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命题意图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的教学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三个方面实施评价。
评价方式采用笔试,等级制与百分制并存。
笔试内容包括识字写字、阅读积累两项测试。
试卷设置充分尊重教材的编写意图,准确把握
一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从笔试的题目设置看,主要是测评学生能否准确地拼读汉语拼
音音节;能否准确地认读教材中要求认的字;能否正确、整洁、美
观地书写教材中要求写的字和课外认字情况。
通过测评,了解学生
学习语文的兴趣与习惯、是否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等。
(1)识字写字
第一题到第三题,考查学生拼读音节、正确抄写音节和认识事
物的能力。
该题得分率为90%,得满分的学生比较多。
学生答题错误主要是:有的不会拼音节;有的抄音节时漏了声调;有的抄音节
时标错了声调(shuǐhuā→shǔi huā);个别学生没有读题,机械照抄。
第四题到第六题,考查学生能否正确、整洁、美观地书写教材
中要求写的字。
该题得分率为96%,绝大部分学生能把字写正确,也写得比较美观。
从学生的书写情况看,“写得正确”做得比较好,对于“写得端正”的要求还有欠缺,主要表现为:结构不稳、
笔画倾斜、笔顺错误、撇画和捺画最难写好。
第七到第十题,考查学生识字量和对巨资的理解能力。
有的学
生写完句子后,不会自我检查,标点都没写。
第四题,考查学生是否认识了偏旁。
该题得分率为98%,得满分的学生比较多。
个别学生发生错误是笔误造成的。
(2)阅读积累
第十题,要求学生数出句子数量,考查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
句子概念。
该题得分率为80%,是笔试部分失分较多的一题。
学生答题错误主要是:有的学生不会审题,看不懂例题,不会做;在平
时的教学中,课文朗读不到位。
第十一题:要求学生看图写话,句子通顺没有别字或用拼音代替。
该题得分率为63%,是笔试部分失分最多的一题。
聪明题:是对能力较强的学生的考察。
对教学的建议
1.加强学习,脑中有标。
全体语文教师要认真学习《语文课程
标准》精神,努力更新教学观念。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
学参考书又依据课标、教材而编写的。
要落实语文课的教学目标,
教师必须真正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并且在实际的课堂教学
中将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
2.吃透教材,腹中有本。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的知
识体系,准确把握每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从而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特别是一册教材识字量大幅度增加,倡导“识写分离,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理念,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巩固已经学会的生字。
课文篇幅也变长了,不能用教老教材的方法来学习新教材的课文,
只要学生能熟练朗读课文,记住课文中的生字,有所感悟即可。
因此,教学中要留足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提供多个平台让学生展示
课外识字的情况,使学生的生活成为学习的教材。
3.熟悉学生,目中有人。
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兴趣、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以便在教学中调动学生思维,做到有
的放矢,因材施教。
要相信学生,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使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要着
眼学生的发展,教学中要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过
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工工
整整地书写、认真仔细的态度、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思维能力、
及时复习巩固等。
4.努力实践,心中有法。
新教材以崭新的面貌出现,教师、家
长与学生都觉得教材很好,但是教好教材的方法需要大家探索。
教
师要根据课标、教材、参考资料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采取切实
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既要继承传统教法,又要发展传统教法。
对学生的指导要更加细致,追求教与学的过程。
要建立适应新课程
的课堂教学常规,使课堂充满活力,又有章可循,真正做到活而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