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教案
《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教案
Vc的稳定性。这里也提醒大 与耗碘量 题的
家,炒菜要快,时间越长, 正相关, 能力
Vc丧失得越多。
进行换
算。
Q:为什么大家测出的维生 汇报交流
素C含量都比广告上标出的 实验结果
含量高呢?(上次预实验已
测出这个结果)
虽然大家测出的结果大体 小组讨
一致,但为什么都不相同 论,思考
呢?即便是自己测的为什么 问题
提出 疑问 后, 探究
第一 步做 出假 设, 为了 验证 假设 设计 实 验。
2.酸式滴定管 的使用及实验 原理解析 (15min)
1) 定量实验通常需要借助 酸碱滴定管进行测量, 请大家在酸式滴定管中 注入清水,自己看看酸 式滴定管工作原理。
2) Q:再仔细观察滴定管 上还有什么?
3) Q:最大是多少? 提醒: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 相切
2) 分别 放在 酸式 滴
定管下, 缓慢加入 碘液,不 断摇晃锥 形瓶观察 变化
答:变成 了蓝色, 说明淀粉 溶液与碘 液变成蓝 色。 答:最后 变成了蓝 色,但是 刚开始不 变色。可 能跟锥形 瓶2中加 入了维生 素C有关
进行 Vc含 量的 换 算, 是本 节课 的重 点。 通过 这个 小环 节, 学生 不但 练习 了酸 式滴 定管 的使 用, 也对 实验 原理 有了 具体 的认 识, 可谓 一举 两 得。
组组组……组
123
8
材料
取样量 5 5 5 5 5 5 (ml)
耗碘量 (ml)
换算Vc 量 (mg)
即使刚才大家注意减少误 差,并且做而来重复实验, 但是数据还是参差不齐,人 为误差难以避免,现在通过 高科技仪器可以更为精确了 ——分光光度仪。
色浅的 的辩
证思
维能
每组派一 力。
人到黑板上记录数据通行分析,找到并学习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提出完整的解决方案,而教
师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及时提供知识上的帮助和引导,为学生的活动进
行提供保障。
5、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的指导活动
学生的 设计 学习活 目的
动
1.导入 (5min)维生 素广告
第 一 节 课 40 分
播放: 1) 农夫山泉维他命水广告 Q:这个矿泉水中含有什么 神奇的物质? 请学生读维他命水说明 2) 除了这里提到的维生
完成《维生素相关资料收集单》
三、 实验原理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它是人体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之 一。维生素C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人体胶原蛋白的形成、参与体液内 多种氧化还原反应、具有解毒作用等。在蔬菜水果中,含有人体所需 的多种营养成分,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维生素C。
维生素C是强还原性物质,在酸性溶液中,能把碘(I2)还原成碘 离子(I-),而当碘液过量时,又会使被测溶液里的淀粉显蓝色,因此
答:维他 命 (教师补 充维他 命也称 为维生 素)
有维生素 E、维生素 B6、维生 素B12、烟 酰胺 (B3)、 泛酸(B5)
答:防止 牙龈出 血
通 过广 告的 形 式, 激发 学生 的兴 趣, 运用 知识 辨析 其合 理 性。
实 物展 示, 阅读 维他
钟
呢?
答:抗 命水
5)PPT展示常见水果和蔬菜 癌、增 的说
答:不
拓
能,水果 展介
和蔬菜主 绍,
要富含维 使学
生素C, 生建
其他的维 构自
生素有的 己的
水果和蔬 相关
菜中没有 维生
素框
回
架,
答…….. 为进
一步
的研
究提
供材
料。
8.收拾桌面 指导检查实验室卫生
指 导合 理膳 食, 均衡 营 养, 形成 正确 的膳 食理 念。
收拾废弃 预留
(5min)
物品,清 时间 洗仪器。 灵活
将实
3次也有差异呢?
验结
回忆自己操作过程,记录
果回
可能的原因
归生
回答:温 活,
水
知识
指导
生
活。
给予 认知 冲 突, 培养 学生
反思 能 力, 通过 小组 讨 论, 全面 思考 问 题。
课 间 10 课间老师和同学休息,没有讨论好误差原因的小组继续。 分 钟
5.实验误差讨 论(10min)
第 二 节 课 40 分
过这
种方
式与
大家一起 学生
总结这些 互
水果Vc 动,
含量的排 为学
序
生展
示自
我提
供平
台。
拓 展学 生的 知识 面, 介绍 推动 科学 发展 的先 进仪
7.其他维生素 功能及食物介 绍(10mim)
器。
Q:不难看出这些常见的水 果和蔬菜中都富含维生素 C,那我们是不是只要吃水 果蔬菜就可以补充全部所需 维生素了呢?
蓝的 程 度, 对接 下来 学生 自主 探究 具有 潜移 默化 的指 导意 义。
正 相关 的结 论便 于自 主探 究时 结果 的换 算的 理 解。
4.【探究2:自 主探究】 (15min)
请同学读果粒橙与维C水 溶液说明Q:商标上标的维 生素C含量是?
请动手测量真的有这么多 维生素C含量吗?
【提示】5ml待测液+4ml 淀粉溶液,加两三滴盐酸, 然后滴定,记录数据。重复 3次。 【自主探究课题】 1) 鉴定果粒橙中Vc含量
聆听,梳 理知识
教师 总 结, 帮助 深刻 理 解。
3. 【探究1:维 生素C含量与 耗碘量关系】 演示实验 (5min)
展示实验操作视频 Q1:含100mgVc的药片溶于 100ml水中,1ml水中含有的 Vc量是? Q2:锥形瓶1在本实验中所 起的作用是?
瓶瓶瓶瓶瓶瓶 123456
取样量 0 2 4 6 8 10 (ml)
耗碘量 (ml)
阅读视频中的不同浓度Vc 耗碘量数据后,回答: Vc含量与耗碘量的关系 是? 且根据5次重复实验可以得 出5mlVc溶液即5mgVc平均 耗碘量是 ▲,根据这个正相关,只要 知道所测样品的耗碘量,反 推其中的Vc量
答: 1mg/ml 答:对照 实验
观看视 频
答:成正 相关
通 过视 频剪 接, 节约 操作 时 间, 并且 视频 能够 清晰 拍到 锥形 瓶变 蓝的 瞬间 及变
实验
答:果粒 回归
橙
生
420ml 活。
中有….
答:水溶 提
Vc中… 出问
题,
活动
学生
8个小 大
2) 鉴定水溶Vc中Vc含量 组,两个 脑,
3) 鉴定冷水泡腾片Vc含量 小组一个 培养
4) 测定开水泡腾片Vc含量 课题,操 通过
作实验, 实验
小结:开水冲的泡腾片Vc含 根据维生 来解
量下降,这说明温度会影响 素C含量 决问
处 理。
维生素C是强还原性物质,在酸性溶液中,能把碘(I2)还原成碘离 子(I-),而当碘液过量时,又会使被测溶液里的淀粉显蓝色,因此利 用这一原理,可以用直接碘量法测定水果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
脂溶性
水溶性
课前请大家查找资料了解 了其他维生素的功能及富含 他们的食物,接下来的时间 就交给大家,谁先来?
最后大家一起看,左边的 维生素只能溶于脂类,因此 称为脂溶性维生素,它必须 溶于脂类才能被小肠吸收, 因此需要适当摄取脂类物 质。右边是溶于水的,自然 吃多了就通过尿液排出,不 会在身体内储存,因此没必 要“大补”。
素,人体 还需要其他维生素,例如 VA、VB、VC、VD等。它们 在人体中含量虽少,但是功 能却很强大,例如我们的维 生素C,通过这个广告看看 它具有什么功能呢?
艾兰得维生素C广告 3)通过课前查资料,你还 知道维生素C具有什么功 能? 4)Q:既然维生素C有如此 重要的功能,那除了刚才广 告里服用维生素C药片外, 我们还可以吃些什么补充
职业。
【重点】
知道实验设计的原则,形成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难点】
利用已知标准量来换算被测品维生素C含量。
2、 课前准备
1.教师实验准备: 【试剂】各种水果和蔬菜,0.5%淀粉溶液,0.1%碘液,稀盐酸、碘液 【仪器】烧杯,锥形瓶,量筒,铁架台,酸式滴定管,pH试纸,容量 瓶,研钵,滤纸,漏斗,榨汁机,电子秤或天平。 2.学生准备
《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教案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 国语中学 彭石娟
1、 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水果蔬菜中Vc的测定,通过组内成员间的交流和讨 论,体验并共享实验结果。
2. 知道设计实验的原则:单因子变量、对照。 3. 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维生素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能合理膳食。 4.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了解生化相关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用直接碘量法测定水果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
四、 教学方法 —— PBL教学
PBL教学法是项目学习(problem
based-learning),由美国教授
Barrows于1969年首创,它是在构建主义理论指导下,基于问题解决的
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自主和小组学习为主,学生对问题进
2:10ml 验和
淀粉
根据
+5mlVc 实验
药片溶液 结果
什么颜色?说明了什 么?
Q2:锥形瓶2最后变成了什 么颜色?但是这个变色过 程与锥形瓶1有何不同? 可能跟什么有关?
6)也就是说,碘液必须先 与维生素C反应,然后剩余 过量的碘液才与淀粉反应变 成蓝色。因此,我们也可以 把淀粉与碘液变成蓝色作为 反应结束标志。而淀粉消耗 的碘液量与维生素C消耗的 碘液量相比微不足道,可以 忽略不计,因此这里消耗的 碘液量可以看成是与Vc反应 消耗的。
课间巡视学生实验误差 讨论情况,学生回答时在黑 板上记录要点: 1) 被测液取液前没有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