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休眠期种子的四种催芽方法与应用过程

休眠期种子的四种催芽方法与应用过程

休眠期种子的四种催芽方法与应用过程法桐种子催芽的方法很多,根据树种特性、休眠深度、取材种类、催芽时间长短等,生产上常用的有水浸催芽、层积催芽、药浸催芽和其他催芽等几种方法。

一、水浸催芽就是用水浸泡种子,待种子吸水膨胀后,捞出置于暖湿条件下催芽的方法。

这是一种简单的催芽方法,适用于短期休眠的种子。

水浸催芽的目的是软化种皮,使种子吸水膨胀,有利于酶的活动,促进贮藏物质的水解,以供种子发芽需要。

同时,浸种、洗种还能将种内抑制剂溶解浸出,有利于打破种子休眠。

浸种以后种子吸胀快慢与种皮结构、水温高低有关,通常是种皮薄比种皮坚韧、致密的种子吸胀快,大多数种子浸种1~2昼夜即可吸胀,种皮薄的只需几小时即可吸胀,而种皮坚硬致密的需要3~5天或更长一些时间才能吸胀。

浸种时间超过12小时的都要每天换水1~2次。

检查大种粒的吸胀程度,可用切开法,如有3/5部位都吸收了水,即可萌发。

一般白皮松种子吸水量达到种子本身干重的25%~75%时,就能开始发芽。

吸水过多反而对种子不利,妨碍种子呼吸。

浸种的水温对催芽的效果影响很大,但水温过高会影响种子萌发,甚至烫伤种子。

树种不同,浸种水温差异很大。

浸种的水温和时间,根据种粒大小、种皮厚薄和化学成分的不同而不同。

(1)温水浸种一般种皮较薄、种子含水量较低,如杨、柳、榆、桑、泡桐等种子,适用20℃~30℃的温水或冷水浸种;种皮较厚的种子,如油松、侧柏、杉木、柳彬、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华山松、落叶松、元宝枫、臭椿等,适用40℃~50℃的温水浸种。

具体做法为:将清水煮开,放置至水温降至20℃~50℃,然后边倒种子边搅拌,倒完种子,水面要高出种子10厘米以上,水浸超过1天的,每天要换水,种皮吸水膨胀后捞出摊于容器中,置于20℃左右处催芽。

(2)热水浸种种皮较厚的种子,如刺槐、合欢、皂荚、黑松等,可用70℃~90℃的热水浸种。

具体做法为:将清水煮开后,降至70℃~90℃,然后边倒种子边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特别是热水浸种更要注意搅拌均匀),倒完种子水面要高出种子10厘米以上,在大部分种子膨胀后,筛出尚未膨胀的种子,再用热水反复浸种,直至绝大部分种子膨胀为止。

然后,将膨胀的种子摊于容器中,置于20℃左右处催芽。

二、层积催芽层积催芽是将精选种子与湿润物(河沙、泥炭、锯末等)混合或分层放置,用以解除种子休眠,促进华山松种子萌发的一种催芽方法。

实践证明,它是目前一种催芽较好的方法,适用于深休眠种子,也广泛应用于强迫休眠种子。

层积催芽的方法很多,如低温层积催芽、混雪催芽、变温层积催芽、高温层积催芽等。

前三者均属于低温层积催芽。

(1)低温层积催芽低温层积催芽又叫沙藏或露天埋藏,因为催芽的温度是低温,故称低温层积催芽。

①低温层积催芽的原理在自然界中,很多法桐小苗树种的种子都是秋天成熟的,自然脱落后被枯枝落叶覆盖,经过漫长的冬季低温,待春暖花开时发芽出土,故低温层积催芽是符合林木自然萌发规律的。

种子通过低温层积,能使种子内源激素发生变化,脱落酸等抑制物质逐渐减少,赤霉素等生长素逐渐增多。

赤霉素能抵消脱落酸的抑制作用,因此低温层积也是解除由内含抑制物质引起休眠的良好办法。

另外,层积催芽对促进种子完成后熟作用有良好的效果。

所以,低温层积催芽法在当前生产上应用广泛,对于深休眠种子和强迫休眠的种子都适用,尤其对含萌发抑制物质而形成深休眠种子的效果很好。

目前低温层积催芽是种子催芽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但催芽所需时间较长。

②低温层积催芽所需条件温度对低温层积催芽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低温阶段的温度一般应控制在0℃~5℃之间效果最好,温度高了效果不好,以苹果种子为例,催芽150天的发芽率:6℃的是93.5%;11℃的是33%,20℃的未发芽。

如前所述,种子中的萌发抑制物质在低温的条件下才能使它的含量减少,降低其抑制作用,打破种子休眠;同时在低温的环境中才利于种子产生赤霉素。

所以,含萌发抑制物质的种子适于在低温的环境中催芽。

此外,催芽的温度如果过高,使种子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容易霉烂。

播种前一周左右检查种子如果尚未露白,移于温度20℃左右处催芽。

水分经过干藏的种子水分不足,所以要用温水或冷水浸种,使种皮吸水膨胀后,再层积。

浸种的时间因树种而异,一般为1~3天,种皮坚硬而厚的种子如核桃等4~7天以上。

为了保证种子在催芽过程中所必需的水分,催芽时要给种子混加湿润物如湿沙或湿泥炭。

湿沙的含水量为饱和含水量的60%为宜(用手试,抓一把湿沙用力握时沙子不滴水,松开沙子团又不散开,)。

如用泥炭做湿润物,泥炭的含水率可达饱和程度。

通气种子在催芽过程中,因为种子内部进行一系列的物质转化活动,呼吸作用较活跃,需要氧气。

在催芽过程要使种子能得到所需的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所以催芽时要有通气设备,如秸秆、竹笼、钻孔木筒、草把等,以利通气良好,防止霉变。

催芽的天数催芽的效果除决定于上述的温度、水分和通气条件外,时间的长短也很重要。

日期过短达不到要求。

以元宝枫种子为例,用低温层积催芽30天、15天和对照,发芽率分别为95%、72%和13.5%。

低温层积发芽所需的日期因树种而异,树种不同,要求的层积日数则有很大差异。

③低温层积催芽方法低温层积一般多在室外进行,故又称露天埋藏、混沙埋藏。

在催芽过程中使种子经常处于低温条件。

在室外把种子埋在地下便于控制种子的湿度并利用冬季的低温。

在室内进行低温层积催芽,种沙混合物的水分蒸发较快,要经常洒水和翻倒,比室外费工。

选催芽的地点,要求在背风向阳的地方,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而且沟底不会出水。

催芽沟(或坑)的深度直接影响温度,所以沟的深度要根据土壤结冻的深度而定。

原则上沟底在结冻层以下,在地下水位以上,使种沙混合物能经常保持催芽所要求的温度为准。

沟如过深,则沟内温度高,种子容易腐烂。

沟底宽度为0.5~0.7米,最宽不超过1米,过宽种子的温度不一致。

沟的长度依种子的数量而定。

种子与湿润物的体积比为1∶2或1∶3,种子与沙子都要先经过消毒。

催芽沟底用湿沙(或其他利于排水的铺垫物)铺底,厚度约10厘米左右,以利排水。

中、小粒种子与湿润物充分混合均匀。

把通气设备放到沟底通气、测温,每隔1米左右设1个,再将种沙混合物放入沟中,厚度不宜超过70厘米,过厚温度不均。

其上加湿沙约10厘米,然后再盖土使顶部成屋脊形以利排水。

上层覆土的厚度以能控制催芽所要求的温度为原则。

在催芽沟的周围要做小排水沟。

大粒种子与湿润物分层放置,每放3~4厘米的种子,再放3~5厘米厚的湿润物。

在催芽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种沙混合物的温度和湿度,如果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要及时设法调节,必须控制好催芽所要求的温度,温度如果高了,不仅会降低催芽效果,还能使种子腐烂;当种子裂嘴和露胚根的总数达20%~40%即可播种,要防止催芽过度,如果已达到要求的程度,要立即播种或使种子处于低温(稍高于零度)条件,使胚根不继续生长;如果种子的催芽程度不够,在播种前1~3周(依树种和种子情况而定)把种子取出用高温(20℃左右)催芽;催芽的种子要播在湿润的土壤上,如果把种子播在干播种沟中,会使种子芽干造成严重损失。

(2)变温层积催芽变温层积催芽是用高温和低温交替进行催芽的方法。

即先高温后低温,必要时再高温。

有些树种的种子如红松、水曲柳、椴树、山楂,用低温催芽,需要较长时间,用变温处理能缩短时间,效果好。

①变温层积催芽的温度先用高温(15℃~25℃)再用低温(0℃~5℃),一般高温时间较短,低温时间较长。

变温催芽的时间与温度因树种而异。

如红松种子经消毒后用45 ℃温水浸种5~6天(每天用同样温度的水更换1次,使其自然冷却),然后与湿沙混合。

先经高温(25℃左右)处理1~2个月左右,用抽样法检查,当有50%种胚变成淡黄色时,再转入2℃~5℃左右低温催芽2~3个月,即可完成变温催芽工作。

它比一般低温层积催芽法大大缩短了时间但因高温阶段每天要对种子翻拌1~2次,并适当喷水,定期变温,所以成本高,较费工。

故一般用低温层积催芽的方法能取得良好效果的种子就不要用变温层积催芽。

②变温层积催芽的方法变温层积催芽的具体方法分为室外和室内两种方法。

红松、水曲柳、陕西白皮松等种子的隔年埋藏法即是变温层积催芽。

隔年埋藏的技术要求是:沙与种子的体积比为3∶1;沙的含水量为饱和含水量的60%;在室内用容器或室外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处挖坑层积,温度冬季控制在0℃以下,夏季不高于20℃;通气良好,防止霉烂;用冷水或温水浸种,种皮吸水膨胀后层积;播种前15天左右检查种子,如果尚未露白,移于温度20℃左右处催芽。

(3)高温层积催芽是把种沙混合物直接置于温度为15℃~25℃的条件下催芽。

如果温度过高会使种子腐烂。

用高温层积催芽法催芽的效果远不如低温层积催芽好。

所以除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一般不要用高温层积催芽。

用高温层积催芽时为了防止种子腐烂,湿润物的含水量宜适当低些。

三、药剂催芽(1)化学药剂(小苏打、浓硫酸等)催芽对种皮具有蜡质、油脂的种子如乌桕、黄连木和花椒等种子,需用1%的碱水或1%苏打水溶液浸种后脱蜡去脂。

花椒用1千克种子加碱25克在水中浸泡2天,搓去种子的油性,捞出沙藏催芽或开水烫种后即可播种;乌桕也可用60℃~80℃的热水浸泡并立即搅拌,自然冷却后再浸24小时,捞取种子晾干用碾米机去腊,然后筛去蜡皮。

对一些不具有油脂的种子如桉树、马尾松、刺槐等用1%的苏打水浸种,具有软化种皮的作用。

(2)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浸种催芽休眠期比较长,或难于发芽的种子,经过某些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的浸种处理,可以打破休眠,并且因种子内酶的活动而加快发芽。

如赤霉素、激动素、萘乙酸、吲哚乙酸、乙烯利、ABT生根粉3号和四号等。

赤霉素具有刺激细胞伸长,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发芽等作用。

用赤霉素浸种油松、刺槐、落叶松、赤松、冷杉和柳杉等种子,它们的发芽率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如花椒种子用赤霉素浸种3~4昼夜,6~7天即可发芽。

赤霉素处理种子对苗木生长的影响,有正、反两个方面表现,即对某树种有促进作用;对某些树种有抑制作用,使用时应注意。

(3)微量元素浸种催芽用铁、锌、铜、锰、钼等微量元素浸种,可促进种子提早萌发,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

如用0.01%硫酸铜、0.03%钼酸铵溶液浸松树和云杉种子18~20小时,提高场圃发芽率28%~29%。

四、其他催芽方法①、用各种物理方法擦伤无透性的种皮,以利种子吸水膨胀,少量种子可用沙纸、剪刀、砖头破种。

数量多时,这种人工办法很费时,可采用一些机械办法如混凝土搅拌机将种子与一些碎砖石放在一起摩擦搅拌,对于非常硬的种子也可用碾子代替。

如国外已有专门的种子擦伤机。

②、汽水浸种,将种子浸泡在不断充气的4℃~5℃水中并保持水中氧气的含量接近饱和,能加速种子发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