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美学要素
物理稳定与心理稳定的关系
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的一对矛盾。稳 定的物理重心是人们最一般的心理需要,它带 给人们的是自然、安定、平稳、规范之感。稳 定的视觉心理中心,是人们追求变化心理的需 要,它带给人们的是运动、活泼、轻巧、惊奇 之感。它产生出来的是形体上的轻盈感和视觉 上的运动感。
立体形态,要求由同类基本形组成,可 在线材、面材和块材中自由选取。
要求: 1、创造出节奏韵律 2、创造出变化空间
立体构成的美学要素
本章学习目的
1、增强我们在造型设计中的审美感 觉。
2、把握立体构成的美学原则
立体构成要把握的美学原则:
形态感觉上对比与调和的原则 节奏与韵律的原则 材料构成上稳定与轻巧的原则 量感与空间感的原则
第一节 对比与调和
主要学习内容: 了解立体构成的对比与调和的美学要素 立体构成的对比与调和的美学要素形成的因素
对比与调和的区别
对比是指立体造型中构成要素之间的各种关系 极不相同的配置时,产生个性鲜明的对抗性因 素。可使形态生动活泼、个性鲜明,产生强烈 的刺激力和表现力。
调和与对比相反,是指在造型中强调其构成要 素之间共同性的因素,使对比的双方减弱差异 并趋于协调。使双方彼此接近,产生强烈的单 纯感和统一感。
的因素。
一、量感的概念与表现
概念 物理量感和心理量感 量感的表现
1、创造对外力的反抗 2、创造生长感
二、空间感的概念与表现
空间本身是虚无的,实体依存于空间之中, 而空间若没有实体作为标识,也就不可能觉察 到它的存在。 (一)空间与场力
空间分为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
(二)空间感的表现 1、透视渐变
3、材料质地
不同材料质地能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材料的 轻巧与稳定由2个因素决定。
一、材料表面机理 二、不同材质造成的材料密度的感受。
4、色彩
5、分割 实体状态,感觉沉闷,利用点线面进行间
隔的分割,让原来比较笨重的形体通透起来, 会取得整体的轻巧。
第四节 量感与空间感
了解立体构成中量感与空间感的美学要素。 认识立体构成中量感与空间感的美学要素形成
韵律的表现形式:
1、重复与渐变
2、交错与起伏
3、重复
第三节 稳定与轻巧
了解立体构成的稳定与轻巧的美学要素。 认识立体构成的稳定与轻巧的美学要素形成的
因素。
一、物理稳定与心理稳定
物理稳定指立体形态的实际重量的重心。落在 合适的位置上,符合了稳定的条件,物体才不 会倾倒。
视觉心理稳定,是指立体形态的外观的量感重 心。满足人们视觉上的稳定感觉。
对比与调和的关系
只有对比,没有调和,形态就显得杂乱,只有 调和没有对比,形态就会显得呆滞、平淡无味。
创造形态要根据不同情况,或突出对比或强调 调和。
立体构成要注意以下2个方面对 比与调和的关系
一 材料质地 材料是立体构成的物质基础,各种
材料都具有各不相同的外观特征和手 感,体现不同的材料质地美。
立体构成造型的节奏
是指造型要素以同一形态的反复、渐变和反 复交替来形成有秩序,有规律的运动感。
韵律
当节奏进行重复或反复时,再赋予长短、 高低、起伏、大小、方向、转折、重叠等变化 因素时,就能产生一种韵律感。
韵律是在节奏的基础上赋予情调的感觉, 它能使节奏具有强弱起伏、悠扬缓急的情调。 节奏是韵律的条件,韵律是节奏的深化。
二 实体与空间
实体:指封闭的立体形态。 空间:是指空虚都能容纳之处。
实体与空间的关系:
相互依存。实体依存于空间空间之中,而 空间若没有实体作为标识,也就不可能觉察到 它的存在。
虚体构成
实体构成
第二节 节奏与韵律
了解立体构成的节奏与韵律的美学要素 立体构成的节奏与韵律的美学要素形成的因素
1、接触面积与重心 底部接触面积较大的形体具有较大的稳定感, 底部接触面积较小的形体则具有较小的稳定感, 并具有一定的轻巧感。
2、结构形式
对称式 具有较好的稳定感,能产生庄重、严肃、大方 和完美的感觉。但在在心理上会产生安静的、 单调的、呆板的感觉。
平衡式
具有一定的轻巧感,给人以生动活泼、灵 巧轻快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