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药剂学 第七章半固体制剂之软膏剂
药剂学 第七章半固体制剂之软膏剂
(2)月桂醇硫酸钠 月桂醇硫酸钠(sodium lauryl sulfate)又称十二烷基硫酸钠,外观白色 或淡黄色结晶,为阴离子型 O/W 型乳化剂。 本品 HLB 为 40,常与其它 W/O 型辅助乳化剂 如十六醇、十八醇、单硬脂酸甘油酯等配合使 用,以调整 HLB 至乳化所需的范围。在处方中 的常用量为 0.5%~2%。本品可与酸碱性药物、 钙镁离子配伍,但不宜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或阳离子型药物同用, 否则会形成沉淀而失 效, 加入 1.5%~2%的氯化钠可使之失去乳化 作用。本品使用时的 pH 应大于 4 和小于8,以 pH 6~7 为宜。
1.O/W型乳化剂
(1)一价皂 常为钠、钾、铵的氢氧化物及硼酸盐、碳
酸盐或三乙醇胺等有机碱与硬脂酸等脂肪酸作用生成的 新生皂,HLB 一般在 15~18,一般作为 O/W型基质的 乳化剂。 一价皂的乳化能力与脂肪酸的碳原子数有关, 碳原子数在 12~18 之间,乳化能力随碳原子数增加而 增加;碳原子数大于 18,乳化能力反而均降低, 故含 18 个碳原子的硬脂酸为最常用的脂肪酸, 用量约为基 质总量的 10%~25%,但其中仅一部分(约 15%~25%) 与碱反应生成肥皂,未皂化的硬脂酸作为油相,被乳化 分散成乳粒,凝固后增加基质的稠度。用硬脂酸制成的 O/W 型乳膏基质不显油腻感,涂布于皮肤上水分蒸发后 留有一层硬脂酸薄膜而具保护性, 但单用硬脂酸为油 相制成的乳膏基质润滑作用小, 故常加入适当的油脂 性原料如凡士林、液状石蜡调节基质的稠度和涂展性。
例:有机胺皂为主要乳化剂的 O/W 型乳膏基质 处方:硬脂酸 120g 单硬脂酸甘油酯 35g 凡士林 10g 羊毛脂50g 液状石蜡 60g 三乙醇胺 4g 甘油 50g 羟苯乙酯 1.5g 纯化水 加至1000g 制法:取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凡士林、液状 石蜡、羊毛脂,在水浴上加热至75℃使熔化(作 为油相);另取三乙醇胺、羟苯乙酯 、甘油加入 纯化水中溶解,加热至相同温度(作为水相), 搅拌下将水相缓缓加入油相中,直至乳化完全, 冷凝即可。
(二)水溶性基质
水溶性基质是由天然或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溶 解于水中而制成的半固体软膏基质。此类基质易于 涂布,对皮肤无刺激性,无油腻性,易洗除,释药 较快,可吸收组织分泌液,可用于湿润的或糜烂的 创面,有利于分泌物的排除;也常用于腔道粘膜或 防油保护性软膏的基质。缺点是润滑性较差,水分 容易蒸发导致基质变硬,且容易霉变,必须加入保 湿剂和防腐剂。水溶性基质主要为聚乙二醇, 原水 溶性基质中具有凝胶性质的基质,如卡波姆 (carbomer) 、纤维素衍生物、甘油明胶 (glycerogelatin) 、淀粉甘油(starch glycerite) 、 海藻酸钠(sodium polymannuronate)等,纳入凝 胶剂的范畴。
乳膏基质的形成原理与乳剂相似,在一定温度下,加热熔融的 油相与水相借助乳化剂的作用形成乳剂,最后在室温下形成半 固体的基质。乳膏基质类型分为水包油(O/W)型与油包水 (W/O)型。O/W型乳膏基质与雪花膏类护肤品类似,含水量 较高,油腻性小,容易涂布和洗除,在日用化妆品行业应用广 泛。此类基质药物的释放与对皮肤的渗透性比W/O型基质或油 脂性基质快,但由于外向为水,贮藏时容易霉变,常需加防腐 剂;同时为了防止水分挥发而使软膏变硬,常需加入保湿剂。 W/O型乳膏基质与冷霜类护肤品相似,油腻性比油脂性基质小, 比O/W型基质大,而且水分从皮肤表面蒸发时有缓和的冷却作 用。选用乳膏基质需要注意的是,遇水不稳定的药物(如金霉 素、四环素等)不宜使用乳膏基质。当O/W型乳膏基质用于分 泌物较多的病灶(如湿疹)时,其吸收的分泌物可重新进入皮 肤而使炎症恶化。通常乳膏基质适用于亚急性、慢性、无渗出 液的皮肤破损和皮肤瘙痒症,忌用于糜烂、溃疡、水疱和脓疮。
2. 类脂类 类脂是高级脂肪酸与高级脂肪醇化合而成 的酯及其混合物, 物理性质与脂肪类似, 但化学性质比脂肪稳定, 具有一定的吸水 性能,常与油脂性基质合用,提高油脂性 基质的吸水性能。
(1)羊毛脂 (lanolin, wool fat)与羊毛醇 通常指羊毛 上的脂肪性物质,是混合物,主要为胆固醇类的棕榈酸 酯及游离的胆固醇类和其它脂肪醇。 羊毛脂为淡黄色粘 稠微有特臭的半固体, 熔距为 36~42℃,具有良好的 吸水性, 能与 2 倍量的水均匀混合,并形成 W/O 型乳膏 基质。羊毛脂的性质与皮脂接近,有利于药物渗透进皮 肤,但因黏性太大而很少单独用作基质,常与凡士林合 用(1:9),以改善凡士林的吸水性与渗透性含有 30%水分 的羊毛脂称为含水羊毛脂, 实际工作中为取用方便常用 含水羊毛脂。 羊毛脂经皂化分离后可得到羊毛醇,其成分为含胆固醇 与三萜醇的混合物,进一步分离可得纯净的 W/O 型乳 化剂胆固醇。在凡士林中加入5%的羊毛醇后其吸水性大 大增加,且使软膏具有抵抗弱酸破坏能力,加入鲸蜡醇 和硬脂醇后可进一步提高软膏的稳定性。
4. 二甲基硅油
二甲基硅油(dimethicone)又名硅油或硅酮, 是有机硅氧化物的聚合物。本品是一种无色或 淡黄色的透明油状液体,无臭,无味,粘度随 分子量增大而增大。本品化学性质稳定,对皮 肤无刺激性和过敏性,易涂布,不妨碍皮肤的 正常生理,不污染衣服。本品优良的疏水性和 较小的表面张力使其具有良好的润滑作用,常 在乳膏中作润滑剂以及用于制备防护性乳膏来 保护免受水溶性刺激物(如酸、碱等)的刺激。 二甲硅油对药物的释放和穿透性较豚脂、羊 毛脂和凡士林快及好。 但本品对眼有刺激性, 不宜用作眼膏基质。
(2)石蜡(paraffin)与液状石蜡(liquid paraffin) 石蜡为固体饱和烃混合物,熔距 50~65℃,能溶于挥发油、矿物油与大多 数脂肪油。液状石蜡为液体饱和烃混合物, 在制备软膏的过程中常用于药物粉末的加 液研磨,以利于药物与基质的混合。两者 均能与多数脂肪油或挥发油混合,主要用 于调节软膏稠度。
(三)乳膏基质
乳膏基质过去称乳剂型基质,按中国药典 对软膏剂、乳膏剂的定义,乳膏剂已从软 膏剂中单列出来,故乳膏基质已经成为乳 膏剂的专用基质。与乳剂相似,乳膏基质 由水相、油相和乳化剂组成。乳膏基质稠 度适宜,容易涂布,对皮肤或黏膜无刺激 性,能与水或油混合,易于洗除,不妨碍 皮肤分泌物的分泌和水分的蒸发,对皮肤 的正常功能影响较小。
3. 油脂类 油脂是从动、植物中得到的高级脂肪酸甘油 酯及其混合物。植物油是不饱和脂肪酸甘 油酯,常用的有麻油、花生油和棉子油。 植物油稳定性也较差,贮存过程中易氧化、 酸败,可加抗氧剂及防腐剂。植物油在常 温下为液体,常用于调节蜡类基质的稠度。 氢化植物油是植物油在催化作用下加氢而 成的饱和或近饱和的脂肪酸甘油酯,较植 物油稳定,不易酸败,可用作软膏基质。
1. 烃类
烃类基质是从石油中得到的多种烃的混合物,其中大部分为饱和烃。 (1)凡士林(vaselin) 又称软石蜡(soft paraffin),是由多种性状不同、相 对分子质量不同的烃类组成的半固体混合物,熔距 38~60℃,凝固点 48~ 51℃之间。有黄、白二种,后者为经漂白而成。凡士林性质稳定,无刺激 性,能与较多药物配伍,特别适用于遇水不稳定的抗生素等药物。 凡士林 有适宜的粘稠性与涂展性,可单独作软膏基质,涂在皮肤上可形成封闭性 油膜,保护皮肤与伤面,并能减少皮肤水分的蒸发,促进皮肤水合作用, 使皮肤柔润,防止干裂。但凡士林油腻性大,在皮肤表面形成的油膜妨碍 水性分泌物排出和热的散发,而且凡士林吸水性差,仅能吸收约 5%的水份, 不能吸收较大量的水性分泌物,故不适用于急性且有多量渗出液的患处。 凡士林能与蜂蜡、石蜡、硬脂酸、植物油等融合,加入适量羊毛脂、胆固 醇和一些高级脂肪醇类能增加其吸水性, 可在调配基质时加以应用,如在 凡士林中加入 15%羊毛脂可吸收水分达 50%。凡士林通常作为乳膏剂的油 性成分,加入适量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制成乳膏基质以增加其吸水性。
软膏剂的基质与附加剂
软膏剂主要由药物和基质组成,此外还可根据需要加入保湿剂、防 腐剂、增稠剂、稀释剂、抗氧剂及透皮促进剂等附加剂。基质是软 膏剂的赋形剂和药物的载体,对软膏剂的质量与药物的疗效有重要 影响, 它能影响药物的释放及在皮肤内的扩散。
理想的基质应该是: ①无刺激性、过敏性,无生理活性,不妨碍皮肤的正常生理; ②性质稳定,与主药和附加剂不发生配伍变化; ③稠度适宜, 润滑,易于涂布;具有良好的释药性能; ④具有吸水性,能吸收伤口分泌物; ⑤易洗除,不污染衣服。 理想的基质难于寻求,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治疗目的与药物性质, 将基质混合使用或加入附加剂改善,调制成较为理想的软膏基质。 常用的软膏基质可分为:油脂性基质、水溶性基质和乳膏基质三 类。
例: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主要乳化剂的 O/W 型乳膏基质 处方:硬脂醇 220g 白凡士林 250g 十二烷基硫酸钠 10g 丙二醇 120g 羟苯甲酯 0.25g 羟苯乙酯 0.15g 纯化水加至 1000g 制法:取硬脂醇与白凡士林在 75℃水浴上加热至熔化(作为油 相),保温;另取十二烷基硫酸钠、丙二醇、羟苯甲酯与羟 苯乙酯,溶于纯化水中,加热至与油相同一温度(作为水 相),搅拌下缓缓加入油相中,搅拌至冷凝,得 O/W 型乳膏 基质。 注释:处方中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主要乳化剂,硬脂醇既是油相, 又起辅助乳化剂和稳定的作用,并可调节基质的稠度。油相 中的白凡士林有润滑作用,可以防止基质水分蒸发,在皮肤 上形成的油膜,有利于角质层水合,所用的量不影响油相药 物释放。羟苯甲酯、羟苯乙酯为防腐剂,丙二醇是保湿剂, 对羟苯甲酯、 羟苯乙酯有较大的溶解量,防止其向油相转移。
软膏剂
• 概述 • 软膏剂的基质与附加剂 • 软膏剂的处方设计 • 软膏剂的制备与处方举例 • 软膏剂的质量检查与释放度 评价
概述
• 软膏剂(ointments)系指药物与油脂性或水溶 性基质混合制成的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 乳膏剂(creams)系指药物溶解或分散于乳状 液型基质中形成的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乳膏剂按基质不同, 可分为水包油型乳膏 剂与油包水型乳膏剂) • 糊剂(pastes)系指大量的固体粉末(一般 25% 以上)均匀地分散在适宜的基质中所组成的半 固体外用制剂。(糊剂可分为单相含水凝胶性 糊剂和脂肪糊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