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18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这些行业影响较大的重特大事故相对较少,事故 频率低(事故数与企业数比),全社会的关注程度相对 高危行业较低,一些地方在思想认识上缺乏警觉,安全 生产工作力度不够,甚至极个别地方几乎放弃了这些行 业的监管;一些企业管理人员思想麻痹,日常安全管理 不严,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严重。
28
(一)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2. 建立健全考评体系。 一是要明确程序。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 评程序主要包括:企业自评和申请、评审组织单位对申 请进行初步审查、评审单位进行现场评审并形成评审报 告、安全监管部门进行审核和公告、安全监管部门或其 确定的评审组织单位颁发证书和牌匾。各地安全监管部 门要制订该考评办法的实施细则;对规模以下企业的考 评工作,要创新方式方法,简化程序和内容,提高工作 效率。
工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四司 罗音宇
目录
一、工贸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情况 二、工贸企业安全生产主要问题 三、工贸企业安全监管工作重点
2
一、工贸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情况
(一)工贸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二)工贸行业大而不强,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三)工贸行业伤亡总量大,大事故时有发生
5
(一)工贸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煤矿 金属非金属矿 危化品 冶金等工贸
安全监管部门直接监管企业数量关系
6
(一)工贸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等7个行 业都属于制造业,涵盖了制造业31个大类中的28个大类 ,截至2008年底,共有企业法人单位163.9万个,从业人 员9543.9万人,占全国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总数的86.1%、 从业人员总数的81.3%,是我国制造业及至整个工业的主 体。
4
(一)工贸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根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2008年末全国企业 法人单位495.9万家,其中工贸行业法人单位320.4万 家,从业人员12071.4万人,占全国企业法人单位总数 、从业人员总数的60%以上,占全国安全监管部门直 接监管企业总数的90%以上。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 2000万元的规模以上企业28万多家;按国家有关行业 协会统计,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的企业280家,其中 五百亿至千亿的企业33家,超千亿的企业20家。
8
(二)工贸行业大而不强,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2010年我国制造业首次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 仍是以加工企业为主,与欧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 :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产能过剩;二 是研发能力较弱,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缺乏,处于产业 链低端的企业多;三是产业集中度低,市场控制力弱, 行业缺乏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四是装备水平不高,更 新不及时,存在大量各种类型的小作坊和采用淘汰落后 设备、工艺的厂点,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差,事故频发; 五是管理方式粗放,整体规模效益差,经不起劳动力价 格、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冲击。
29
(一)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二是确定评审单位。一级企业的评审组织单位和评 审单位由总局确定。二级、三级企业的评审组织单位和 评审单位由省级安全监管局确定,并报总局备案。
三是加强考评管理。严格考评流程控制,加强对评 审组织单位和评审单位的管理,规范考评工作,严把考 评质量关。对于违反规定、弄虚作假的评审单位,要严 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取消评审资格。
其中较大事故34起、死亡127人,同比分别减少3起、 9人,同比下降8.1%、6.6%。未发生10人以上的重大事 故,而去年同期发生重大事故2起,死亡41人。10月5日 ,江苏南京钢铁有限联合公司五号高炉发生铁水外溢事 故,造成12人死亡、1人受伤。
13
(二)工贸行业伤亡总量大,大事故时有发生
2007年4月18日辽宁省铁岭市清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4.18”钢 水包倾覆特别重大事故死亡32人,重伤6人。
30
(一)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3.加大培训工作力度。 一是要加强企业培训。解决管理人员在安全生产标准 化建设的思想认识问题,提高职工按照安全规程作业的 意识和技能,促进岗位达标。 二是要加强安全监管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安 全生产标准化的内涵和意义、考评制度和程序等。 三是要加强评审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评定标 准和考评程序等。
10
(二)工贸行业伤亡总量大,大事故时有发生
据统计,2004年至2010年工贸行业平均每年发生伤亡 事故2578起、死亡2166人,占工矿商贸事故总数的17% 左右,其中机械、轻工和建材3个行业平均每年死亡人数 都超过500人。
在各类工矿商贸事故中,工贸行业事故起数仅次于建 筑施工,居第二位;总死亡人数及较大事故死亡人数仅 次于建筑施工和煤矿,居第三位。
22
(五)对外包工程和外用工安全管理不严格
企业用工形式日趋多样化,各种形式的外用工占企 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很大,有的企业超过了50%。由于 缺乏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致使外用工技术素质较低, 加上流动性大及自身安全意识不强,同时一些企业对 外包工程和外用工的安全管理,关系不顺,责任不清, 管理不力,存在以包代管、疏于管理的现象,使外用 工成为事故高发人群。而不少外用工的伤亡人数没有 统计到企业伤亡人数中,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安全状 况。
23
(六)政府安全监管力量薄弱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力量与监管任务相比相 对薄弱,处于人员少、任务重、责任大的状态,尤其 是在其他高危行业重特大事故多发的情况下,投入到 这些行业的人力、物力明显不足,而且监管人员中懂 专业的人员极少,缺乏对相关行业生产工艺环节、重 点部位和重大危险源的了解,直接影响到监管工作的 质量和效率。
19
(二)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不健全
《安全生产法》及各地《安全生产条例》对非高危 行业的规定比较原则,可操作性不强,同时这些行业在 原主管部门撤销后,行业管理弱化,相应的部门规章、 标准规程长期没有得到修订,普遍已经不适应当前实际 情况,有些甚至还与现行法律法规有冲突,给贯彻执行 带来很大障碍。一些新发布的标准规程,宣传贯彻力度 不大,一些企业没有按新规程的要求调整规章制度和操 作规程。
31
(一)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4.树立典型示范。
总局确定在广州市、沈阳市、宁波市、山东省诸城市、 北京市顺义区等5个地区开展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建设示范城市试点,选择22家企业作为典型企业,创新 工作思路,创新达标模式,创新监管体制机制,树立标 杆和样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积极创建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示范地区和示范园区,在每个行业
树立多家典型企业,以点带面,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
设工作。
32
(一)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5. 完善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区要进一步提高对开展冶金 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 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以安全生产 标准化建设带动其他各项安全监管工作。 二是加强检查指导。结合日常安全监管工作,督促落 实工作方案,加快建设进度,提高达标进度和质量。适 时组织召开不同形式、层次、行业和区域的现场交流会、 专题座谈会,交流经验,推动工作。
20
(三)企业安全管理弱化
一些企业,甚至个别特大型企业,没有按照相关法 律法规的要求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在企业改组改 制后,安全管理机构职能削弱,编制缩减,权威性下 降,不能有效发挥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作用;同时专 职安全管理人员不足,部分人员素质不高,存在不敢 管、不会管的问题,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处于被动应付 状态。
27
(一)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1.明确工作目标 一是全面实现安全达标。2013年底前,规模以上冶金 等工贸企业实现安全达标;2015年底前,所有冶金等工 贸企业实现安全达标。 二是安全状况明显改善。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防范事故能力明显加强。 三是各类事故明显下降。较大以上事故明显下降,各 类伤亡事故不断下降,2015年冶金等工贸企业事故总死 亡人数比2010年下降12.5%以上。
9
(二)工贸行业大而不强,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我国商贸企业平均规模较小,规模效益差,分散程度 高,优秀品牌少,非企业的自然人及个体商户占了绝大 多数。大部分物流服务业还处于仓储物流粗放型发展阶 段,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超出美国的一倍。大量高档 宾馆饭店是由外方进行管理;外资企业在全国大型超市 中的市场份额约为70%,占绝对优势。
24
三、工贸行业安全监管工作重点
(一)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二)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三)落实建设项目安全施“三同时”制度 (四)加强事故跟踪督导和调查处理工作 (五)加强安全监管基础建设工作
25
三、工贸行业安全监管工作重点
三同时
标 准化
隐患治理
事故处理
监管基础
26
(一)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3
一、工贸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情况
根据总局“三定”方案,监管四司负责冶金、有色、 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8个行业企业 的安全监管工作。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2011),其范围应包括制造业(门类C) 的28个大类,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门类F)的1 个大类,批发和零售业(门类H)的2个大类,住宿和 餐饮业(门类I)的2个大类,共33个大类。我们通常 把这个8个行业简称为冶金等工贸行业、工贸行业,具 体包括33个大类企业。
11
(二)工贸行业伤亡总量大,大事故时有发生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工贸企业占全国工矿商贸死亡人数比例图
12
(二)工贸行业伤亡总量大,大事故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