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球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水文地球化学
Hydrogeochemistry
二、课程编号:
三、学分学时:2学分/32学时
四、使用教材:沈照理等编,《水文地球化学基础》,地质出版社,1993年5月第一版,1999年第二次印刷
五、课程属性:专业内选修课
选修
六、教学对象: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
七、开课单位: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科学与工程系
八、先修课程:普通化学、普通地质学、岩石矿物学、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基础等。
九、教学目标:
通过比较系统地介绍有关水文地球化学的基础理论,掌握水-岩相互作用在天然和人类活动条件下导致的地下水各溶解组分的迁移转化规律,熟悉应用水化学的分析理论与方法解决各种环境和工程问题。
十、课程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文地球化学的平衡理论,学会水文地球化学的分析方法,基本要求是:
1.掌握水化学平衡原理;
2.掌握地下水溶解组分的迁移和转化规律;
3.学会应用水文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解决自然和人类活动条件下的各种地下水环境问题;
十一、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
第一章水化学基础(12学时)
⏹知识要点:溶解平衡、碳酸平衡、洛河计算、氧化还原作用、吸附平衡
⏹重点难点:各种平衡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第二章地下水化学成分的组成(4学时)
⏹知识要点:天然水的化学特性、元素的水文地球化学特性、天然水化学成分的综合指标、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数据处理
⏹重点难点:各天然水体的常量和微量及痕量化学成分特性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第三章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与特征(4学时)
⏹知识要点:渗入成因地下水、沉积成因地下水和火山成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的形成与特征
⏹重点难点:各种成因水的化学成分的形成机理与演化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第四章水的地球化学循环(4学时)
⏹知识要点:地下水圈、地壳中水的地球化学循环、成矿过程中的地球化学循环
⏹重点难点:地下水循环过程中元素的迁移转化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第五章水文地球化学的应用(8学时)
⏹知识要点:地下水污染、地球化学环境与人体健康、矿泉水
⏹重点难点:如何应用水文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评价各种水环境问题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十二、实践环节:
主要是习题:
⏹络合计算
⏹饱和指数计算
⏹Eh-pH计算
⏹吸附平衡计算
⏹水化学成分的图示
⏹应用分析
十三、教学参考:
1.参考教材
⏹沈照理等编,《水文地球化学基础》,地质出版社,1993年5月第一版,1999年第二次印刷
2.参考文献
⏹杨忠耀,环境水文地质,原子能出版社,1990年
十四、考核方式:
笔试、水环境问题分析报告
十五、课程说明:
本课程为研究型人才培养方向课程
大纲编写人:刘建刚
大纲编写时间:2012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