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赏析》期末考试(20)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下列关于崔张故事的各版本中目前保留完整的是()。
(1.0分)1.0 分∙A、《刘知远诸宫调》∙∙B、《天宝遗事诸宫调》∙∙C、《雍熙乐府》∙∙D、《西厢记诸宫调》∙我的答案:D2金本《西厢记》中将莺莺许配给退兵之人的建议是()提出来的。
(1.0分)1.0 分∙A、张生∙∙B、老夫人∙∙C、红娘∙∙D、莺莺∙我的答案:B3“罗敷”是古代()作品中的人物。
(1.0分)1.0 分∙A、杂剧∙∙B、传奇∙∙C、词赋∙∙D、乐府∙我的答案:D4《读莺莺传》是()的作品。
(1.0分)1.0 分∙A、王国维∙∙B、陈寅恪∙∙C、金岳霖∙∙D、鲁迅∙我的答案:B5相较于《莺莺传》,《董西厢》中的“惊人之笔”情节并不包括()。
(1.0分)1.0 分∙A、乱兵围困普救寺∙∙B、赖婚∙∙C、崔张私下结合∙∙D、崔张一见钟情∙我的答案:D6王世祯分别从四个方面分析《王西厢》的语言,其中不包括()。
(1.0分)1.0 分∙A、骈俪中的景语∙∙B、骈俪中的情语∙∙C、骈俪中的诨语∙∙D、骈俪中的诗语∙我的答案:D7《董西厢》中的武戏在情节设置上是为了()。
(1.0分)1.0 分∙A、丰富情节∙∙B、渲染气氛∙∙C、烘托人物∙∙D、突出崔张的爱情∙我的答案:B8《寺警》之后崔莺莺对张生的感情是()。
(1.0分)1.0 分∙A、爱慕、感激∙∙B、敬佩∙∙C、爱慕、钦敬∙∙D、仰慕∙我的答案:C9元杂剧的黄金时代是在()。
(1.0分)1.0 分∙A、至治、泰定年间∙∙B、致和、天顺年间∙∙C、元贞、大德年间∙至元、元贞年间∙我的答案:C10“这的是兜率宫,休猜做了离恨天”是()的唱词。
(1.0分)1.0 分∙A、红娘∙∙B、张生∙∙C、崔莺莺∙∙D、老夫人∙我的答案:B11与《王西厢》不同,《董西厢》中的张生是一个()的形象。
(1.0分)1.0 分酸腐文人∙∙B、才子∙∙C、情场老手∙∙D、柔弱书生∙我的答案:B12下列版本的题目正名中提到“老夫人再次悔婚”的情节是()。
(1.0分)1.0 分∙A、金圣叹本∙∙B、弘治本∙∙C、徐士范本∙∙D、王伯良本∙我的答案:D13《西厢记》涉及到的文本不包括()。
(1.0分)1.0 分∙A、乐府∙∙B、诗∙∙C、传奇文∙∙D、戏剧∙我的答案:A14“墙角联吟”是属于第一本第()折的情节。
(1.0分)1.0 分∙A、四∙∙B、三∙∙C、二∙∙D、一∙我的答案:A15下列关于《王西厢》语言特点,表述有误的是()。
(1.0分)1.0 分∙A、叠字运用得很成功∙∙B、人物语言的性格化∙∙C、典雅∙∙D、朴实∙我的答案:D16《请宴》一折的主唱者是()。
(1.0分)1.0 分∙A、红娘∙∙B、张生∙∙C、老夫人∙∙D、崔莺莺∙我的答案:A17《西厢记》中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悬念情节是()。
(1.0分)1.0 分∙A、《寺警》∙∙B、《许婚》∙∙C、《赖婚》∙∙D、《闹简》∙我的答案:C18《西厢记》中有()组戏剧冲突的发展线索。
(1.0分)1.0 分∙A、一∙∙B、二∙∙C、三∙∙D、四∙我的答案:B19金圣叹本中的《西厢记》第二折题名是()。
(1.0分)1.0 分∙A、琴心∙∙B、酬韵∙∙C、借厢∙∙D、传简∙我的答案:C20《录鬼簿》的作者是()时期的人。
(1.0分)1.0 分∙A、元代∙∙B、金代∙∙C、明代∙∙D、清代∙我的答案:A21《王西厢》与《董西厢》中莺莺的不同之处表现在()。
(1.0分)1.0 分∙A、写莺莺初见张生前者是羞婉而入,后者是回头顾盼∙∙B、前者写到莺莺与张生的私下结合,后者没有∙∙C、张生初见莺莺的地方前者是在她的闺房门口,后者则是在佛殿上∙∙D、前者表现莺莺的怀春之情,后者没有∙我的答案:D22“调笑转踏”是()歌舞表演形式的一种。
(1.0分)1.0 分∙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我的答案:B23“琴心”这一事件的决策者是()。
(1.0分)1.0 分∙A、张生∙∙B、红娘∙∙C、莺莺∙∙D、杜确∙我的答案:B24《董西厢》中是通过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的。
(1.0分)1.0 分∙A、景物、生活场景∙∙B、人物动作∙∙C、景物、人物动作∙∙D、时间变化∙我的答案:C25《西厢记》中的故事情节排序正确的是()。
(1.0分)1.0 分∙A、围困普救寺——酬简——赖婚∙∙B、张生害相思——赖婚——围困普救寺∙∙C、赖婚——酬简——张生害相思∙∙D、围困普救寺——赖婚——酬简∙我的答案:D26《王西厢》中红娘故意将张生的自我介绍说给莺莺,目的是()。
(1.0分)1.0 分∙A、引起莺莺的关注∙∙B、把张生介绍给莺莺∙∙C、告诫莺莺张生是个“傻角儿”∙∙D、为了试探莺莺∙我的答案:D27《殿前欢》中“老夫人谎到天来大”是()的唱词。
(1.0分)1.0 分∙A、张生∙∙B、崔莺莺∙∙C、红娘∙∙D、郑恒∙我的答案:B28莺莺通过红娘给张生回简,目的是()。
(1.0分)1.0 分∙A、试探红娘∙∙B、警告张生∙∙C、约会张生∙∙D、与红娘赌气∙我的答案:C29序文《恸哭古人》和《留赠后人》是()中的。
(1.0分)1.0 分∙A、萧腾鸿本∙∙B、弘治本∙∙C、刘龙田本∙∙D、金圣叹本∙我的答案:D30贯穿全剧的悬念设置不包括()。
(1.0分)1.0 分∙A、《赖婚》∙∙B、《酬简》∙∙C、《哭宴》∙∙D、《赖简》∙我的答案:D31现存最早的《西厢记》刊本是()。
(1.0分)1.0 分∙A、大德本∙∙B、闵齐伋本∙∙C、弘治本∙∙D、万历本∙我的答案:C32《王西厢》中表现红娘高尚的品格主要是通过她的()。
(1.0分)1.0 分∙A、行动∙∙B、语言∙∙C、衣着∙∙D、装束∙我的答案:A33红娘之所以想要真心帮崔张二人,原因是()。
(1.0分)1.0 分∙A、她看到了崔张二人之间的感情∙∙B、不满老夫人的赖婚∙∙C、看到张生在寺警中的所作所为∙∙D、以上都是∙我的答案:D34《西厢记》中对崔张的爱情和红娘的决定起了关键作用的情节是()。
(1.0分)1.0 分∙A、《传简》∙∙B、《酬简》∙∙C、《寺警》∙∙D、《赖婚》∙我的答案:C35《西厢记》中的“五便三计”是()提出来的。
(1.0分)1.0 分∙A、张生∙∙B、老夫人∙∙C、崔莺莺∙∙D、法聪∙我的答案:C36其名六幻者,曰“剧幻”的是()。
(1.0分)1.0 分∙A、《莺莺传》∙∙B、《董西厢》∙∙C、《王西厢》∙∙D、《南西厢》∙我的答案:C37套曲《商调·集贤宾》一共收录()支曲子。
(1.0分)1.0 分∙A、5∙∙B、7∙∙C、9∙∙D、11∙我的答案:D38在《王西厢》的《赖婚》一折中,老夫人的态度是()。
(1.0分)1.0 分∙A、装糊涂∙∙B、模棱两可∙∙C、严厉拒绝∙∙D、委婉∙我的答案:C39《西厢记诸宫调》的文本除有若干个套数组成的唱词,还穿插了()。
(1.0分)1.0 分∙A、变文∙∙B、吟诵∙∙C、叙述对话∙∙D、曲牌∙我的答案:C40关于《王西厢》、《董西厢》异同的说法,正确的是()。
(1.0分)1.0 分∙A、《董西厢》中老夫人是有主见的人∙∙B、《董西厢》中老夫人答应张生退兵之后将莺莺许配给他∙∙C、《王西厢》和《董西厢》中老夫人都提到了张生退兵后“继子为亲”∙∙D、《王西厢》中孙飞虎围困寺庙时莺莺主动提出解决办法∙我的答案:D41《西厢记》题目正名中提到“老夫人赖婚事”的是()。
(1.0分)1.0 分∙A、徐士范本∙∙B、王伯良本∙∙C、萧腾鸿本∙∙D、金圣叹本∙我的答案:D42王国维对元杂剧的时代划分,不包括()。
(1.0分)1.0 分∙A、蒙古时期∙∙B、统一时期∙∙C、元末时期∙∙D、战乱时期∙我的答案:D43杂剧作为戏剧,成熟于()。
(1.0分)1.0 分∙A、唐代∙∙B、金代∙∙C、元代∙∙D、明代∙我的答案:C44《王西厢》中张生为接近“可喜娘”采用的计策不包括()。
(1.0分)1.0 分∙A、借厢∙∙B、酬韵∙∙C、闹斋∙∙D、赖简∙我的答案:D45一般认为元曲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
(1.0分)1.0 分∙A、元代的戏曲和杂剧∙∙B、元代的散曲和杂剧∙∙C、元代的散曲和诗词∙∙D、元代的诸宫调和戏剧∙我的答案:B46《莺莺传》中对张生背叛爱情的行为是持()态度。
(1.0分)1.0 分∙A、批判∙∙B、中立∙∙C、无视∙∙D、赞美∙我的答案:D47贾仲明的吊曲《凌波仙》凭吊对象是()。
(1.0分)1.0 分∙A、钟嗣成∙∙B、关汉卿∙∙C、马致远∙∙D、王实甫∙我的答案:D48张生“弹琴明志”的做法是()出的主意。
(1.0分)1.0 分∙A、杜确∙∙B、红娘∙∙C、张生∙∙D、法聪∙我的答案:B49《西厢记》中()在后来是流传非常广泛的一个折子戏。
(1.0分)1.0 分∙A、《前候》∙∙B、《拷红》∙∙C、《后候》∙∙D、《赖婚》∙我的答案:B50《西厢记》中郑恒的结局是()。
(1.0分)1.0 分∙A、争艳成功∙∙B、弃走他乡∙∙C、撞树自杀∙∙D、与莺莺称为兄妹∙我的答案:C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1《董西厢》中红娘在“寺警”之后很明确的想要成全崔张的好事。
()(1.0分)1.0 分我的答案:√2“月移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是张生写给崔莺莺的诗句。
()(1.0分)1.0 分我的答案:×3完整保留下来的剧作《贩茶记》目前已被证实是王实甫的作品。
()(1.0分)1.0 分我的答案:×4《董西厢》中老夫人的“赖婚”态度是非常委婉的。
()(1.0分)1.0 分我的答案:√5《董西厢》中红娘对莺莺“行监坐守”的职责是很明确的。
()(1.0分)1.0 分我的答案:×6董解元的“解元”在古代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
()(1.0分)1.0 分我的答案:√7老夫人之所以鼓励张生考取功名是因为她认可了崔张二人的婚事。
()(1.0分)1.0 分我的答案:×8“杂剧”一词最早见于宋代的文献。
()(1.0分)1.0 分我的答案:×9老夫人听信郑恒的谎言,内心为张生的背弃感到失落和遗憾。
()(1.0分)1.0 分我的答案:×10通过对莺莺性格的比较,可以看出《董西厢》所表达的思想与《王西厢》不同。
()(1.0分)1.0 分我的答案:√11《传简》一折中红娘将张生写的小简直接交给了崔莺莺。
()(1.0分)1.0 分我的答案:×12《董西厢》与《莺莺传》相比,在情节、人物形象的描述上都有所创新。
()(1.0分)1.0 分我的答案:√13在《莺莺传》和《董西厢》中老夫人是一个极其次要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