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地理新教材教程人教第一册: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2020地理新教材教程人教第一册: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第二课时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一、风沙地貌1.判断正误。

(1)风沙地貌都分布在干旱地区。

(×)(2)风蚀蘑菇下部受到风的侵蚀力可能大于上部。

(√)2.我国西北地区风力地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风蚀柱属于风力侵蚀地貌B.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C.雅丹地貌走向与主风向一致D.沙丘陡坡是风来的方向答案 D3.风蚀地貌形成的条件有哪些?提示地表多沙漠和戈壁;风大而且频繁。

二、海岸地貌1.判断正误。

(1)海岸地貌都是海浪作用形成的。

(×)(2)海岸沙丘是海水堆积作用形成的。

(×)2.海岸酷似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A.海浪侵蚀B.海浪堆积C.风力侵蚀D.风力堆积答案 A3.你知道我国著名的沙滩风景区有哪些?提示山东乳山银滩风景区、海南三亚沙滩风景区等。

(建议学生自己查阅)任务探究风沙地貌材料一敦煌雅丹地质公园,没有魔鬼的魔鬼城。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也被人称作敦煌雅丹魔鬼城,千奇百怪的土堆,飞沙走石的狂风,在自然科学知识缺乏的古代,这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貌,确实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魔鬼生活的地方。

2015年9月,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入选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成为中国境内的33处世界地质公园之一。

材料二悲凉壮观大漠古诗词。

我国有很多描写沙漠的著名诗句。

漫漫黄沙悠悠古道。

驼铃声声夕阳残照,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草上孤城白,沙翻大漠黄;沙飞朝似幕,云起夜疑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些优美的诗句描述了大漠的荒凉和壮观。

表达了诗人不同的意境。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雅丹地貌属于哪种地貌类型?(2)雅丹地貌有何特征?(3)如何在沙漠中根据沙丘判断风向?(4)流动沙丘给人类的生产生活会带来哪些危害?[成果展示](1)雅丹地貌属于风力侵蚀地貌。

(2)雅丹地貌沟槽与垄脊相间分布。

走向与主风向一致。

(3)沙丘的缓坡朝向即风来的方向。

(4)流动沙丘可能掩埋道路和村庄,侵吞农田和牧场。

1.风力侵蚀2.常见沙丘地貌读两种地貌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一所示地貌为()A.喀斯特地貌B.河流地貌C.海岸地貌D.风蚀地貌(2)图二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风力沉积D.流水沉积科学思维风沙地貌形成的分析思路第(1)题,图一为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形成的。

第(2)题,图二为沙丘地貌,主要发育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风的沉积作用而形成。

[答案](1)D(2)C提升运用能力下图中等高线(单位:m)示意一种堆积地貌。

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地貌为()A.三角洲B.风蚀蘑菇C.江心洲D.沙丘答案 D解析根据等高线形态,图示地貌为沙丘地貌。

2.图示地貌区盛行风向为()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答案 B解析图示地貌为沙丘地貌,是风力堆积形成,在迎风坡一侧,坡度缓。

结合指向标,图示区域盛行风向是西北风。

任务探究海岸地貌材料一十二使徒岩(The Twelve Apostles)位于澳大利亚坎贝尔港国家公园之中,屹立在海岸旁已有二千万年历史了。

因为它们的数量及形态恰巧酷似耶稣的十二使徒,人们就以圣经故事里的十二使徒为之命名。

材料二沙滩是我国旅游的圣地,如我国三亚沙滩,乳山白沙滩等。

古代描写沙滩的诗句也很多。

如下列两首:早寒青女至,零露结为霜。

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

驷星初晰晰,葭菼复苍苍。

色冒沙滩白,威加木叶黄。

鲜辉袭纨扇,杀气掩干将。

葛屦那堪履,徒令君子伤。

性野趣无端,春晴路又干。

逢泉破石弄,放鹤向云看。

好僻谁相似,从狂我自安。

芳洲亦有意,步上白沙滩。

临水兴不尽,虚舟可同嬉。

还云与归鸟,若共山僧期。

世事吾不预,此心谁得知。

西峰有禅老,应见独游时。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十二使徒岩酷似地貌的形成受到哪种力的作用?(2)十二使徒岩石会不会一直存在?(3)沙滩是哪种作用形成的?(4)沙滩乱堆乱挖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成果展示](1)海浪侵蚀作用。

(2)不会一直存在。

十二使徒岩石受海浪侵蚀作用,会不断缩小,崩坍。

但会继续形成新的酷似岩石。

(3)海水沉积作用。

(4)提示:破坏沙滩旅游环境等。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陡崖的成因正确的是()A.火山喷发形成B.断块下陷形成C.外力侵蚀形成D.板块碰撞形成(2)形成甲处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堆积B.海水侵蚀C.风力侵蚀D.海水堆积科学思维海岸地貌形成的分析思路第(1)题,图中陡崖处位于海岸地带,受海浪击打,久经侵蚀而成,因此该地貌为外力侵蚀地貌。

第(2)题,读图可知,甲处地貌为海滩,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海水堆积。

[答案](1)C(2)D提升运用能力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回答1~2题。

1.引起海岸变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海浪侵蚀B.流水沉积C.风力沉积D.冰川侵蚀答案 B解析根据图示判断河流入海口地区的面积不断扩大,故可判断为河流入海口地区泥沙淤积而导致了海岸线向海洋一侧推移。

2.图中海岸地带一般不易形成的地貌是()A.三角洲B.海滩C.沙丘D.沙洲答案 C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应位于河口三角洲附近,故可能形成三角洲、海滩和沙洲等地貌,而沙丘地貌一般分布于干旱地区,而非河口地区。

教材活动巧点拨[教材第73页思考]思路点拨 1.分析沙丘形成的外力作用。

区分图中的陡坡和缓坡。

思考我国西北地区的盛行风及沙丘运动方向。

2.判断沙丘链延伸方向与沙丘移动方向的关系。

成果展示 1.沙丘的缓坡是迎风坡,陡坡是背风坡。

(标注略)2.沙丘链延伸方向与沙丘的移动方向垂直。

沙丘链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

[教材第73页活动]思路点拨 1.河谷特征从河床的深度、宽度、坡度等方面描述。

2.丹娘沙丘位于河谷地带,沙源与河流泥沙有关。

3.判断丹娘沙丘在河谷中的位置特点。

成果展示 1.沙丘所在河谷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但沙丘附近河床较宽广,北侧坡度较缓。

2.主要来源于附近沙洲和河漫滩。

枯水季节沙洲和河漫滩裸露,被风吹起,遇到山坡阻挡沉积成沙丘。

3.该地区主要风向为东南风。

地理实践深探索方向与建议1.归纳学校所在省级行政区主要常见地貌的表现形式。

2.找出古诗词中反映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的实例,并说明其反映的地貌形态。

3.“天涯海角”景区有我国最为著名的海岸地貌,请上网查找相关图片和地貌名称。

4.查阅资料说明北海银滩、潮音洞的地貌类型及成因。

展示与评价略。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探究点题号风沙地貌1、2、3、4、5、6、7、8、13海岸地貌9、10、11、12、14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读地貌景观图,完成1~3题。

1.属于风积地貌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 B解析读图可知,①是风蚀蘑菇,属于风力侵蚀地貌;②是沙丘,属于风力沉积地貌;③属于海岸侵蚀地貌;④属于流水侵蚀地貌。

2.图①地貌的形成原因是()A.微风吹过,蘑菇拔地而起B.潺潺流水,缓慢沉积而成C.风力上小下大D.风力上大下小答案 C解析图①地貌是风蚀蘑菇,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

风力上小下大,下部不断变细。

3.②图所示地区主导风向为西北风,下列四幅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中,能正确示意景观图的是()答案 A解析图中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沙丘的迎风坡缓,等高线稀疏,因此西北坡等高线稀疏,A项正确。

读某地貌景观示意图,完成4~5题。

4.该类地貌景观常见于我国的()A.海南岛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D.准噶尔盆地答案 D解析图中为荒漠景观,地貌为风蚀地貌,主要发育在我国西北地区。

5.关于该类地貌景观地区的气候特征描述最符合的是()A.全年高温多雨B.夏季高温多雨C.全年降水稀少D.气温年较差小答案 C解析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各个大洋水汽均很难到达,全年降水较少;受大陆影响显著,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的丹娘沙丘,位于高原半湿润季风区。

它背倚葱茏青山,面临蓝绿色的雅鲁藏布江,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波涛起伏的沙海。

据此完成6~8题。

6.丹娘沙丘的成因主要是()A.流水堆积B.风力堆积C.冰川堆积D.海浪堆积答案 B解析丹娘沙丘位于大峡谷中,不可能是海浪堆积、冰川堆积,故C、D两项错误;流水沉积往往形成平原,故A项错误;该地的沙丘主要是在风力作用下由沙粒聚成的沙堆,故B项正确。

7.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是()A.印度洋海滩B.沿岸疏松的土壤C.塔克拉玛干沙漠D.附近沙洲和河漫滩答案 D解析该地沙丘的外力作用为风力沉积作用,其沙源主要来自附近沙洲和河漫滩,故D项正确;附近土壤不会形成沙丘,故B项错误;距离印度洋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较远,故A、C两项错误。

8.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 B解析沙丘是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冬春季节时,河流进入枯水期,沙洲、河漫滩裸露,风力较大,有利于沙丘的增长;夏季风力较小,降水较多,沙丘增长速度最小,故B项正确。

台湾北部海岸有一种外形奇特的烛台石,该石柱酷似烛台,顶端保留较为坚硬的“烛焰”。

据此完成9~10题。

9.烛台石属于()A.河流地貌B.喀斯特地貌C.风沙地貌D.海岸地貌答案 D解析据材料可知,烛台石位于台湾北部海岸,故烛台石属于海岸地貌,D 项正确。

10.烛台石奇特外形形成的重要原因是()A.海浪侵蚀B.海浪堆积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答案 A解析烛台石位于沿海地区,常年受海浪侵蚀作用的影响,其形态不断变化,故A项正确。

读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历史变迁图,完成11~12题。

11.关于杭州湾南北岸区域陆地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南岸陆地变化时间晚于北岸B.两岸陆地面积变大C.两岸沉积作用发生时间较早D.北岸陆地向南扩展答案 A解析读图,根据图例分析,南岸陆地变化时间晚于北岸,A项正确;南岸陆地面积越来越大,B项错误;南岸以沉积为主,北岸以侵蚀为主,C项错误;南岸陆地向北增加,北岸陆地向北退缩,D项错误。

12.北岸区域陆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C.海水沉积D.海水侵蚀答案 D解析受杭州湾潮水的影响,南岸以沉积为主,北岸以侵蚀为主。

南岸陆地向北扩展,北岸海岸线向陆地退缩。

故北岸区域陆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海水侵蚀,D项正确。

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52分)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6分)材料一下图为一组风沙地貌景观示意图。

材料二广西北海银滩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被称为“天下第一滩”,素有“南方北戴河”之称。

下图为银滩景观图。

材料三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冰川,冬春季节河谷地带盛行强劲的西风。

在中游宽阔的河谷中水流分叉成辫状,出现心滩、沙洲广布以及沙丘连绵起伏等奇特的景象。

(1)判断材料一中地貌的名称。

(8分)甲是______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_____,丙是________________,丁是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