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源兴矿业有限公司源兴煤矿2020年度防治水工作计划编制:地测科二〇二零年二月十五日目录前言 (2)一、矿井概况 (3)1、矿井位置 (3)2、矿井地形地貌 (3)3、矿井交通条件 (3)4、矿井气象 (3)5、矿井采矿范围 (3)6、矿井开采煤层 (4)7、矿井开采煤层顶底板 (4)8、矿井地质构造 (4)9、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5)10、矿井瓦斯、煤尘、煤层自燃倾向性、地温 (5)二、生产系统概况 (6)1、矿井开拓系统 (6)2、矿井通风系统 (7)3、矿井运输系统 (8)4、矿井供电系统 (8)5、矿井供水、消防、防尘洒水系统 (9)6、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9)7、矿井通讯联络系统 (9)8、矿井人员定位系统 (9)9、矿井压风系统 (10)10、矿井紧急避险系统 (10)三、矿井年度主要采掘工程安排 (10)四、矿井年度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11)1、大气降水 (11)2、地表水 (11)3、地下水 (11)4、老空积水 (12)6、废弃矿井水 (12)7、不良钻孔水 (12)五、矿井年度防治水措施 (12)六、矿井年度排水系统 (13)七、矿井年度探放水设备及人员配备情况 (13)八、矿井年度重点防治水工程计划 (13)1、矿井年度地面防治水计划 (13)2、矿井年度井下防治水计划 (14)3、矿井年度防治水工程实施要求 (15)九、矿井年度防治水工作的组织机构和责任分工 (15)1、矿井年度防治水工作组织机构 (15)2、矿井年度防治水工作组织机构责任分工 (16)十、矿井年度水灾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19)十一、矿井年度防治水计划执行的有关要求 (21)十二、矿井年度防治水奖惩办法及计划指标 (22)前言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基本原则,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的人身安全,做好矿井水灾、水患事故的排查治理工作,预防和控制重特大水灾事故的发生,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284条“煤矿应当编制本单位防治水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结合矿井年度生产接续安排及我矿水文地质条件及本年度防治水工作重点,特编制2018年度防治水工作计划。
计划编制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细则》2、《源兴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3、《源兴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4、《源兴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一、矿井概况1、矿井位置贵州省晴隆县源兴煤矿矿区位于贵州省晴隆县城南东面约21公里处,属晴隆县鸡场镇管辖,源兴煤矿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调整晴隆县源兴煤矿(整合)矿区范围的通知》黔国土资矿管函【2008】114号,其扩界后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05°15’05”〜105°16’50”,北纬25°43’51”〜25°45’14”。
2、矿井地形地貌矿区以构造剥蚀低中山地貌为主,地势总体上呈南高北低,最高海拔高程1785m,位于矿区南部山顶,最低海拔高程1040m,位于矿区外围北西部溪沟一带,相对高差745m。
多为耕植区,植被覆盖率为40%左右。
3、矿井交通条件晴隆至鸡场公路从矿区北侧通过,晴隆县城有320国道通过,矿山经县城沿320国道至贵阳市247公里,交通及通讯较为方便。
4、矿井气象矿区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极端最低气温-6.2℃,极端最高气温33.4℃,年平均气温22℃。
区内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 1590.7mm,雨季多集中在5〜7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82%。
5、矿井采矿范围井田范围由9个拐点圈定,井田走向长约2.5Km,倾向长约0.83~1.3km,面积约为3.2114km2。
开采煤层为C14、C15两煤层。
6、矿井开采煤层井田范围内可采煤层有C14、C15两层。
C14煤层层位和厚度均较稳定、结构简单,煤厚 1.80~2.20m,平均2.00m,倾角8~16°。
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灰白色粘土岩。
7、矿井开采煤层顶底板1、C14煤层煤层层位和厚度均较稳定、结构简单,一般含夹矸0~3 层,厚度在0~0.14m之间,夹矸为炭质页岩。
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灰白色粘土岩。
结构较稳定。
2、C15煤层结构简单,一般含夹矸层,厚度在0~0.14m之间,夹矸为炭质页岩。
顶板为泥岩,底板为粉砂岩。
顶、地板较稳定。
8、矿井地质构造矿区位于碧痕营穹隆构造北东部,局部上碧痕营穹隆构造仅表现为一向北东倾伏的背斜构造。
由于区内断层对该褶皱的破坏,从矿区这一有限区域上看,该背斜构造形迹极不明显,地层大体上呈单斜产出, 地层倾向148~151°,倾角8~16°。
总体上,矿区地质构造属中等类型。
9、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为787m,矿井开采大部分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上。
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
矿区内无较大地表水体,大气降水是地下水主要的供给水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属中等,矿区水文勘探类型属于岩溶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的矿床。
该矿煤系地层下部为茅口组强含水层,且矿区老窑和已采采空区众多,矿井水文资料偏小,须进一步补充水文地质工作,进一步摸清地表水、地下水和老窑及已采采空区对煤层开采的影响和主要开拓开采巷道布置的影响。
10、矿井瓦斯、煤尘、煤层自燃倾向性、地温(1)、瓦斯根据贵州省能源文件(黔能源煤炭[2019]9号)《关于对2018年黔西南州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情况的通报》;2018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1.5 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7.2m3/t,矿井瓦斯等级为低瓦斯。
(2)、煤尘根据重庆研究院2019年5月提交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源兴煤矿C14、C15煤层均无爆炸危险性。
(3)、煤层自燃倾向性据重庆研究院2019年5月提交的《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源兴煤矿C14、C15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Ⅲ类(不易自燃)。
(4)、地温、冲击地压根据我矿多年开采以及邻近矿区开采煤层情况,我矿煤层无地温、冲击地压现象。
二、生产系统概况1、矿井开拓系统(1)、矿井井筒主平硐井口标高为+1191.8m,方位角266°,倾角3‰。
采用半圆拱形巷道断面,砌碹支护。
掘进断面积10.9m²,净断面积8.33m²。
主平硐内装设皮带,担负矿井煤炭运输、进风、安全出口等任务。
副平硐井口标高为+1192.1m,方位角355°,倾角3‰。
采用半圆拱形巷道断面,锚喷支护。
掘进断面积15.1m²,净断面积14.1m²。
副平硐内铺设轨道,担负矿井矸石、材料、及人员等运输任务,并兼作矿井进风巷和安全出口。
利用回风平硐井口标高+1192.1m,方位角为355°,倾角3‰。
采用半圆拱形巷道断面锚喷支护。
掘进断面积为13m²。
(2)、矿井硐室井下消防材料库:设在井底总运输巷与轨道大巷之间,沿岩层布置,服务于二采区的开采。
消防材料库长35m,半圆拱形巷道断面,采用锚网喷支护,掘进断面积6.4m2,净断面积7.4m2。
避难硐室:在靠近井底附件的总运输巷与+1070m标高轨道大巷之间布置永久避难硐室。
永久避难硐室长30m,半圆拱形巷道断面,采用锚网喷支护,掘进断面积8.15m2,净断面积7.43m2。
变电所:在副暗斜井与回风暗斜井之间+1080m标高处布置联络巷作井下变电所硐室。
变电所长44m,半圆拱形巷道断面,采用锚网喷加锚索支护,掘进断面积13.2m2,净断面积,12.3m2。
水泵房:在副暗斜井井底车场附近+1070m标高处布置水泵房。
水泵房长32m,半圆拱形巷道断面,采用锚网喷支护,掘进断面积25.9m2,净断面积24.5m2。
(4)、采掘工作布置回采工作面采用倾向长壁一次采全高采煤方法,机械化采煤,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梁控制顶板,全部跨落式管理顶板。
掘进工作面采用爆破破煤,刮板输送机、皮带运煤,锚网索支护。
2、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方式:中央并列式;矿井通风方法:机械抽出式。
主斜井、副立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地面安装FBCDZ No24/2×185型防爆轴流对旋式通风机二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电机功率:2×185kW。
回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
3、矿井运输系统(1)、矿井主平硐安设DTL80/40/2×40型胶带运输机1部,主暗斜井安设DTL100/40/2×160型胶带运输机1部担负矿井原煤提升任务;二采区运输巷安设XZB100/40/2×75型和DSJ100/40/2×132型胶带运输机各1部;原煤运输系统满足生产需求。
(2)、副斜井装备一套JK2.0×1.5型单绳缠绕式提升机,配备YR450-6型电机,采用斜井串车提升,担负矿井设备、材料和矸石等辅助提升任务。
(3)、采掘工作面运煤(矸)经工作面刮板运输机→运输顺槽刮板运输机→运输顺槽带式输送机→二采区运输巷三、四部带式输送机→主斜井二部带式输送机→主平硐一部胶带运输机→地面。
4、矿井供电系统源兴煤矿地面工业场地设有10kV变电所一座,实现双回路供电,一回路电源引自大河桥水电站一级站10kV母线段,另一回路引自二级站细梨树支线。
从地面变电所配电室引两回路高压电缆下井至井下中央变电所,由中央变电所经采区变电站向井下各用电地点供电。
井下中央变电所安装有PJG型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12台,KBSG型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5台,KBZ—400矿用隔爆型真空亏电开关11台,ZBZ—4.0M矿用隔爆型照明信号综保2台。
5、矿井供水、消防、防尘洒水系统地面工业场地建有800m3消防水池,主干管路为φ108mm无缝钢管沿主斜井敷设,通过供水支管向各用水地点供水。
井下防尘供水管路及防尘设施均按规定铺设安装到位。
6、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矿井安装KJ83X(A)监控系统,实现了对井下CH4、CO2、CO等有害气体浓度、空气温度、风速、局扇的开停、风门的开关,以及主通风机、瓦斯抽放系统等主要设备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控,目前该系统运行可靠,已与晴隆县安监局监控中心站实现联网工作。
7、矿井通讯联络系统矿井调度室安有程控电话,确保矿内外联系方便;在地面调度室设置有JSY-2000-03D型数字程控交换机一台,井下各采掘工作面、运输转载点及主要硐室均安设有防爆电话,确保了井上下通讯畅通。
8、矿井人员定位系统矿井安装了KJ236型人员定位系统,实现“一人一卡”,配备有KJ236-F型读卡器12台,覆盖井下所有作业地点,能够实时掌握所有入井人员的运动轨迹,及时准确地统计井下各区域人员分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