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1PPT课件
艾滋患者
艾滋病发源于非洲,1979年在海地青年中也有散 发,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亚 特兰大市疾病控制中心,首次在《发病率与死亡 率周刊》上简要的介绍了他们发现的五例艾滋病 病人的病史。1982年正式将此病命名为艾滋病。 以后不久,艾滋病迅速蔓延到了各大洲。1985年 6月,由上海入境的一名美籍阿根廷青年男性游 客因艾滋病住院,治愈无效,死于我国境内,这 是出现在我国的首例艾滋病。艾滋病自1985年进 入我国至今已有近万人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据 有关部门推测,在今后几年内艾滋病发展趋势是: 发达中国家是呈下降趋势,而发展中国家则呈急 剧上升趋势
病毒感染 淋巴细胞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1、同性间的性 接触传染。2、异性间的性接触传染。 3、血液传播。4、污染而未消毒的注 射器和针头。5、母婴传播患有艾滋 病或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可通过 胎盘将艾滋病病毒直接传染给胎儿。、 6、其它途径如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 染的器官作移植术的同时,也将艾滋 病病毒植入体内。在与艾滋病病人接 触的职业人员(如医务人员、理发 师),如果皮肤有破损时,接触艾滋 病病毒,则可能被感染。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IDS),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人体 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疫病。人体处于正常状 态时,体内免疫系统对机体起着良好的防御 作用,抵抗各种病原体的袭击。一但受艾滋 病病毒感之后,人体的这种良好防御系统便 会受到破坏,防御功能减退,因而这时病原 体及微生物得以乘机经血行及破损伤口长驱 直入。此外,身体中一些不正常的细胞,例 如癌细胞,也同样乘机迅速生长、大量 繁殖起来,发展成各类癌瘤。也就是说, 艾滋病病人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受到 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至诱发 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癌瘤。
自1985年我国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以来,艾 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呈逐年上升趋势。200年, 我国卫生部在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 划署的技术支持下,进行了全国范围的艾滋病 流行病学调查,目前我国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约84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约例。 根据世 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占总人口的比例虽然很低,但感染人数在亚洲 位居第二位,在全球居第十四位。 我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静脉注射 吸毒感染、采血(血浆)途径感染 和性接触途径感染为主。
1988年7月《美国医学协会杂志》刊登了有关艾滋 病传播途经的报告,该报告指出,目前没有任何 迹象表明艾滋病病毒是通过唾液、泪液、尿液、 餐具、疫菌偶然的接触或昆虫传播的,说明艾滋 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而传染。艾滋病病 毒也不会通过空气、饮水、食品、以及未消费的 餐具、衣服被褥、货币等物品而传染。一般也不 必担心与艾滋病病人握手、轻吻或共用电话、马 桶、桌椅等而被感染。旅游池和公共浴池一般也 不会传染艾滋病。各种家养动物不可能 携带艾滋病病毒,因此,艾滋病也不能 通过动物的咬伤,抓伤而传播。
渴பைடு நூலகம்生存
期盼的目光
喂药
曼谷的志愿者 爱的传递
纪念世界艾滋病的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