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监管职责

安全生产监管职责

安全生产监管职责
1、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安全生产
规划及安全生产责任制,并负责督促检查落实。

对行政区域内的安
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指导、协调和监督其他部门的安全
监管工作,强化安全生产“一盘棋”统筹安排。

2、拟定本级政府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目
标考核办法,对安全生产目标任务进行分解,督促有关部门、村(社区)及企业逐项落实,并对责任单位进行检查和考核。

3、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督促整改事故隐患。

对重点行业、重点部位、重要环节、重要时期要落实“一盯一”督促检查责任,严防死守。

4、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台帐、资料、记录和数据统计,分析预测安全形势,为本级政府领导提供综合信息和决策依据。

按相关规定及时收集和上报各类安全生产信息和统计资料。

5、依据县级有关执法部门委托的权限,对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
违法违章行为实施综合执法,并定期报告执法情况;对上级有关部门
向行政区域内单位发出的安全生产整改指令进行督促督办;在检查中
发现安全违章、违法行为,应及时抄告或移交有处罚权的部门进行
处罚,受理处罚的部门应将处罚情况书面反馈移交部门。

6、协助上级安监部门进行事故调查,组织协助事故单位做好善
后处理工作。

7、牵连组织制订本级政府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综合预案和本行政
区域内高危高风险行业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并负责督促检查各
项措施落实情况和组织演练,实施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8、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宣传,开展行政区域
内从业人员和群众的安全教育,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种
作业人员接受培训、持证上岗情况进行检查。

9、指导管理村(社区)、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工作。

10、完成镇党委、政府、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和市、县安监部门交办的安全生产工作。

1、工作会议制度。

镇政府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议。

会议由镇政府主要领导主持,会议主题是通报季度安全生产情况,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各项安全防范措施。

会议要作出决定并形成会议纪要,并由镇安监站督促落实。

镇安全
生产领导小组根据情况适时召开安全生产联席会议。

会议主题主要
研究当前安全生产工作,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成员单位提出的
有关事项,研究相关工作措施。

会议研究事项由镇安监站督促落实。

2、安全生产检查督促制度。

镇政府对各村(社区)、各生产经营
单位、各重点场所每季度组织一次安全生产检查。

对矿山、渡口码头、车站、危化企业、加油(气)站、重点消防单位、学校、公众聚
集场所、其他高危企业等重点行业和重点单位,以及节假日、重大
活动等重要时期要建立常态检查督促机构,落实督促检查责任,责
任到人到点,严防死守。

镇安全监管人员不定期对各行业安全生产
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安全生产检查要认真执行行业安全标准,不留
空档,做好检查记录。

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随时填写下发
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并实行跟踪监管,期满复查验收。

发现重大
事故隐患,要立即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并及时书面报告市县安监
及有关部门。

3、事故隐患和危险源管理制度。

镇各部门、各行业和各单位要
定期进行事故隐患排查,高危高风险行业建立事故隐患日查制度,
其他行业至少每周进行一次事故隐患排查,并做好隐患排查登记,
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和“谁诱发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原则,对事故隐患进行分类分级,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目标和整改期限,实施事故隐患整治跟踪。

对辖
区内重大危险源、高危企业进行登记建档,并逐级上报,纳入市、
县重大危险源、高危企业数据库。

对重大危险源实施责任监控,明
确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4、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管理制度。

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
和扩建的建设项目,根据相关规定履行安全“三同时”审批手续,
按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
生产和使用的要求进行建设与管理。

严格农民新村、村民住宅新建、改建施工安全管理。

5、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
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
部门报告。

(一)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
有关部门报告。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
一是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二是较大事故逐级
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三是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
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
关部门;四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
有关部门依照前款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应当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
部门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接到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

必要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是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二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
场情况;三是事故的简要经过;四是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
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五是已经
采取的措施;六是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三)事故报告后出现新的情况,应当及时补报。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伪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道路
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
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武圣宫镇安全事故报告电话:6953308
6、事故应急救援及处置制度。

镇政府值班室或安监站接到事故
报告后,应按规定向有关领导、上级政府和部门报告,并分别情况
进行处置。

对轻重伤2人以下事故、一般未遂事故,原则上由镇安
监站按本级预案开展事故处置工作。

对重伤3人以上、死亡1人、
遇险3人以上重特大未遂事故及重特大事故险情,在按程序报
告的同时,镇政府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事故抢险救援及相关处置工作。

抢险救援过程中,组织人员疏散,防止次生、衍
生事故灾难的发生。

做好死亡人员的善后工作,保持社会稳定。


险救援结束后,镇政府要配合做好事故调查处理、灾后评估、恢复
重建等工作。

7、安全生产值班制度。

镇政府实行每天24小时安全生产值班,有安全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和安全监管人员必
须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在节假日、汛期和易发生自然灾害的季节,有关部门应坚持每天24小时值班。

8、镇领导联系安全生产重点单位制度。

镇领导分别联系行政区
域内安全生产重点单位和企业。

每月至少一次到所联系的重点单位
和企业,对安全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督促,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
的问题。

镇领导开展安全检查活动情况,每季度汇总上报县安委会
办公室。

9、安全信息及档案管理制度。

镇安监站应落实人员负责安全生
产文书资料与档案管理工作,并保持相对稳定;建立安全生产监管台
账;按文书资料与档案的标准化管理要求,做好各类文件资料的收发
归档工作。

10、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举报事故隐患、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瞒报事故行为。

镇安监站设立并公开举报电话,并为举报人保密。

镇政府应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表彰奖励。

11、县级在镇企业安全生产协调制度。

对行政区域内县属、市属及中央在镇企业建立定期联系制度,互通情况,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在应急救援、信息通报、社区安全、场地协作等方面保持紧密联系
和协同行动。

猜你喜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