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诗情》
1、此时的荷兰真像一首诗,碧绿的草地,黑白相间的奶牛,高低错落的低地,剽悍强壮的骏马,悠然自得的家畜……如果你来到这里,你想怎样赞美它呢?
(诗情画意……)
2、白天的荷兰,是美丽的,自由的,是令人神往的充满诗意的国度,在这碧绿的辽阔无垠的草原上,看着安闲的牛羊,看着奔驰的骏马,你会总想吟上一首诗,或是唱起一首抒情的歌,那么,让我们拿起书,齐读2——4节,读出草原的美,读出内心难以抒发的情怀。
四、教学方法:
在《泉城》、《九寨沟》两篇课文教学之后再来教这篇课文,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体味。教师的责任重在组织学生开展好活动,激励学生读好课文。这篇课文通过几个鲜明、生动的画面描写了荷兰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在教学中不必过多分析,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字词,找到自己感受比较生刻、比较喜欢的部分读一读,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通过交流加深印象,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教师在组织交流的过程中,抓住重点,知道整体感知,读懂课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朗读自己认为优美的段落,背诵一两部分,积累优美词句。然后安排小导游活动,进行迁移性训练,促进学生积累内化课文语言。最后,设计拓展性的练习,找一找有关荷兰的资料。
二、教学课题
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
(2)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荷兰一向以“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闻名于世。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是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的。课文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白日里,牧场是动物们的天堂,无论是花色多样的牛,还是骏马或是其他动物都是那样的悠然自得、惬意舒畅,
对于像这类文质兼美的文本,我感觉还是应该老老实实地通过再现式的朗读,让学生踏踏实实地感受到语言本身的魅力与美妙,不宜采用什么导游式,合作探究式等,因为毕竟是在四十分钟内完成。
2、图片,相机采访激趣:
3、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可以用这段话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吗?(生在说心情时理解了词语:悠然自得)你为什么会这么悠然自得?能把你们这种悠然自得的心情读出来吗?
(六)(音乐响起,播放FLASH)【视频】/player.php?id=6988
花之国:句子
①你从哪里看出荷兰花多?
②理解词语“绿意盎然”
A你怎么理解?在字典中什么意思?
B能结合你见过的情景来说吗?
③在这绿意盎然的村野乡间,你看到了什么?
④而且是大片大片的,美吗?
⑤CIA郁金香图、文字资料。/show/1/44/6e43983d2b94d3ee.html
这是多么令人惊叹的飒爽英姿!现在,你们就是这奔腾的草原上的骏马!让我们面对这辽阔无垠的大草原,读出我们的豪迈!读出群马在草原奔腾的气势!
(五)家畜图:
过渡:在这辽阔的草原上,你可以自由呼吸,你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你会把这里比做什么?(天堂)
1、天堂给你什么感觉?
2、现在你就是天堂里的绵羊=%BA%C9%C0%BC%CC%EF%D4%B0%C4%C1%B3%A1&in=31849&cl=2&lm=-1&st=-1&pn=14&rn=1&di=38365760745&ln=1380&fr=&fm=result&fmq=1332224297250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15&-1&di70166524890&objURLhttp%3A%2F%%2Fattachments%2Fmonth_1006%2F100609202931636c85721a46a1.jpg%3F127&fromURLhttp%3A%2F%%2Fread-htm-tid-2626945-page-e.html&W800&H320&T10708&S126&TPjpg
附板书设计:
草 花 河…
田园 诗情
牛 马 羊…
六、教学反思:《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在整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注意着用再现的方法,让学生把语言的形象性映在自己的大脑中,让他们能透过文字,感触到田园诗情画意。像牧场的绿草、鲜花、清河等,我全都注意放大他们的美,让这些美能更好地诗化,点缀那些生灵的诗意。对于重点的语句,我采取反复诵读的方法,让这些语言形象,能深深地记忆在学生的心灵之中,如什么样的绿草,什么样的鲜花,什么的骏马等,让学生能深深地记在脑中,形成很好的语言积累。
了对荷兰田园风光以及自畜的和谐交融,感受荷兰田园的诗情画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感受文本“诗情画意”的同时相机理解词语,并将解词方法进行梳理,让学生有所得,今后碰到新词也能恰当选择解词方法解词。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准备的有关圆明园资料。
偶然 汽笛 悠然自得 一抹晚霞
(特别注意“偶”字要与“离”区分开来)
3、你最喜欢哪处的田园风光?请你用心读文,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4、师根据生回答,相机板书:奶牛图、骏马图、家畜图、夜幕图
三、精读品味“田园诗情”。
(一)第一段
1、口头填空读:荷兰,是_____之国,_____之国,也是_____之国。
B.在这辽阔的草原上,除了野草遮掩的运河,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们——自由驰骋。
C.引读:即使前方出现了低矮的围栏,它们依然——(生读:自由驰骋!鬃毛随风飞扬!)
即使前方出现了浅浅的涧水,它们依然——(生读:自由驰骋!鬃毛随风飞扬!)
即使前方出现了小丘、泥沼,它们依然——(生读:自由驰骋!鬃毛随风飞扬!)
*多美呀!你见过丝绒吗?那是怎样的?生谈对丝绒的感觉。
*老师今天穿的裙子就是丝绒的,摸一摸,什么感觉?能读出这种感觉吗?(生读)
C.丝绒般的草地上,情态各异的牛群,有的……有的……(引读此段)
*这么可爱的奶牛,谁来演一演?(几生上台表演情境,师相机采访)
相机理解:仪态端庄(形容仪表很神态优雅大方)
D.分角色读,齐读。(演得可真好,谁想再来读一读?注意读出趣味来。)
5、荷兰就拥有这样充满诗情画的田园风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你能把课文中的生词读准确了吗?
2BoardID=52&ID=128678
顽皮 严肃 舒缓平稳 牲畜
广阔无垠的草原无疑就是他们的自由王国,好一幅家禽家畜安闲游憩图。即使是傍晚出现了挤奶的人也并没有打破草原的寂静,连船只行驶也是舒缓平稳的,车船的到来与离去也反衬出了草原的寂静。直到夜幕降临,荷兰更是沉入一片静谧之中,又成了一幅沉沉静夜图。作者以描绘荷兰的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精心选择一系列意向,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意境,抒发
(齐读1——4自然段)(此环节根据时间而定)
四、总结:
你觉得真正的荷兰是怎样的呢?
(欣赏荷兰风景画派名家作品)
/i?word=%BA%C9%C0%BC%B7%E7%BE%B0%BB%AD%C5%C9%C3%FB%BC%D2%D7%F7%C6%B7&opt-image=on&cl=2&lm=-1&ct=201326592&ie=gbk荷兰风景画派是世界美术史上很重要的一个画派,梵高、维米尔、伦勃朗都是很著名的画家,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美丽的土地,有这样浓郁的田园诗情,才造就了这样伟大的画家、不朽的画作吧!
2、你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
(二)理解:水之国、花之国
水之国:句子
①你从这句话体会到了什么?(水多)
②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一条条、镶嵌)
③播放FLASH,生看画面.
/v_show/id_XNDkzNzk1MTI=.html
④这么多的水你能读出感觉来吗?(生齐读)
(四)骏马图
除了喜欢奶牛图,你还喜欢什么图?
A.(出文,生自读)
师:这些骏马都有什么特点?(从剽悍强壮、腿粗如桩,看出他们的体格非常强壮;鬃毛随风飞扬,看出他们奔跑速度极快)
师:他们是生活在哪里的骏马?(草原)和我们平时见过的动物园里养着的马有什么不同?
师:瞧!“骠悍强壮、腿粗如桩”是怎样的体魄!“鬃毛随风飞扬”又是怎样的英姿!谁能通过读表现这种气魄?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让我们去欧洲西部,世界上著名的低地之国—Php9PGdV8/
你知道人们为7.html(出示课题)齐读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语文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于荷兰风景的其他一些资料,特别是一些具有荷兰民族特色的,如风车、郁金香之类的,作为补充知识来了解,可以在学完课文之后让学生对荷兰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教师可以作适当的指导。
(2)制作一个课件,让它作为辅助教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⑥能把这大片大片的美读出来吗?
这么多的郁金香开得如此美丽,难怪人们把它称为——花之国。(板书)
(三)奶牛图:
过度:站在这绿意盎然的田野乡间,你想看得更远吗?你怎样看?(动作)能用个词来形容吗?
A.“极目远眺……”
a.什么叫极目远眺?
b.(与“远眺”比较)
c.是呀,用尽眼里去看就叫极目远眺。
B.你看到了什么?
2、揭题:看到“田园”这两个字,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田野农舍庄稼家畜人—泛指农村)
3、看到诗情,你想到了什么?(诗歌一样的情怀,诗情画意)
4、比较:我们刚学了《九寨沟》、《泉城》,能不能称为田园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