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函数误差与误差合成

函数误差与误差合成

-0.025
2
4
6
8
10
12
和检验法 前半残差和 v 0.013 后半残差和 v 0.0134
1
2
| v1 v1 | 0.013 (0.0134) 0.0264

2 ns 2 10 0.008343 0.052764
可判断该测量列无线性变化的系统误差存在。
1、线性函数
y a1 x1 a2 x2 ... an xn
系统误差公式 y a1x1 a2x2 ... anxn
(线性关系)
当 ai 1
y x1 x2 ... xn
2、三角函数形式
sin f x1, x2 ,..., xn
75 1810 3.3
o
第6章 函数误差与误差合成
知识点和教学目标
函数系统误差 函数随机误差 误差分配 微小误差取舍准则 最佳测量方案

第一节 函数误差
基本概念
由于被测对象的特点,不能直接进行测量, 或者直接测量难以保证测量准确度,需要采 用间接测量 间接测量

假定各组测量结果不存在系统误差和粗大 误差,求最后结果。
解:1、求加权算术平均值 首先根据测量次数确定各组的权,有
n1 6, n2 30, n3 24, n4 12, n5 12, n6 36 p1 6, p2 30, p3 24, p4 12, p5 12, p6 36
9 2
查表
p ( p 0.95, n 9) 0.512
有 p
故认为不存在显著的周期性系统误差。
计算结论
用9次测量数据统计检定中随机误差的大小,有
sx s9 9 0.04μm
修正后检定量块的结果为
x x ( ) 10.0005 (0.0001) 10.0004mm
解:1、计算算术平均值
1 10 x xi 24.7724mm 10 i 1 2、计算残余误差 vi xi x
n
1 2
xi
24.774 24.778
vi
0.0016 0.0056 -0.0014
3
4
24.771
24.780
0.0076
-0.0004 0.0046
5
6 7
24.772
( x ) t0.05 2 (n 1)s( x ) 2.306 0.000978 0.002256( mm)
9、写出最后测量结果
x 24.77489mm 24.7749mm
( x ) 0.002256mm 0.0023mm
x x x 24.7749 0.0023 mm
比较项目 内容
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
不 同
发 现 方 法
恒定系统误差 用标准器具计量检定 统计检验 可变系统误差 残差观察法 和检验法 小样本序差法
消除误差源 引入修正值 改进测量方法
减 小 点 方 法
重复测量n次取平 均值其标准差减小 为原 1 n
异 同 点
比较项 目内容
客观性
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
都是误差,它们都始终存在于一 切科学实验中
直接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步骤


1、计算算术平均值 2、计算残余误差 vi xi x 1 n 2 3、计算单次测量的标准差 s( x ) xi x n 1 i 1 4、判断系统误差

1 n x xi n i 1
恒定系统误差:用标准器具检定 可变系统误差:残差观察法、和检验法、小样本序差法(组内) 3σ准测(n>50)、Grubbs准测(3<n<50)、Dixon准则(3<n<30)

5、判别粗大误差



6、计算粗大误差剔除后的算术平均值和单次测量的标准差 7、计算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 s( x ) 8、计算算术平均值的极限误差(区间半宽度)s( x ) n 9、写出最后测量结果 ( x ) t s / n
直接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实例

对某一轴径等权测量10次 (mm),求测量结果
f xi (i 1,2,, n) 为各个输入量在该测量 点 ( x1, x2 ,, xn ) 处的误差传播系数 xi 和 y 的量纲或单位相同,则 f xi 起到误差放大或缩小的作用 xi 和 y 的量纲或单位不相同,则 f xi 起到误差单位换算的作用
常见函数的系统误差计算
24.777 24.773 24.775 24.774
3、计算单次测量的标准差
vi2
i 1 10
0.0006
0.0026 0.0016 -0.0224
8
s
10 1
0.008343mm
9
10
24.750
4、判断系统误差
0.01 0.005
根据残余误差观察法, 0 可以看出误差符号大 0 -0.005 体上正负相同,且无 -0.01 显著变化规律,因此, -0.015 可判断该测量列无变 -0.02 化的系统误差存在。
比较项目内容
定义 误差源
随机误差 无限多次测量的平 测得值与无限多次 均值与真值之差 测量的平均值之差
多与单个因素有关 多由大量均匀小的因素 共同影响造成
系统误差
不 同
本质特性 抵偿性 表示方法 数 字 特 征
确定性 无
确定性函数
统计规律 有 统计概率分布

恒定系统误差用算 用算术平均值代表期望值 术平均值对真值的 用实验标准差代表分散性 偏离来表示 非恒定系统误差用 用置信限代表结果的可能 多参数表示 取值范围
【解】 用基准量块检定该仪器含有+0.1 μm 的基本误差, 故用该仪器检定量块的修正值为-0.0001mm 。 计算
0.5 0.7 0.4 0.5 0.3 0.6 0.5 0.6 0.4 10.0005mm 9 1 0, 2 0.2, 3 0.1, 4 0, 5 0.2, 6 0.1, 7 0, 8 0.1, 9 0.1μm x 10 s9 1 ( xi x )2 0.12μm 9 1
pv
i 1 m
m
2 i 1
(m 1) pi
i 1
1.1
3、求加权算术平均值的区间半宽度 因为该角度进行六组测量共有120个直接测 得值,可认为该测量列服从正态分布,取置 信因子k=3 最后结果的区间半宽度为
( ) 3s( ) 31.1 3.3
4、写出最后测量结果
o
75o1806 4 75o1810
2、求加权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计算残差
v1 1 75o1806 75o1810 4
v2 0, v3 2, v4 6, v5 3, v5 1
s
f f f dy dx1 dx2 ... dxn x1 x2 xn

各个直接测量值的系统误差 x1 , x2 ,L , xn , 由于这些误差值皆较小,可以近似代替微分 量 dx1 , dx2 ,L , dxn
函数系统误差
y
的近似计算公式
f f f y x1 x2 ... xn x1 x2 xn
y f ( x1, x2 ,..., xn )
x1, x2 ,, xn 与被测量有函数关系的各个直接 测量值及其他非测量值,又称输入量 y 间接测量值 又称输出量

一、函数系统误差计算
函数系统误差公式
y f ( x1, x2 ,..., xn )

由高等数学可知,对于多元函数,其增量可 用函数的全微分表示,则函数增量

p1 : p2 : p3 : p4 : p5 : p6 1: 5 : 4 : 2 : 2 : 6
取 p1 1, p2 5, p3 4, p4 2, p5 2, p6 6
p
i
6
i
20
计算加权算术平均值

p
i 1 6 i
6
i
p
i 1
i
1 0 5 4 4 2 2 10 2 7 6 3 75 1806 20
计算结果
残差和统计法
0 0.2 0.1 0 0.1
1
1 2
0.1 0 0.1 0.1 0.1
2
0.1 0.1 0 2 9 s9 0.72
故可判断无显著的线性系统误差。 小样本序差统计法 8
1
B ( i i 1 )2 0.22 0.32 0.12 0.2 2 0.32 0.12 0.12 0.2 2 0.33 B A i 0.12 1.4 2A 1
x 1 xi 24.77489mm 9 i 1
9
s
v
i 1
9
2 i
91
0.002934mm
7、计算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
s( x ) 0.002934 s( x ) 0.000978mm n 9
8、计算算术平均值的极限误差(区间半宽度) 因为测量列的测量次数较少,算术平均值的区间半 宽度按t分布计算,查t分布临界值表 t0.05 2 (9 1) 2.306

通过直接测得的量与被测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
出被测量 间接测量的量是直接测量所得到的各个测量值的 函数

函数误差
间接测得的被测量误差也应是直接测得量及其误
差的函数,故称这种间接测量的误差为函数误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