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阅读与写作的交融性

阅读与写作的交融性

阅读与写作的交融性听、说、读、写能力是掌握英语的四种基本技能,这四种技能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其中阅读是人的视觉感官与大脑思维配合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阅读不仅能帮助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吸取丰富的语言知识、增加学习兴趣,还能扩大词汇量,促进听、说、读、写的能力发展。

而“写”作为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之一,其重要性是为外语教学界所公认的。

与“读”一样,“写”也是通过文字传达信息,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记得中国有句老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恰如其分地道出写作与阅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英语写作也是如此,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要多阅读。

读得越多,写作灵感就越强。

如果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结合英语写作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的话,无论对英语写作的提高还是对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都会起到相辅相承的作用。

本文就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对学生在英语阅读及写作能力方面有实质性的帮助。

一、英语写作困难存在的基本问题在每学期的英语期末考试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少,如:1.不会审题,偏离主题。

很多学生在动手写作文时并无审题和构思的概念,在写作时无从下笔,有的是时间不够,结果不是文不对题就是时间已过半,只好草草收场。

2.学生对英语遣词造句无把握,使用汉语构思文章,同时将汉语句子硬译成英语,结果是无法理解。

3.词汇问题。

用词搭配不当。

英语语言的一大特点是其丰富的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包括动词短语、介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如说睡得迟,我们可以说“sit up late”,“stay up late”或“go to bed late”,但绝不说“sleep late(睡得久)”,不是睡得迟。

词与词之间的固定搭配是由历史形成的,有的看起来不符合逻辑,但却是地道用法。

4.词汇量小,表达困难,拼写错误。

很多学生能在作文中运用的词汇量太少,有的知道用法又拼写不出来,结果只能用中文取而代之,或空白,成绩自然不会理想。

5.语法错误。

语法错误主要表现为:(1)分不清名词和动词,例如:describe和description,explode和explosion等;(2)分不清及物与不及物动词,例如:hear和listen,raise和rise ;(3)被动语态与主动语态的误用,例如:compared和comparing,spoken和speaking 等;(4)词类混淆,将动词或形容词误作名词用,将名词或动词误作形容词用等。

例如:ease 和easy,pleasure和pleased等;(5)混淆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6)冠词、情态动词、介词、代词等方面的错误,例如:a interesting stow ,must done,should did等等。

6.不会运用关联词(即过渡词)承接上下句子和段落,使句子和段落合理衔接,承上启下,使表达合乎逻辑,同时结构严谨,文章紧凑。

7.句子逻辑关系混乱。

学生因受汉语结构的影响,对句子主谓语及状语之间的位置安排不妥,造成逻辑混乱。

由此可见,写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与阅读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能带着这些问题,指导学生明白和理解中英文语言的表达差异和篇章结构的要求,阅读应当是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途径之一。

二、有关阅读教学理论与方法就阅读教学理论与方法而言,西方(主要是北美)学术界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向学生系统传授各种阅读解码技巧,包括词的读音、句子理解和篇章结构等。

他们提倡的教学模式称为直接讲授式,又称技巧为本式。

另一种则是,阅读教学应让学生沉浸于自然真实的语篇中去,让学生借助整篇文章上下文来理解文义,并从中逐步学会和掌握各种阅读技巧.这一派倡导的模式称为整体语言式.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这两种观点相持不下。

期间,后者曾一度占上风,因为该派的观点与同期影响较大的认知心理学理论较为吻合,也较为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总趋势。

总的来说,技巧为本式对初级阶段的英语阅读较为有效,而整体语言式对中级阶段的英语阅读较为有效。

一些研究者指出,无论哪种方法,由于教学环境的差异,在具体实施中其有效性有很大的不同。

一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教师、学生、教材、文化传统等因素及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协词配合的影响。

因而,国外阅读教育界的专家大多倾向于将上述两种理论与方法结合起来,认为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对象,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方法。

鉴于上述阅读教学理论与方法,我们反思,在以往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只注重单词、词组、句型和语法知识的讲解,对课文只要求中文意思的了解,忽略了通篇内容,更忽略了文章的语篇衔接。

这样的结果造成学生的听、说、写能力得不到实践和提高。

让他们看英语可以,写就无从下笔了。

其次,英、汉语言本身的差异、思维差异、习惯用语以及文化差异等导致学生英文写作容易出现语法错误、篇章结构不当及用词不当。

因此,我们要不断改进教与学的方法。

在教学中,通过有效的阅读学习,注意完善学生写作能力方面的指导和训练工作,以培养学生真正使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在实际的阅读中要有意识地将需要阅读的文章分类,以利学习使用。

大致上可以把英语文章分为:记叙文、描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四种类型。

在平时授课过程中遇到了合适的文章或段落,顺便加以写作指导,日积月累,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读书与写作相互联系的好习惯。

三、关于四种类型的文章1、记叙文记叙文就是以记叙的方式表达出的文章。

记叙文中也可以有一些描写,但不是主要部分。

文章中叙述人时,要介绍人物的身世、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时,则要写事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及前因后果等的关系。

记叙文主要是按时间顺序陈述事件的,中心思想是通过陈述、举例、解释及细节来说明的。

文章段落的中心思想可能是段落的任何一个句子或暗示。

(由于篇幅有限,每种类型的文章或段落略,举例的课文均来自目前我校使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以下同。

)如:“San Francisco on Five”,本文主要描述了地震发生时,旧金山,一座拥有20世纪所有奇迹的城市化为废墟的过程。

该文是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以感人至深的笔调叙述了自己亲眼目睹的地震经历。

文章的结构清晰地体现在几个时间点上:星期三的5点15分,下午即12个小时后的下午5点15分;晚上9点;凌晨1点;地震发生的24个小时,即星期四清晨5点15分。

不同的时间里,不同的旧金山,却同样的令人心痛。

本文条理清楚,用语准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文体特征,有助于对整篇文章结构、主旨的掌握,课后学生可以写一段读后感,以增加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2、描写文描写文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动态和动作;景物的性质和特征具体的描绘出来,描写人时则刻画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心理活动及生活细节。

描写景物时则用时间与空间顺序的安排方式展开文章的段落。

描写文中只能表达一种思想或文体的一部分。

在阅读教学中经常碰到描写类的段落,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1)段落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段落是采用什么方法描写的?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或模仿该段落写法,课后要求学生套用文章的语言模式写出一段较为流畅的文章来。

3、议论文议论文就是讲道理、讲是非。

一段完整的议论文是由论点、论据论证构成的。

议论文用信息去说服读者,最常见的议论文顺序为:(1)提出问题或表达一种观点即引论。

(2)分析、评论提出的问题或观点即正文。

(3)对提出的问题、观点表明态度或提出解决方法即结论,也就是文章的结尾。

“Why Does Beauty Matter?”一文是一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的议论文。

文章开篇点题,指出美很重要,然后从几个方面分别论述了为何说美如此重要,得出容貌总是先吸引人的视线的结论。

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从概括到具体。

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均有实例说明,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很有说服力。

整篇文章具有统一性,连贯性以及很强的逻辑性,在文章结尾处作者又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我们鼓励学生对社会上出现的热点问题,如城市交通、污染问题等,以日记、周记的形式加以记叙和评论,这样的练笔无疑是有益的。

4、说明文说明文就是用言简意赅的文字向读者介绍事物的过程,讲解思想和信念,把信息展现给读者。

说明文包括实体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和文艺说明文。

我们引用“High Technology in the House”为例,本文是一篇科幻性的说明文,作者通过对自己未来房屋的设计和构想,反映了他对人类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希望。

同时,也将使人们意识到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无数的奇迹和日新月异的变化。

文章从一开始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梦幻色彩的生活空间,高科技比比皆是,吸引着读者探索其中的奥秘。

文章最后一段的点题,表明作者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未来的生活会更美好。

为使学生得到写作的锻炼,根据课文的中心思想,写一篇现代化高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文章。

说明文除了要注意掌握其空间顺序(从上到下,由外及内),还要掌握其逻辑顺序(先因后果或先果后因)、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局部到整体,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

综上所述四种类型文章的阅读写作训练,仅是起到一种提示作用,文章写作手法多种多样,训练时必须结合文章的性质、写作方式灵活地改变训练方法、训练手段。

要想写出好文章,必须要多阅读、多体会、多模仿、多练习。

文章无论长短,都是由句子组成的,句子是表达意思最基本的单位。

句子是否能写得正确、达意和清楚,将直接影响整篇文章的写作质量。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针对学生平时的习作或测试中的基本句子结构和写法进行评议和分析,指导学生提高写好英语句子的能力。

四、广泛阅读善于积累培养语感英国中世纪思想家,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读书造就丰富充实的人。

”阅读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大千世界,洞察社会生活,了解和熟悉我们不曾经历也不可能经历的丰富多彩的人生。

许多优秀的作品本身都在告诉我们应该说什么、写什么以及如何说、如何写。

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对一些名篇佳作(包括学过的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记诵,使自己所掌握的词语搭配及句型结构,语法现象日益丰富充盈。

长期坚持诵凄,我们就会有一种思路畅通、文思泉涌的感觉。

只有这样,我们在讲话时才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在写作时,才会洋洋洒洒,信手拈来皆成文章。

实践证明,诵读在古今中外富有成就的语言学习中,尤其是外语学习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它有利于语音语调的准确流畅,有利于词汇语法的熟练与巩固,有利于口语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和完善。

在博览群书的同时,要善于留心积累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方式,培养语感。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所以在阅读时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