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 服务业的相关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 教学课件
第三章 服务业的相关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 教学课件
二、服务业发展状况的衡量
Ss=Ds=F(GDP,C,P,X)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城市化水平 3、人口密度 4、服务产品的输出状况
第三节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 的地位与作用
一、地位或份额 (一)影响服务业份额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服务业份额增长的力量
二、作用和意义 (一)充当基础设施 (二)可以作为中间环节 (三)对经济的战略意义 (四)结构调整的作用 (五)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服务业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服务经济理论 服务业发展规律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
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节 服务经济理论
一、服务业与经济发展阶段(贝尔的 三阶段理论)
二、服务业与工业的关系 三、服务业与就业的关系
一、服务业与经济发展阶段 (贝尔的三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前工业社会。 第二阶段:工业社会。 第三阶段:后工业社会。
复习题:
1、何谓配第-克拉克定理?并简述形成这种 现象的原因。
2、如何理解产业服务化理论和服务产业化理 论?
3、服务业吸收就业的特点有哪些?
4、影响一国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④对整个生产体系进行空间上协调和规制 所需要的服务。
对于工业与服务的关系,其主要论点是:
1、商品与服务是互补的;商品的多样化和 复杂化同时意味着对服务需求范围和种类的 扩大。
2、生产者服务是服务业增长的最强劲和最 主要部分。
3、在新的社会制度结构(主要是城市化) 中,对企业的“高级服务”是不可避免的。
金融业。 (5)克拉克暗示,劳动力从一个部门向另一个部
门的转移可能不是平均收入差异的结果,而是边际 收入差异的结果。
(二)服务业吸收就业的特点
1、服务业与工业在工资和经济波动上有差 异:
(1)在工资收入差异上,服务业的收入远 小于工业。
(2)服务业在经济波动中的稳定性较大。
2、“服务经济”对产业组织和劳动力有影 响
(1)企业组织将由大企业、垄断性的经 营转向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经营。
(2)公益机构在经济中将;。
第二节 服务业发展规律
一、服务业发展的原因 二、服务业发展状况的衡量
一、服务业发展的原因
(一)两个前提条件:社会分工和工业发展 (二)市场发育:服务业生长的源泉 1、市场经济是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动力。 2、服务业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三)社会需求: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1、生产服务的需求。 2、生活服务的需求。 (四)城市化:服务业发展的助推器
(二)服务产业化理论
服务业的生产方式将摆脱过去的小生产方 式而融入更多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即服务 的生产将走向产业化。
服务业的产业化问题就是将服务生产制造 业化,这首先要求将服务业的生产、市场 推广和客户服务标准化。
三、服务业与就业的关系
(一)就业结构演进规律 劳动人口由农业移到制造业,再从制造业
二、服务业与工业的关系
(一)产业服务化理论 工业生产将变成“服务密集”,即工业产品
的生产会融入越来越多的服务作为中间投入 因素,即通常所说的生产的“软化”。
服务的需求主要体现为中间性服务和互补 性服务:
①直接作为工业企业的中间投入;
②作为商品交换过程的一部分的流通和金 融服务;
③与新生产结构相适应的人力资本的形成 所需要的服务;
移向商业和服务业 。
克拉克的分析结果: (1)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基本与经济发展水平成反
比。 (2)尽管制造业的劳动力比重在发达国家普遍比
发展中国家高,但就个别国家来看情况有很大差异。 (3)交通业的劳动力比重与一个国家经济的开放
程度和运输技术有关。 (4)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程度最密切的是商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