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刚才,区经委、区农办、区商委分别作了大会发言,分析了本系统经济运行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四季度工作意见,请大家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正其同志还要作重要讲话。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把握趋势,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今年以来,全区上下按照区委、区政府“落实年”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狠抓“五个一批”,前三季度经济形势总体较好,但有喜有忧,不容盲目乐观。
“喜”的方面,一是体现在经济发展速度上,二是体现在实际工作成效上。
有五个方面的主要指标速度较快:(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前三季度,全区完成生产总值86.9亿元,同比增长13.3%,高于半年增幅0.2个百分点,高于年度目标0.3个百分点。
(二)工业生产增长较快。
一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加快,增加值增长24.3%,高于年度目标6.3个百分点;二是新产品产值高速增长,达到70%,高于半年增幅59.1个百分点;三是产销衔接较好,产销率达到96.6%,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四是工业产品外贸出口进一步扩大,出口交货值增长16.3%。
(三)农业农村经济稳健运行。
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1%,高于年度目标0.1个百分点。
大春粮食增产2%,蔬菜增产9.8%,肉类总产量增长9.4%。
改造柑橘基地2万亩、建设出口红橘基地1万亩、新发展中药材的年度任务已经完成,榨菜、蚕桑等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
(四)三产业发展较快。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2%,高于年度目标1.2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9%,高于年度目标0.9个百分点。
外贸出口1—8月增长39.8%,高于年度目标27.8个百分点。
接待旅游人数、实现旅游收入均增长42%。
全社会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分别增长24.2%、45.9%、26.3%和14.5%。
房屋竣工面积、商品房销售额分别增长12.5%和38.1%。
(五)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4%,高于年度目标0.4个百分点。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21.2%,比半年增幅提高4.3个百分点。
在主要经济指标较快增长的同时,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一,对口支援暨经贸洽谈会取得圆满成功。
在国务院三峡办、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的大力支持和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2005’三峡库区(重庆)对口支援暨经贸洽谈会在万州成功举行。
会上,我区共签约项目178个,总投资103.9亿元,接受无偿捐赠325万元。
前三季度,全区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47个,到位资金20.8亿元,同比增长36.9%;获得国家、市级有关部门支持资金1.5亿元,增长179.2%;接受无偿援助资金4992万元,增长7.7%。
第二,三组大项目实现开工。
经过多方长期艰苦的努力,明达、泰跃、如意三组重大产业项目于9月26日顺利开工。
这三组项目总投资151亿元,近期直接投资七八十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0多个亿。
与此同时,科华水泥一期工程、重庆啤酒一期工程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索特100万吨真空制盐及热电联产项目试投产,重百万州商场新装开业,火车站商贸城实现开市,氯酸钠二期工程、1000吨盛世唐朝酒、光彩建材家居城、宜万铁路、库区周边绿化带建设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第三,移民工作顺利进行。
北滨路118户思想困难移民户全部搬迁,3454名农村移民通过外迁资格审查,已完成户主到安置地璧山县的对接工作,三期移民攻坚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第四,一批重大不稳定因素成功化解。
海康破产、出租车经营权管理、北滨路拆迁等突出矛盾得以化解,鱼背山工程集资等遗留问题的解决取得进展。
87件突出信访问题已办结69件。
1-9月,全区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0.6%,来访批次下降11.8%,来信件次下降9.6%。
第五,城市管理进一步加强。
以创建重庆市卫生城区为抓手,深入实施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和交通畅通工程,城市管理、城市卫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
第六,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见到实效。
新增就业人员1.05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75%;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36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78.7%。
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积极推进,享受城镇低保60万人次,补助金额4160.5万元。
发放农村特困户救助金130.4万元,解决了农村2万人的饮水困难和6000名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城区80套廉租房建设主体工程已完工。
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同比下降。
城区供水管网、城区燃气保障两项民心工程提前完成年度任务,其余工程按计划推进。
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生态环保建设、社会事业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不高、投资增长乏力、财政形势严峻。
一是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截至9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31.3%,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19.4%。
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1%。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03.9%,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离全年113%的目标相差9.1个百分点。
尤其是,重点企业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增幅分别低于全区平均水平11.3和4个百分点,利润下降幅度超出全区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二是投资增长乏力。
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69亿元,只占年度任务的57.8%;增速12.2%,较去年同期回落22.8个百分点,低于全年16%的目标3.8个百分点,其中,农林水投资同比下降45.1%。
三是财政形势严峻。
1-9月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98亿元,占年度任务的72.2%,欠序时进度2.8个百分点;增速10.5%,低于全年13%目标2.5个百分点。
其中,工商税收同比仅增长6.1 %,只占年度预算的56.6%。
体制调整及各项政策性因素,进一步增加了支出压力,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
面对四季度的严峻形势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各部门、各镇乡街道、各生产经营企业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突出重点,狠抓关键,奋力推动四季度各项工作针对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四季度经济工作要突出抓好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
(一)深入推进“五个一批”“五个一批”工作要继续深入推进,要按照年初的部署及前三季度的情况,进一步明确重点,强化措施,确保见到成效。
现有企业改革发展方面,要突出抓好重点企业和增长型企业,一户一户进行研究,科华水泥、重庆啤酒等投产企业要尽快达产。
区国资委要对现有企业进行分类,哪些放在区里,哪些放到镇乡街道,哪些一边抓经营一边抓改革,哪些可以更快地推进改革,抓紧拿出意见,区委、区政府专题研究一次。
海康破产关闭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程序;索特改制要积极稳妥推进,尽快完成。
重大项目建设方面,明达、如意、海康三组项目尽管实现了开工,但要顺利建成,还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一定要把这三组项目作为重中之重,做到班子不散、力度不减。
如意项目最为关键和紧迫的是开发银行的融资问题,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企业加快推进。
明达、泰跃项目要抓好天然气管道建设的落实及签订供气协议等事宜。
工业园区要进一步理顺体制,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协调力度。
其他项目继续紧抓不放。
另外“三个一批”工作一如既往全力推进,尤其是为群众办实事、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等方面工作必须件件落实,确保成效。
(二)努力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区经委和区国资委要针对前三季度企业运行情况,逐户企业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企业经济效益逐步回升,经济运行质量逐步提高。
有关部门、企业和金融机构要共同商量有效办法,帮助企业解决流动资金紧张问题。
金融机构要主动帮助企业想办法、出主意,切实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各企业要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加快资金回笼。
同时,切实抓好生产环节管理、服务质量管理和财务管理,厉行节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
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确保重点企业和重点增长型企业煤、电、油供应,满足企业运力需求。
(三)进一步抓好农业“三大工程”农业产业化项目工程要突出柑橘、榨菜等重点产业基地建设。
同时,加强农业生产指导服务,畅通农产品“绿色通道”。
进一步发挥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运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参与农业产业化的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农民增收。
经济强镇工程要充分利用各实施镇的优势和特色,加快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确保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其他镇乡。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要认真组织,加强培训,改进服务,后三个月必须完成6400人以上的转移任务。
要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监督用工单位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
同时,要抓好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晚秋作物生产,落实对农民的各项政策性补贴,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四)着力抓好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对改善经济运行质量、扩大就业有着重要影响。
四季度是商贸流通等行业的黄金季节,要采取强力措施加快发展。
一要加强商品促销。
办好“迎春商品展销会”等促销活动,发展假日经济。
畅通农产品进城、工业产品下乡渠道,促进城乡消费协调发展。
大力拓展区外销售市场,力争将区外销售比重由目前的48%提高到50%以上。
外贸出口要抓住出口退税由上级全额承担的良好机遇,进一步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二要进一步发展旅游业。
加快培育万州—宜昌新三峡旅游精品线,办好“海峡两岸知名书画家共绘新三峡”大型旅游促销活动。
加强旅行社、旅游饭店规范化管理,提升服务质量。
三要加快发展其他第三产业。
继续做好房地产业的整顿规范和引导工作,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及水陆空立体交通优势,着力搞好陆水联运和铁水联运。
餐饮、邮电、通信、金融、保险、文化等产业要全面发展,争取全区第三产业发展速度高于GDP增长。
(五)强力推进投资增长一要全方位争取上级资金。
全区各有关部门要全面出动,全力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比如库区产业扶持基金、移民后期扶持基金等。
特别是上级部门已经纳入今年计划或承诺的资金,一定要争取年内到位。
有关部门、项目业主要竭尽全力,争取上级对跨区项目投入更多资金。
移民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保证今年的移民投资计划如期完成。
农林水部门要专题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扭转投资下滑局面。
同时,各部门要及早准备,做好明年项目资金的争取工作。
二要大力争取金融投入。
有关部门、资产经营公司和项目业主要进一步做好开行政府信用贷款工作,力争完成项目用款1.5亿元,累计用款达到5亿元,同时,力争突破开行中小企业贷款3亿元的额度。
积极加强与农发行的协调,落实政府授信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争取今年启动。
区内各金融机构要积极行动,多方位加大信贷投入。
三要继续加强招商引资。
各地各部门要抓住经贸洽谈会成功召开的契机,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和光彩事业两大平台,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扩大引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