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3.图示平面直角弯杆OAB ,B 端受力F 作用。
OA=a,AB=b,OA 与水平线夹角为β,力F与水平线夹角为α,则力F对点O 的力矩大小为( )A .F(a+b)sin αB .F(a+b)cos αC .F sin b a 22D .F cos b a 224.平面汇交力系如图所示,已知F 1=kN 3,F 2=1kN,F 3=3kN,则该力系的合力R 的大小应为( ) A .R=0 B .R=kN 3 C .R=(1+23)kN D .R=(1+43) kN5.平面一般力系向其所在作用平面内任意一点简化的结果可能是( )。
A.一个力,一个力偶,一个力与一个力偶,平衡B.一个力,一个力与一个力偶,平衡C.一个力偶,平衡D.一个力,一个力偶,平衡6.杆件尺寸如图,受已知力F 作用,则力F对O 点的矩等于( )A . FrB . F(L+r)C . F(L-r)D . Flr7.图示不计自重的三铰刚架上作用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偶m 1和m 2,且力偶矩的值m 1=m 2=m(不为零),则支座B 的约束反力N B ( ) A.等于零B.作用线沿A 、B 连线C.作用线沿B 、C 连线D.作用线沿过B 的铅垂线 8.(a )、(b)两图代表平面汇交力系的两个力多边形,其中哪一个图代表平衡力系,哪一个图中的哪一个力代表合力。
有以下四种说法,正确的应是( )。
A.图(a )的F 4为合力,图(b )为平衡力系 B.图(a )、图(b )都是平衡力系 C.图(a )、图(b )都不是平衡力系D.图(a )是平衡力系,图(b )的F 4是合力9.图示平面直角弯杆ABC ,AB=3 m ,BC=4 m ,受两个力偶作用,其力偶矩分别为M 1=300N ·m 、M 2=600N ·m ,转向如图所示。
若不计杆重及各接触处摩擦,则A 、C 支座的约束反力的大小为( ) A.F A =300N ,F C =100N B.F A =300N ,F C =300N C.F A =100N ,F C =300N D.F A =100N ,F C =100N10.刚架AB 受力和尺寸如图所示,其A 、B 处的约束反力RA=RB=( )。
A.l MB.lM 2 C.l M 5D.lM 2二.填空题1、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 的平行力组成的力系,称为力偶。
2.A 、B 两点的距离a=10cm ,P=15KN ,欲将P 力从B 点平移到A 点,得到的力P ′=__________,附加力偶矩mA=__________。
3、空间力系向任一点简化,一般可得一个力和一个。
4.平面力偶系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偶,合力偶矩等于各分力偶矩的_______________。
5.不为零的力在某轴上的投影等于零,则该力与轴的夹角应为____________ 。
6.合力在任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_______。
7.传动轴上的皮带轮如图所示,已知皮带张力F1=3kN,F2=1kN,皮带轮半径R=0.5m,则其承受的转矩M0=_______N·m。
8. 力偶对刚体的______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力与力偶相互(能或不能)______平衡。
9.在一般情况下,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O简化,可得一个力和一个力偶,这个力等于原力系的____________,其作用线通过简化中心O;这个力偶的力偶矩,等于原力系对简化中心O的主矩。
10.图示正方形薄板OABC在板平面内受力和力偶作用,已知:P1=50N,P2=40N,M=50N·m,该平面力系向O点简化所得的主矩是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1、力偶可以等效于一个力。
()2、两力系向同一点简化的主矢、主矩相等,则两个力系等效。
()3、空间力偶矩矢是定位矢量。
四简答题1、简述力偶的等效条件?2、简述力的平移定理?3、简述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的结果有哪些?4、简述合力投影定理?5、简述合力矩定理?五计算题1、三角形板受力如图示,已知NFNFNF50,50,100321,试求该力系向A点简化的结果。
一选择题1A 2A 3C4C 5D 6B7B8D 9D10B1不共线2 15KN -1.5KN.m3力偶4代数和5 9006代数和7 18移动不能9合力10 50N.m11 18N.m12相等相反不共线13力偶矩14合力、合力偶或平衡三判断题1 ×2 √四简答题1答:作用在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只要其力偶矩大小相等、转向相同,则此二力偶彼此等效。
2答:作用在刚体上某点的力,可以平行移动到该刚体上的任意点,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该附加力偶的矩等于原来的力对新作用点的矩。
3答:一个合力、一个力偶、一个平衡力系4答:合力在某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5答:合力对某点之矩等于所有各分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
五计算题1.解NR R R NFR N F F R Y X Y X 21001001002212345m 400850N M第三章 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一选择题1.平面平行力系独立的平衡方程式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D .4个2.平面汇交力系最多可列出的独立平衡方程数为( ) A .2个 B .3个C .4个D .6个3.一个不平衡的平面汇交力系,若满足∑X=0的条件,则其合力的方位应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