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全生产》逐条解读
5
主要负责人 全面负责
依法获得安全 生产保障的权利
6
依法履行安全 生产方面的义务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
7
工会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
组织职工参加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工会
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
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安全制度,应当听 取工会的意见
8.1
国务院
根据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3
安全生产理念
以人为本人 坚持安全发展
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安全生产工作机制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 职工参与 政 府监管 行业 自律 社会监 督
4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1 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2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3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4 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5 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如实告知
从业人员
遵守安全制度 安全操作规程
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
√
危险因素
√
防范措施
√
事故应急措施
42
生产经营 单位
监督、教育
按规则佩戴、使用 劳动防护用品
√ 符合国家标准 √ 符合或者行业标准
从业人员
43
经常性检查
安全管理人员
发现
√
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在案
安全问题 重大事故隐患
应当
不能处理的
主要负责人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具备
24
与生产经营活动相应 的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
安全知识 管理能力
矿山、金属冶炼 建筑施工、道路 运输单位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 储存单位
主要负责人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考核合格
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金属冶炼
矿山
危险物品的 生产/储存
应当配备 注册安全工程师
报有关负责人
立即处理
不及时处理
向主管部 门报告
√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 √ 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生
产
经 安排
营
经费
单
位
44
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工程名称: 甲方: 乙方:
1.甲方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2.乙方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3.甲方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4.乙方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验收 合格
投入生产 和使用
验收 不合格
不得投入生产 和使用
32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
有较大危险因素 的生产经营场所
有关设施、设备 上
33
报废
设计
制造
1 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生
改造
安全设备 安装
2 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 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
产
经
维修
检测
使用
营
3 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 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 整改
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
发生 安全事故
47
主要负责人
√ 立即组织抢救 √ 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48
生产经营单位
√ 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 鼓励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03
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
生产经营单位
劳动合同
√ 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 √ 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 √ 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应当
23
恪尽职守
依法履行职责
生
作出涉及 安
听取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安
产
全的经营决策
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意见
经
营
不得
单
安全管理人员
降低工资、福利等
位
依法履行职责
待遇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 矿山、金属冶炼单位 安全 生产管理人员的任免
告知
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消防部门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
国务院有关部门
应急按照保障
制度
安全生产的要求
修改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10
执行 生产经营单位
11
各级人民政府
多 种
有关部门
形
式
安全法律法规 安全知识的宣传
增强全社会的 安全生产意识
有关协会组织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章程 提供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培训等服务 发挥自律作用
地方人民政府 的派出机关
应当按照职责,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的监督检查
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 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9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地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
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 作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
工会
57 1 有权对“三同时”进行监督
2 有权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纠正违法行为 3 有权对违章指挥等提出解决建议
4 有权建议从业人员撤离危险场所 5 有权参加事故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
金属冶炼建设项目
负
生产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
责
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
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
审查部门 审查人员
31
矿山建设项目
金属冶炼建设项 目生产危险物品建设项目 储存危险物品建设项目 装卸危险物品建设项目
竣工投入生产 或使用前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施工验收
建设单位组织验收
施工单位
必须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 并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
新《安全生产法》 逐条解读
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培训班
主讲人:张玉红
01
总则
1
1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2 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3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4 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制定本法
适用本法
2
消防安全
道路交通安全
民用航空安全
铁路交通安全
水上交通安全
核与辐射安全
特种设备安全
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或
安全生产 管理机构
专职安全生 产管理人员
其他生产经营单位
从业人员 100+ 设 置
或
安全生产 管理机构
专职安全生 产管理人员
从业人员 100- 设 置
或
专职安全生 产管理人员
兼职安全生 产管理人员
22
安全生产 管理机构
职 责
专职安全生 产管理人员
组织或者参与拟订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组织或者参与安全培训,如实记录培训情况 督促落实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检查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建议 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组织或者参与应急救援演练
会保险外,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从业人员权利
批评、控告权 对本单位安全
3 生产工作中存在的 问题提出批 评、检举、控告
拒绝违章权 有权拒绝
4 违章指挥和强令 冒险作 业
停止作业权 发现直接危及人
5 身安全的紧急情 况时,有权停 止作业或者在采取 可能的应急 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在前款③④⑤而降低 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单
位
专业生产单位生产
危险物品的容器 运输工具 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 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 矿 山井下特种设备
未经检测、检验或者经检测 检验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34
专业资质的 检测、检验机构
检测 合格
取得安全使用证 和安全标志
对检测、检验 结果负责
方可投入使用
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38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技术 管理 措施
发现并消除 事故隐患
如实记录 排查治理情况
√
应当建立健全重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
√
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消除重大事故隐患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及时通报 从业人员
危险物品 商店
危险物品 车间
危险物品 仓库
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规划
制定
安全生产规划 并组织实施
相衔接
城乡规划
1 加强 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
8.2
2
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 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国务院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建立健全
4 安全生产工作协调机制
解决安全生产
3 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8.3
开发区管理机构
乡、镇人民政府 以及街道办事处
鼓励
其他生产 经营单位
25.1
培训合格
上岗作业
生 产
安全培训
经 营 单 位
培训不合格
不得上岗
从
保证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业
熟悉有关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
人
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员
了解事故应急措施,知悉权利和义务
生
产
派遣劳动者和实习生
经
营
单
学校实习生
位
安 建立培训档案
全
如实记录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
协调
甲方安全 管理人员
协调
乙方安全 管理人员
45
46
场所
项目 经营 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