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孔乙己》作业设计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孔乙己》作业设计

《孔乙己》作业设计
一、基础驿站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咸亨.(hēng)羼.水(chàn)颓.唐(tú)
B.舀.出(yǎo)拭.擦(shì)蘸.酒(zhàn)
C.哄.笑(hǒng)蒲.包(pú)笔砚.(yàn)
D.不屑.(xiè)阔绰.(chuò)门槛.(kǎi)
2、选题后的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A.只有穿长衫的,才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

(走、踱、跨、迈)
B.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出九文大钱。

(拿、排、摸、掏)
C.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住。

(盖、捂、罩、笼)
3.文学常识判断题:在括号内用“√、×”表示正误。

A.《孔乙己》中的“我”就是作者自己。

( )
B.《孔乙己》选自鲁迅写的小说集《呐喊》。

这篇小说写于“五四”前夕,是作者继《狂人日记》之后的第二篇白话小说。

( )
C.《藤野先生》《孔乙己》《故乡》《一件小事》都是鲁迅先生的小说。

( )
D.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 )
4. 指出下列各句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

A.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
B.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
C.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D.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
二、阅读理解
阅读《孔乙已》选段,回答5-8题。

中秋过后,秋风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棉袄。

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

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

”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

看时又全没有人。

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
对了门槛坐着。

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

”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

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

”掌柜的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

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5、第一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6、揣摩下面这句话中加点词的含义。

“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7、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掌柜及酒客对待孔乙己的态度。

8、从这段文字看,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有哪些?造成他悲惨遭遇的根源是什么?
三、写作练习
孔乙己和范进都是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他们的结局是不一样的。

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以“孔乙己巧遇范进”为题写一篇课外练笔,不少于500字。

附:参考答案
1. B(A中“颓”应读“túi”;C中“哄”应读“hōng”;D中“槛”应读“kǎn”)
2.踱排罩
3.略。

4.略。

5、写寒冷的天气,渲染悲凉的气氛,为孔乙己出场作铺垫,暗示孔乙己悲惨的结局。

6、照应前面“打折了腿”,说明孔乙己的腿已不起作用了,反映了遭遇的悲惨,也说明孔乙己的好喝成性,即使打折了腿,也要用“手”来喝酒。

7、取笑。

8、身体已成残废;衣食无着;被人嘲笑;根源: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