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格构式锚杆挡土墙施工方案

格构式锚杆挡土墙施工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说明 (2)(一)编制依据 (2)(二)编制原则 (2)(三)编制范围 (3)三、施工安排4精品文档,超值下载(一)施工顺序及流水段划分 (4)(二)项目组织机构 (4)(三)施工进度安排 (5)四、施工准备及资源配置计划 (6)(一)技术准备工作 (6)(二)现场准备工作 (6)(三)劳动力配置计划 (7)(四)施工机具配置计划 (7)五、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9)(一)总体施工方案 (9)(二)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9)1、锚杆(索)孔成孔施工 (10)2、锚杆(索)制作及安装 (12)3、注浆 (13)4、钢筋混凝土格构梁施工 (14)5、锚索张拉与锁定 (15)6、封锚 (16)六、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7)(一)安全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17)1、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17)2、安全人员配备及管理职责 (17)3、安全管理制度 (17)(二)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1)1、组织保证措施 (21)2、制度保证措施 (22)3、技术保证措施 (22)七、质量保证措施 (26)(一)质量保证体系 (26)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26)2、主要人员及部门职责 (26)(二)质量保证措施 (30)1、组织保证措施 (30)2、制度保证措施 (32)3、技术保证措施 (36)八、工期保证措施 (39)(一)工期保证体系 (39)(二)工期保证措施 (39)1、制度保证措施 (39)2、生产要素保证措施 (40)3、施工策划保证措施 (41)一、工程概况二、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17-2011)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6)《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7)《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8)《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06)9)《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2006)10)《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11)《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 2005)12)车辆段边坡支护图纸(二)编制原则1、遵循设计图纸、施工规范、规程、验收标准的原则。

在编写主要项目施工方法中,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执行现行施工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制定各具体项目实施方案过程中,充分研究、分析本工程的特点、难点,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完成本合同段建设任务。

3、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在施工组织安排上,以专业队为基本组成形式,机械化作业为主,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先进优良设备之优势,并采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配置,以达到整体优化目的。

4、实施项目法管理,利用网络技术对生产资源及生产诸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保证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安全及社会信誉等预期目标。

(三)编制范围本方案编制范围为车辆段格构式锚杆挡墙施工。

三、施工安排(一)施工顺序及流水段划分格构式锚杆挡墙施工遵循在开挖过程中自上而下、分层分段进行的原则,支护与开挖平行流水作业,支护随开挖及时跟进,上层的支护保证下一层的开挖施工安全顺利进行,原则上滞后一级马道。

锚杆及锚索施工采用在马道上搭设双排脚手架作为施工平台施工。

其余作业均在施工边坡上进行施工。

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拟将区段内格构式挡墙分为3个作业区段,即A-B区段、B-F区段、F-R区段。

(二)项目组织机构标段项目部设项目经理、项目书记、项目总工程师、项目生产副经理、项目成本副经理、安全总监,下设工程部、物机部、安全质量部、财务部、物资设备部、综合办公室等部门。

技术工程师计划工程师调度测量工程师资料员安全工程师质量工程师环保工程师机电工程师材料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劳务管理员会计出纳试验工程师文员后勤保卫员工程部安质部物机部工经部财务室试验室综合办公室副经理总工程师商务经理安全生产总监项目经理、书记图:项目组织机构图(三)施工进度安排按照工程施工总体安排,格构式锚杆挡墙计划开工时间为2016年05月01日,竣工时间为2017年07月20日。

具体施工进度安排详见附件(格构式锚杆挡土墙施工进度计划)。

四、施工准备及资源配置计划(一)技术准备工作作好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调查工作,再次确认气侯、地形、管线等情况,现场交接桩与复测、料源合格性测试分析、定点、测量仪器的计量标定、测量放线。

抓紧时间熟悉图纸,然后进行图纸会审,力求将设计图纸中的问题在施工前解决。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技术和质量、安全交底,绘制翻样图等。

根据工程总工期和施工方案,编制出施工进度计划,然后再排出详细的月、周施工进度计划,确保满足业主对各节点工期的要求。

提出机具、材料、构件、安装设备和外委托计划,保证工程进度的需要。

制定技术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制定创优规划,明确创优目标,进行岗前技术培训。

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工程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组织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班组长进行交底,针对施工的关键部位、施工难点、质量和安全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全面的交底,各个班组长接受交底后组织操作工人认真学习,并要求落实到各个施工环节。

(二)现场准备工作根据施工实际需要和施工平面布置要求,按设计红线范围,快速有序的组织临时工程的施工。

首先,按现场平面布置图要求,尽快开通施工道路,并根据施工需要,铺设临时用电线路及临时用水管路。

然后,迅速展开施工临时设施的修建,调配机具设备的就位、调试,组织工程所需材料陆续进场。

(三)劳动力配置计划按照现场施工条件及施工进度要求,设置四个工作面,主要劳动力配置计划见下表。

表:劳动力配置计划表(四)施工机具配置计划按照现场施工条件及施工进度要求,将施工区域划分为三个施工段落。

施工机具配置计划详见下表表:施工机具配置计划表五、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一)总体施工方案格构式锚杆挡墙施工遵循在开挖过程中自上而下、分层分段进行的原则,支护与开挖平行流水作业,支护随开挖及时跟进,上层的支护保证下一层的开挖施工安全顺利进行,原则上滞后一级马道。

锚杆及锚索施工采用在马道上搭设双排脚手架作为施工平台施工。

其余作业均在施工边坡上进行施工。

主要施工工艺见下图:(二)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1、锚杆(索)孔成孔施工(1)坡面修整锚杆(索)施工前,首先用人工及时按照从上而下分层修坡即开挖一级,防护一级。

开挖至锚索格梁边坡时,每层开挖高度为锚杆(索)上下横梁间距大小,严格控制超挖,直至开外至下级平台,然后再开挖格梁基础并施作锚杆(索)。

完成每层坡面开外后,若为土质坡,及时用彩条布覆盖,防止雨水冲刷边坡。

(2)锚杆(索)孔测量放线根据实际坡面,先按设计布置要求,将锚孔位置准确测放在坡面上,并用红油漆在现场施工部位标明锚索开孔位置。

锚孔位置偏差不得超过±20mm。

如遇既有坡面不平顺或特殊困难场地时,须经设计、监理单位认可,在确保坡体稳定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定位精度或调整锚孔定位,但调整后的测放精度,尽量不大于100mm。

对测放并验收合格的锚孔位置进行编号,并用油漆标示在现场坡面上,该编号作为锚索制作编号的依据。

(3)搭设脚手架平台用钢管按锚孔横排位置,沿坡面坡度搭设双排脚手架工作平台,采用钢管支撑平台架体,支撑钢管纵横间距3m。

小横杆间距0.5m,大横杆间距3.0m,纵向立杆间距1.5m,横向立杆间距3.0m。

工作平台低于横排锚孔0.6m,平台上铺设厚度25mm*3000mm松木板。

平台外边搭设1.1m高防护栏杆并设置挡脚板。

挡脚板采用25mm*3000mm 松木板牢固固定在防护栏板上。

(4)钻孔设备钻机采用20m³/min内燃压缩空气为动力的潜孔冲击钻机。

(5)钻机就位锚孔钻进施工,必须准确安装固定钻机,并严格认真进行机位调整,确保孔位及倾角和预埋锚孔导向管定位一致。

孔位允许偏差±10cm,锚孔偏斜度不大于2%,钻孔方向与水平面和竖直面的夹角不得与设计角度偏差±1°~2°。

(6)钻进方式钻孔要求干钻钻进,禁止采用水钻,以确保锚杆(索)施工不致于恶化边坡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保证孔壁的粘结性能。

钻孔速度根据使用钻机性能和锚固地层严格控制,防止钻孔扭曲和变径,造成下锚困难或其它意外事故。

钻孔顺序采用间隔钻孔,防止邻孔干扰。

(7)钻进过程钻孔过程中认真记录岩层的地层岩性和含水状态。

钻孔孔深超出锚杆(索)设计长度50cm。

为控制好钻孔角度,设置钻杆定位支架,以减少钻孔角度误差。

遇有塌孔时,立即停止施钻,拔出钻具,进行水灰比纯水泥固壁注浆,注浆压力为0.4Mpa。

待注浆强度达到70%后,重新钻孔。

如二次钻进施工时仍然出现塌孔,需采用跟管钻进技术进行施工。

跟管重新钻孔,孔径根据跟进管加大3cm。

(8)锚孔清理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1~2分钟,防止孔底达不到设计的锚固直径。

钻孔孔壁不得有粘土或粉砂滞留,必须清理干净,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将孔内岩粉或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防止锚孔不能下到预订深度。

若遇锚孔中有承压水流出,待水压、水量变小后方可下安锚索与注浆,必要时在周围适当部位设置排水孔处理。

(9)锚孔检验锚孔钻造结束后,经现场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孔径、孔深检查一般采用设计孔径、钻头和标准钻杆在现场监理旁站的条件下验孔,要求验孔过程中钻头平顺推进,不产生冲击或抖动,钻具验送长度满足设计锚孔深度,退钻要求顺畅,用高压风吹验不存明显飞溅尘碴及水体现象。

同时要求复查锚孔孔位、倾角和方位,全部锚孔施工分项工作合格后,即可认为锚孔钻造检验合格。

2、锚杆(索)制作及安装制作锚杆:锚杆杆体采用Φ32(Φ25)螺纹钢筋,沿锚杆轴线方向每隔2.0m设置一组钢筋定位器,保证锚杆的保护层厚度不低于30mm。

锚筋尾端防腐采用刷漆、涂油等防腐措施处理。

锚杆端头应与框架梁钢筋焊接,如与框架钢筋、箍筋相干扰,可局部调整钢筋、箍筋地间距,竖、横主筋交叉点必须绑扎牢固。

制作锚索:锚索为φ15.2mm钢绞线,抗拉强度不小于1860Mpa。

每孔锚索由6束钢绞线组成。

锚索段位波纹式,每1.5~2.0米设一个架立环。

将钢绞线分开,并在锚索前端设导向锚。

自由段在防腐处理后,外套聚乙烯管,每1.5米设一紧固环和定位支架将锚索扎成一束,使其顺直。

制作锚索时,要在厂棚内进行。

钢绞线的下料长度必须满足锚索束结构设计长度及张拉的需要,本工程按孔深+1.5m下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