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调查数据的录入软件(EpiData)
调查数据的录入软件(EpiData)
1、EpiData的用途 EpiData是一个用于各种调查问卷数据输入及相关信息处理的 计算机程序。EpiData既适合单一问卷的数据处理,也可应用于 多问卷的数据处理工作。 2、EpiData的使用方法 它的基本使用方法是基于文本编辑窗口下,先书写一些简单的 文本行,并使它自动转换成数据输入格式命令,然后再添加数据 输入控制功能即可实现问卷输入界面的编程。 3、EpiData的安装 EpiData系统的安装可按照系统安装文件的提示很方便地进行。 4、EpiData的系统组成 EpiData系统有一个主文件和一个帮助文件组成。用户文件则 有存在于同一目录下的几个主名相同的独立文件所组成。
如选Value label,则可
对其变量设臵标识。
Jumps——跳转举例: 如下调查表中,在输入“1婚姻状况”栏目,可输入如下内容: 1>education,2>education,4>education 则可实现有关跳转操作。
三、常用控制命令
1、变量录入后执行命令
AFTER ENTRY 设臵一个命令块,其中的命令是在当前变量录入完毕后/或光标移到另一 个变量时执行。AFTER ENTRY是一个块命令,必须以END结束。 格式如下: AFTER ENTRY <命令> <命令> ┄┄┄┄ END
(2)把空白的“EpiData文件1” 文件存储成想要的文件名(如民意调查.qes) 方法是:单击“文件”、“另存为”命令,弹出一个对话框后,指定新的 文件名(如民意调查.qes ),然后选“保存”即可。
(3)输入语句格式
变量名 [变量提示符] 变量域 [注释] 或 [变量提示符]{变量名} [注释] 其中,方括号项目为可选项。 命令举例: name 姓名 ______ sex 性别 # (1)男 (2)女 year 年龄 ## edu 文化程度 # (1)大学及以上 (2)大专 (3)高中 (4)初中 (5)小学及以下 注意:第一必须有一个变量的名字,如id,v1等; 第二要对变量进行描述,如id “个案号”,v1 “您的性别”等; 第三要用 #号键定义输入的变量。变量有几个码,就打几个#键。 变量域
至此,问卷输入编程基本完成,打开自动生成的数据文件即 可进行数据录入工作!
案例2、“XX调查”设计
***调查表
项目编码{no} @##### 姓名{name} @________ 性别{sex} @# 1男 2女 出生年月日{birth} @<yyyy/mm/dd> 年龄{age} @## 1.婚姻状况{marriage} @# ①未婚 ②在婚,与配偶共同生活了{year} @## 年 ③离婚或分居 ④丧偶 2.是否在业{occup}: @# ⑴在业,就业性质是{occup1}: @# ①国有经济单位 ②城镇集体经济类型单位 ③其他经济类型单位 ④城镇个体或私营业主 ⑤城镇个体或私营企业被雇佣者 ⑥离退休再就业人员 ⑦其它{other1}: @________________ ⑵不在业{occup2}: @# 1)离退修,离退修前最长职业是{occup3}: @# ①工人 ②专业技术 ③行政管理 ④商业服务 ⑤机关干部 ⑥军人或警察 ⑦其它{other2}: @________________ 2)失业人员 3)家务劳动者 4)丧失劳动力者 5)待就业者 6)其它{other3}: @________________
7、赋值命令
8、函数 利用出生日期变量数值计算个体年龄命令。 LET AGE=ROUND((TODAY-D1)/365.25) 其中TODAY和ROUND()分别是日期和取整函数,D1为 出生日期变量。 9、终止命令
四、核查文件应用举例
如本例,对股民的“性别”进行控制。
操作:1、“建立CHK文件”,则弹出对话框,指定相应的REC文件(如 “股民投资。REC”) 2、光标制定在“性别”位臵,选择“Value label”出的“+”,输入相应 标记,选“确定并关闭”即可。
2、变量录入前执行命令
BEFORE ENTRY 设臵一个命令块,其中的命令是在当前变量激活,但尚未录入时执行。 BEFORE ENTRY是一个命令块,必须以END结束。格式如下: BEFORE ENTRY <命令> <命令> ┄┄┄┄ END
3、新记录开始时的执行命令(常用于赋初值)
4、录入限制及提示命令
核查文件其它例子
VAR1 ;指定对VAR1的检验 VAR1,然后选择“编辑”,则可输入如 RANGE 1 5 ;指定var1的输入范围1~5 右质量控制程序。 MUSTENTER ;要求本变量必须输入 JUMPS 1 VAR4 ;若输入的是1,则转VAR4变量域去输入 2 VAR5 ;若输入的是2,则转VAR5变量域去输入 3 VAR10 ;若输入的是3,则转VAR10变量域去输入 END ;JUMPS结束 BEFORE ENTRY ;在对VAR1输入前,执行VAR1=F1+2 VAR1 = F1 + 2 END AFTER ENTRY IF (VAR1=2) AND (F2=1) THEN HELP “如果F2有值1,则VAR1 不能有值 2。请检验您的输入!" GOTO VAR1 ENDIF END END ;整体检验程序以END结束 注:本程序在CHK程序中产生。
录入界面
第三节、数据核查文件
EpiData软件的强大功能是在数据输入过程中可以限 制输入范围、控制问项的输入顺序、进行计算、给出 输入提示、维持上一记录的数据,还可为输入的数字 给出文本描述等。 数据核查文件(.chk)就是实现以上目的的专门文件。
一、建立数据核查文件
在关闭所有文件情况下,选择“建立CHK文件”图标命令,打开前已建立 的数据文件(如“股票投资.rec”),从而将为所选择的数据文件建立数据核 查控制文件。
一、EpiData界面 打开EpiData程序文件,可以见到其最基本的窗口(见下图)。
从EpiData的基本窗口来看,数据输入主要有6个步骤。 (1)制作调查表描述文件(Define Data); 建立数据录入源程序(.qes),主要包括:确定变量、内容提 示、确定录入格式等; (2)生成数据文件(Make Data); 由数据描述文件自动生成数据文件,从而可使用本文件进行数 据录入(.rec); (3)建立数据质量控制文件(Checks); 编写检验程序,从而可以实现:自动审核、过程控制等功能; (4)数据输入(Enter Data); 利用上面自动生成的数据文件进行数据录入; (5)浏览数据及统计资料(Document); (6)输出及转换数据(Export Data)。 可将录入的数据转换成各种软件(如SPSS、SAS、EXCEL等) 能够使用的数据文件。
从EpiData的操作过程:6个步骤。
制作调查表描述文件.qes
自动生产数据记录文件.re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建立录入数据质量控制文件.chk
录入数据到数据记录文件.rec中去 浏览数据及统计 对数据记录文件.rec中的数据输出及转换
第二节、基本操作说明
第一步、制作调查表描述文件 (1)新建一个调查表描述文件 单击“文件”、“生成调查表文件(QES文件)”,则自动建立一个名字为 “EpiData文件1”的空的数据描述文件(见下图),数据描述文件的扩展名 为QES,QES是question的缩写。
调查数据录入技术 (调查数据输入软件EpiData)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统计学院 刘 全
第一节、EpiData软件简介
EpiData是丹麦的一个非盈利组织编写的用以数据输入的免费 软件,要获得该软件,需要通过Internet网登录 http://www.epidata.dk主页,根据相应的提示可下载。 EpiData最早的版本Version 1.01发布于2000年10月,目前运用 得较多的是EpiData version 3.0版,发布于2003年8月。下面简 单介绍如何用EpiData3.0输入数据,并转换成SPSS能够分析的 数据。 简单、方便、功能强大、适用面广,非常适合于基层调查队和 各类调查咨询公司使用。
5、移动光标命令
6、条件命令
条件命令的结构是: IF <逻辑表达式> THEN <如果逻辑表达式为真执行的命令> ENDIF 或者是: IF <逻辑表达式> THEN <如果逻辑表达式为真执行的命令> ELSE <如果逻辑表达式不真执行的命令> ENDIF
例如1:
IF field>1o then GOTO field10 ENDIF 例如2: IF (Cos(field1)*Sin(field1)<0.3 AND (field2<>0) THEN IF field2<field3 THEN HELP "Something is wrong." GOTO ENDIF ELSE Field4=Tan(field1) GOTO field23 ENDIF 例如3: IF field10=. THEN Field11=. Field12=0 Date1=”12/03/2001” ENDIF
二、控制界面说明:
在其话框中,可以对变量标签、范围、是否跳答、数据标签等进行设定。对话框中 某些选择项的意义如下: Range/legal——规定变量值的范围(如10-80,99) Jumps——跳答 如输入1>S2 ,则如果输入1 则跳到变量S2 Must enter——是否必须输入某个值(yes、no) Repeat ——一般选择NO,若选“YES”则对上次输入的值进行复制(即内定值的 设臵)。 Value label——添加数值标签(注:数据录入时可以用F9或+查看合法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